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雙十一後忙碌的一天:從早7點忙到深夜10點 最快一分鐘送一個快件

快递员双十一后忙碌的一天:从早7点忙到深夜10点 最快一分钟送一个快件

昨天早晨,位於南城袁屋邊的順豐速運南城第一營業部,工作人員正在分揀快遞 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趙浛銳 攝

快递员双十一后忙碌的一天:从早7点忙到深夜10点 最快一分钟送一个快件

劉曉輝推著小推車送快遞

快递员双十一后忙碌的一天:从早7点忙到深夜10点 最快一分钟送一个快件

劉曉輝正在核實快遞信息,給客戶送件

快递员双十一后忙碌的一天:从早7点忙到深夜10点 最快一分钟送一个快件

劉曉輝給天安數碼城的一家企業送快遞

“雙十一”全球購物狂歡節落下帷幕,對於“剁手族”來說,結束了“買買買”,就是“快遞小哥”最忙碌的時候,因為他們開始奔走在大街小巷,開啟了“送送送”的模式。

據星圖數據官方分析,今年“雙十一”,全網銷售額高達3143.2億元,全網共產生包裹13.4億個。那麼如何將13.4億個包裹送到買家手中呢?昨日,記者跟隨順豐速遞的收派員劉曉輝,體驗一把雙十一過後“快遞小哥”忙碌的一天。

雙十一後比平常早15分鐘上班

昨日上午7點45分,深秋的東莞,天色還是灰濛濛的。記者來到順豐速運南城第一營業部外,發現一輛輛印有順豐字樣的送貨車已整齊地在“待命”,正等候著主人給它裝貨,而倉庫裡面填滿了一堆堆等待掃描的快件,一個身手敏捷的“快遞小哥”劉曉輝正在整理快件,開始了他一天忙碌的工作。

劉曉輝今年32歲,湖北人,2009年來到東莞,一開始在工廠上班,2014年從工廠轉行來到順豐工作,當上收派件的“快遞小哥”,目前他在順豐工作差不多有5個年頭了。除了是“快遞小哥”,劉曉輝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一個10歲孩子的父親。

談起“雙十一”後就要到來的忙碌,劉曉輝在前一晚偷偷地發了一條朋友圈,寫著“奮戰雙十一,我們在一起”,然後他十點半收工後,十一點多就休息了。

昨天早上6點50分,天還沒亮,帶著些許寒意,劉曉輝準時醒來,7點15分到崗上班,然後簡單吃了早餐。他說,這比平時早了15分鐘,而他就住在公司的同一棟樓,上班非常準時。緊接著,7點30分,全體員工開早會,佈置當天任務,隨後便是收派員裝車的過程。

最忙時段一人收派300多件

記者在現場發現,收派員在整理過程中,處理的快件以小型為主,而且數量並不算“多”。據順豐速運南城第一營業部部門經理唐先生介紹,順豐快遞在南城有5個分部,而這個營業部的派件範圍在環城路、宏圖路和黃金路內,以小區、商業CBD為主,因此小型快件為主,大箱子較少。

據他介紹,昨天的快件並不算多,而且都是鄰省或者同城快件佔多,預計明後兩天快件量到達高峰期。他說,他們分部有40多個收派員,目前都已分好班次,備戰即將到來的高峰。

而劉曉輝是晚班班次,他上午要送派兩次件,下午要派一次。8點10分,記者跟隨著劉曉輝的車,準時出發去送貨。

“今天的件有90多個,平時是70多個左右,而一般兩小時內要送完,所以今天我拿了64件,另外一些分給了同事送。”劉曉輝說,他目前還沒有明顯感覺到快件增多,估計明後兩天是高峰期,他坦言,今年每班到件比去年同期多30%左右,而最忙的時段,一天要派150個件,收取170個件左右。

記者累酸腿,快遞員沒啥感覺

快遞分部離劉曉輝負責的區域並不遠,8點25分,記者和他來到了他負責的送貨區域——天安數碼城。他說,他在天安數碼城這裡送了4年,老地方了,非常熟悉。“剛開始這裡沒有什麼快遞,一天沒幾個件,慢慢地這裡公司多了,人就多了。”

由於天安數碼城快件都以公司為主,而當時段這些公司都還沒上班,我們在樓下等待。從車上聊天觀察發現,劉曉輝給記者的印象是成熟穩重,非常讓人放心,不時還會講點“段子”逗人開心。

8點38分,劉曉輝把車上的貨物裝在小車上,一車就裝了30件。他說,這些快件都是廣州、深圳的為主,而且一般都是文件合同等,比較好送。

8點45分,電梯來到7樓,第一個快件送到了客戶手中,記者在觀察中發現,整個速度很快,基本一分鐘就能送完。8點52分,記者統計,劉曉輝已經派送了三個點共8個快遞。

“6樓以上是我送,6樓以下是同事送,不然件太多了,一棟樓有一百多個公司,送不完。”劉曉輝說,他上午送貨以B棟為主,另外的區域由同事派送。

“這麼早啊,吃早餐沒”“那個快件幫我放那裡就行了”劉曉輝人緣極好,他在樓道里來回送快件時,不時有人跟他打招呼與問候。他說,和這些公司、客戶還有保安等人都很熟悉,像朋友一樣,彼此也都加有微信。

電梯上下來回穿梭,9點50分,劉曉輝手中的64件快遞都派完了,隨即進入收件環節,於是記者和他一同又“爬”完整棟B區14層,直到11點20分,整個上午的工作才結束,而他收了20多件回來。整個上午下來,記者感覺腿有點酸,而劉曉輝卻依然沒啥感覺。

中午,劉曉輝把收回來的快件卸貨、檢查、包裝,記者看到,他臉頰的汗珠逐漸外冒,衣服也慢慢被汗浸溼。隨後他叫了外賣吃,休息了一個多小時,便又開始了下午的工作。

下午2點,還是老地方,但工作不一樣,這次主要負責收件。記者跟隨著他逐層去收快件,直到夜幕低垂近7點才返回,共收了107個件。隨後便是卸貨、檢查、包裝,把它裝上貨車。直到晚上十點左右,工作才結束。

“其實我負責的區域還算輕鬆一點的,其他的同事有些送得會更辛苦些。”卸下一天的裝備,劉曉輝打開了手機微信,看了看步數,18000多步,這是他每一天的平均步數。(記者 梁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