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發佈前夕遭投行集體下調目標價 騰訊股價近十日跌超10%

財報發佈前夕遭投行集體下調目標價 騰訊股價近十日跌超10%

騰訊三季報發佈前夕,包括德銀、高盛、美銀美林等在內的多家投行加入唱淡行列,紛紛下調目標價。同時,騰訊遊戲業務受阻帶來的影響也在投行報告中有所體現。近十日,騰訊股價已跌超10%,市值縮水近4000億港元。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騰訊三季報發佈前夕,多家投行加入唱淡行列,紛紛下調目標價。

11月13日,德意志銀行將騰訊的目標價由396港元,下調至328港元元,維持“買入”評級。對騰訊三季度的盈利情況,德意志銀行看法相對保守,並預期2018年一季度盈利仍然較弱,還將騰訊未來三年的盈利調低至4%、20%和24%。

同樣看淡騰訊的還有高盛。該行預計,按照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騰訊今年三季度純利同比上升14%至195億元人民幣,收入同比上升24%至805.64億元人民幣。高盛還下調對騰訊2018至2020年非通用會計準則每股純利預測3%、5%和6%,分別至9.37、12.47和16.3元人民幣,

目標價由476港元降至397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高盛表示,調低對騰訊盈利預測主要是反映:1、手遊業務增長疲弱,因監管機構重組,阻礙了新遊戲的商業化程序;2、線上廣告增長放緩;3、支付業務增長速度下降,導致利息收入減少。

儘管業績增長乏力,但高盛預計,今年三季度手遊業務收入將達到200.1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0%(按季升13.7%),《地下城與勇士》夏季強勁表現,可抵銷《王者榮耀》整體疲弱因素。另外,由於視頻和音樂支付用戶增長持續,付費增值服務收入增長加快。

上週,美銀美林也發表報告,將騰訊目標價由459港元下調至422港元,以反映盈利預測改變和市值降低等因素。

同時,騰訊遊戲業務受阻帶來的影響也在這份報告中有所體現。美銀美林下調騰訊2018至2020年收入預測2%-5%,並將2018至2020年每股盈利預測各下調3%-8%,以反映新遊戲獲批延遲,以及公司為對企業(2B)業務的經營開支上升等因素。

不過,由於社交平臺業務穩定,可提供貨幣化機會,

美銀美林維持對騰訊的“買入”評級

另外,麥格理也下調了騰訊目標價,由532港元降至520港元,評級“跑贏大市”;建銀國際預計騰訊2018年第三季度業績符合預期,但由於政策面暫停審批,新網遊仍使行業承壓,認為即使騰訊在求生設計類遊戲領域占主導地位,但兩款遊戲變現較慢,下調目標價至360港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近十日,騰訊股價持續下跌,目前已跌超10%,市值縮水近4000億港元。今日開盤,騰訊下跌3.7%,報260.6港元。

財報發佈前夕遭投行集體下調目標價 騰訊股價近十日跌超10%

儘管處於監管、營收和市場看淡的多重壓力下,騰訊方面仍然看好遊戲業務。

騰訊高級副總裁、騰訊遊戲業務的領軍人物馬曉軼就向全天候科技表示,自己覺得(遊戲這塊)還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遊戲本身是基於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基於網絡的互動式數字內容,幾乎這就是整個人類社會文化產品未來的方向。我在內部把遊戲行業看成電影行業新時代的發展,電影行業電力引入後,顛覆了過去音樂、戲劇統治的娛樂方式,引發了過去一百年的文化現象。如果要對比,遊戲現在可能類似於1930年的好萊塢,還有幾十年的發展空間。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對未來有非常大的信心。”馬曉軼說。

對於今年二季度騰訊網絡遊戲同比增長(6%)跌至個位數的情況,馬曉軼坦言,由於政策收緊導致新產品上線的數量大幅減少,確實是今年增長放緩的原因之一。但他認為,這也不是騰訊一家公司的問題,這是全行業面臨的問題。

“騰訊遊戲的策略不是看單產品,而是看遊戲玩法的品類。也許有些產品會往下降,但是我們希望品類的第一、第二名始終是我們自己的產品。我們後面的產品準備很充分,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馬曉軼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