01.31 如腎臟逐漸喪失功能(腎衰竭),目前能讓腎友真正重獲新生的只有它

據統計,目前我國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已超過10%,據此估算我國現有慢性腎臟病人數超過1.20億,這其中慢性腎臟病3期患者人數超過1900萬,他們的腎臟將逐漸失去功能(腎功能衰竭),也就是說在數年或十數年間將會有許多潛在的尿毒症患者及已經是尿毒症患者。因此,現如今尿毒症的病人非常多,各個醫院的血透室都是人滿為患。新發的需要透析的病人想要立即做血透,馬上就能安排上大多非常困難。然而,就算能安排上可以長期做透析治療,其弊端也是明顯的。因為血透時患者需要待在血透室,人離不開機器,給生活與工作帶來許多不便,甚至有些患者的血透需要排到半夜進行,身心疲憊。另一方面透析後很多毒素還是不能完全被清除,而且還有許多併發症與合併症。所以,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患者血透後5年內死亡率仍然比較高。超過5年以上的死亡率明顯降低,可能是患者的體質比較適應血透狀態,機體重新獲得了一種平衡。


如腎臟逐漸喪失功能(腎衰竭),目前能讓腎友真正重獲新生的只有它

雖然新型“人工腎”研究速度比較快,比如可穿戴人工腎3.0版、植入式人造生物腎臟及幹細胞再生腎臟等已經獲得突破性進展,但是它們離真正進入咱們尿毒症患者的生活中還需要解決許多現實問題,而且距離真正“普及”還需些時日。因此,要想讓咱們尿毒症患者真正重獲新生,還得靠它——這就是腎為先今天要談到的“腎移植”,希望小夥伴們對腎移植多一些瞭解。

如腎臟逐漸喪失功能(腎衰竭),目前能讓腎友真正重獲新生的只有它

一般來說,如果終末期腎衰竭患者需要透析治療,都可以做腎移植。不做血透也可以直接做腎移植,做了血透一段時間後,還是可以做腎移植。然而,血透時間越長,腎移植後發生各種“狀況”的幾率相對越多。

如腎臟逐漸喪失功能(腎衰竭),目前能讓腎友真正重獲新生的只有它

真正做了腎移植手術之後,病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獲得了新生,經歷了痛苦的尿毒症狀態,尤其是經歷了多年的血透煎熬之後,“劫後餘生”的感覺往往令人喜極而泣。

可是,尿毒症患者想要重獲新生總要經歷種種考驗,腎移植病人的“新生”也要經歷種種磨難,必須正確地對待這些困難並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延長“新腎”的壽命與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新腎”相處融洽,讓“新的生命”長久綻放。

什麼叫腎移植?簡單地說就是:

如腎臟逐漸喪失功能(腎衰竭),目前能讓腎友真正重獲新生的只有它

如腎臟逐漸喪失功能(腎衰竭),目前能讓腎友真正重獲新生的只有它

下面這些是影響移植腎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希望尿毒症患者提前作一瞭解。

1.排斥反應

造成移植新腎“丟失”的主要原因就是排斥反應,包括“超急性排斥反應”、“急性排斥反應”和“慢性排斥反應”等。排斥反應其實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將不屬於自身的物質都當作了“敵人”,試圖“消滅”並將其從體內排除出去。因此,移植術後必須服用多種藥物,其中就包括激素與免疫抑制劑,目的就是為了抑制這種排斥反應,讓“別人的腎”能夠在“自己的身體內”存活下來。

雖然如此,可也不用過分擔心,相比腎移植技術的起步階段,現在移植腎的十年及十五年以上的健康存活率明顯上升,這跟所用藥物的進步和用藥方案的不斷更新有關。

2.感染

大約有十分之一的移植腎“丟失”是由於多瘤病毒(BK病毒)感染引起。正常人群也有BK病毒感染,可能兩三歲的時候都感染過這個病毒,免疫力正常的情況下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使用免疫抑制劑後免疫功能減退,BK病毒就會迅速繁殖,從而導致移植腎的“丟失”。

3.原發病復發

除了排斥外,另有10%的移植腎“丟失”是因為原發病的復發造成的。比如:糖尿病腎病患者移植術後血糖沒有控制好,新的腎臟又發生糖尿病腎病;腎病綜合徵患者導致的尿毒症,腎移植術後在移植腎上再發腎病綜合徵;等等。

4.外科因素

比如由於血管、輸尿管等特殊問題造成手術失敗,等等。

5.患者自身原因

移植手術後的早期,病人一般都非常重視,甚至不參加工作,每週複查,也很關心各項化驗結果,嚴格按照醫囑服藥。可是,腎移植後期,部分病人開始出現思想麻痺,這也是造成移植腎“丟失”的原因之一。常常在一兩年之後病人恢復正常工作與學習了,覺得自己的生活跟正常人沒有任何區別,有時就會忘記吃藥,或者該檢查的時候不按時檢查。長時間如此,很可能出現慢性排斥反應而產生嚴重後果。就算新腎“丟失”並不等於有即刻的生命危險,病人還可以繼續透析治療或者等待下一次腎移植。

如腎臟逐漸喪失功能(腎衰竭),目前能讓腎友真正重獲新生的只有它

以上這些影響腎移植的因素,必須重視。只有這樣,才能讓咱們的“新腎”真正與自己“和平相處”,真正為自己服務。值得高興的是,目前我國移植腎1年健康存活率已達到了95%以上,5年健康存活率超過85%,10年健康存活率達75%~80%。

然而,現如今腎移植最主要的問題是“腎源”。我國從2010年開始試行公民死亡後自願遺體捐獻的模式,2015年1月規定這一模式為我國器官移植所用器官唯一來源。雖然目前我國每年的遺體捐獻數量都在大幅度增長,但是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這一年腎移植總數僅7000多例,2017年估計也只有10000例。而美國每年的腎移植數在17000—18000例,是我國的兩倍,而美國人口總數僅為我國的四分之一。因此,在我國尿毒症患者中能夠做上腎移植的大概只有1%,也就是說,100萬尿毒症病人中,大約只有1萬病人能做上腎移植,這個缺口非常大。

供腎總是有限的,想要真正重獲新生也是不那麼容易的。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預防。要積極預防和治療各種腎病,減少其向終末期腎病與尿毒症的發展進程。只有大大降低尿毒症的發生率,才能從源頭上真正地解決腎源缺乏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