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女博士的生命日記:我是這樣得癌症的,要防癌就要避開!

中國的癌症數據觸目驚心,每個人身邊都可能有癌症患者。于娟,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32歲的女博士,因患乳腺癌去世,在抗癌的過程中,她寫下了一本生命日記《此生未完成》,反省自己:為啥是我得癌症。于娟說到:做這件事對我並無任何意義,但是對周圍的人可能會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夠吸取她的教訓,能夠遠離癌症。

患癌女博士的生命日記:我是這樣得癌症的,要防癌就要避開!

她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反省了導致自己得癌症的一些原因。

一.不良的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于娟:“我吃東西講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我的食量聞名中外”

經常飲食過量,風捲殘雲,聚餐的時候吃的比男生都多。暴飲暴食增加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癌症:暴飲暴食之後,身體會花費大量的能量來消化食物,就很容易導致疲乏,並且我們體內的細胞也會因此而開始不活躍,這樣就比較容易導致癌細胞的滋生。

患癌女博士的生命日記:我是這樣得癌症的,要防癌就要避開!

胡吃瞎吃: 于娟:“我是個從來不會在餐桌上拒絕嚐鮮的人。我吃過很多不該吃的東西,孔雀、海鷗、鯨魚、河豚、梅 花鹿、羚羊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那個海鷗肉,高壓鍋4個小時的煮燉仍然硬的像石頭,咬上去就像啃森林裡的千年老藤。我們要相信我們的祖先,他們篩選我們現在的食材,並由此豢養。如果孔雀比雞好吃,那麼現在雞就是孔雀,孔雀就是雞。”

現代很多人為了追求口感,新鮮,或者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去追求吃什麼珍稀動物,不要說破壞自然生態,野生動物有不為人知的寄生蟲、病毒等有害物質,也許吃進去的就是病。

患癌女博士的生命日記:我是這樣得癌症的,要防癌就要避開!

嗜葷如命:于娟:“得病之前,每逢吃飯若是桌上無葷,我會興趣索然”。

愛吃葷不愛吃素,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腸胃負擔,導致肥胖,高血脂,心臟疾病等。健康的飲食應該是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植物性飲食要多吃。

患癌女博士的生命日記:我是這樣得癌症的,要防癌就要避開!


二. 不良的生活習慣

長期熬夜: 于娟:“我平時的習慣是晚睡。回想十年來,我基本上沒有12點之前睡過”

長期熬夜就是慢性自殺,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熬夜時血液都供給了腦部,內臟供血減少,肝臟長期缺氧,受到損害。熬夜不但傷肝,還傷腎,影響全身,降低免疫力,會使身體對癌細胞失去抵抗力。

患癌女博士的生命日記:我是這樣得癌症的,要防癌就要避開!

經常高強度工作:于娟:“現在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喜歡把學習、作業、功課、考試、工作、拖到deadline前幾天,然後通宵達旦地趕出來,去複習,趕論文,趕項目........大力掄大斧地高強度突擊作業是傷害我身體免疫機能的首犯”

經常在短時間內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的學習、工作,給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經常發生程序員連續加班後猝死,就是典型的案列


三、性格問題

于娟:“我太過喜歡爭強好勝,太過喜歡凡事做到最好,太過喜歡統領大局,太過喜歡操心,太過不甘心碌碌無為”

長期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爭強好勝、急躁都會導致人體免疫機能下降,從而使抵禦癌細胞的能力下降,讓癌症乘虛而入。

患癌女博士的生命日記:我是這樣得癌症的,要防癌就要避開!


四、外部問題

環境問題:于娟:“我真正體會到空氣汙染是07年從挪威回國,在北京下飛機的那一瞬間,突然感覺眼睛很酸,喉嚨發堵”

空氣質量差強人意,霧霾、水源等各種環境汙染問題,是每個人避不開的大環境。中國平均每1分鐘就有7個癌症患者,每個人都應該把環保當成自己的責任,給後代留一片藍天。

甲醛問題:于娟曾經呆了2年的地方,被檢測出傢俱甲醛嚴重超標。

而甲醛超標會引發癌症已經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在新房裝修,挑選傢俱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

患癌女博士的生命日記:我是這樣得癌症的,要防癌就要避開!

癌症是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可能都會成為癌症的幫手。

希望于娟在天堂安好,不再有病痛折磨。

希望每個人都要改掉不好的習慣,減少患癌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