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主體是江蘇還是浙江?

沙漏遺愛


我們先看看江南省的最初由來:

明初,洪武皇帝定都應天府(南京)。永樂十八年,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建立北直隸,以留都南京為中心建立南直隸,大抵範圍乃是以古徽州以東至長江出海口等長江沿岸地區,涵蓋今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等地部分地區,甚至包含江西與安徽交界部分地區。滿清入關,順治二年,廢南直隸,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於江寧(南京)設立衙門。

由於自古長江兩岸水路交通發達,土地平整肥沃,氣候溫暖溼潤,數千年來與北方野蠻民族死磕的中原漢人不斷南遷,逐漸形成中國最為富庶江南地區。順治初年,僅江南一省,稅賦為全國三成以上,科考上榜人數為全國一半以上,僅徽州休寧一縣,歷代出了十九位狀元。

如此強大的地方勢力,對於滿清上層來說,絕對是沒法放心的。順治十八年,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分拆為江南右布政使司和江南左布政使司,分別於蘇州和安慶設立衙門,區域大致就是如今江蘇和安徽兩省。

康熙初年,改江南承宣布政使司為江南省。取江寧府和蘇州府的前兩字,改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取安慶府和徽州府的前兩字,改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微布政使司。後來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由此而來。

順治四年,設置三省(河南、江西、江南)總督(後去掉河南改為兩江總督,涵蓋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因此從歷史地理名詞上來看,所謂江南地區主體為江蘇及安徽南部。

如果從文化角度上去看,實際上浙江北部也屬於江南文化圈。而且看地理,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更是同一方言區,個人認為,吳語區才是江南的核心區域。





不是冠軍勝似冠軍


江南的主體是江蘇還是浙江?古之江南指的就是上海+蘇錫常+杭嘉湖,也就是太湖流域片區,杭州因為夾雜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因素,而且離的太湖遠一點,所以我認為江南的主體還是江蘇。

而之後因為上海的興盛,幾乎有1/3的紹興和寧波人移民到了上海。古之越文化中心就是紹興,而上海的主體是吳,吳人多。所以通過上海為紐帶,吳越融合了。

現在的長三角,指的就是吳越,而雙方融合的核心上海,也就是長三角的龍頭。嚴格說起來,現在的上海還是偏向於更注重大城市大商業組織的吳,市民生活結構也更偏向於像蘇州這種。所以目前長三角的主體代表文化還是吳。

江南的主體是江蘇還是浙江?綜上觀點,如果長三角的主流文化是吳,自然江南的主體是江蘇!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江南,現在很多人也許都會認為長三角區域江蘇、浙江和上海兩省一市。以現在的狀態,這種理解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江南的範圍並沒有這麼大。我們都知道,古時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和馬車,陸路交通不發達,大宗貨物基本靠水運,所以有水的地方就是經濟發達的地方。


古時的江南主要指的是長江流域,杭嘉湖平原,蘇錫常一帶。從地理環境來看,這一帶水網交織,一馬平川,水路發達。綜合後面兩張地形圖可以直觀的瞭解為什麼歷史上江南都是經濟最發達的地方。

從兩省的地形地貌特徵來看,浙江省除了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外,其他地方都是丘陵地帶;江蘇省雖然全省主要都是以平原為主,但在蘇北水網不豐富,水路交通不發達,這在古代,這是直接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所以說江南的主體在主要還是在江蘇省,這是毫無爭議的事情。


假裝在金華




我已無力吐槽,大家看吧。


揚州夢


江南地區自古是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但關於“江南”的定義,卻從未統一過。

從地理概念來說,江南相對應漠北、中原、塞北、江北等地。

秦漢時期,江南地區指湖南,湖北南部。王莽曾將夷道縣改為江南縣,今湖北宜都縣。

唐朝時期,江南地區更為廣泛。唐朝將江南地區分為東、西、黔中道三部分,其中江南東道包括浙江,福建以及江蘇南部和安徽南部。後來又將江南東道分為浙西、浙東、宣歙、福建,其中浙西就是人們對江南的印象,包括蘇州、杭州、潤州、湖州、常州。

宋朝時期,把江南東道分為兩浙路、福建路、江南東路,其中兩浙路便是江南地區的核心,包括浙江和江蘇南部。

元朝時期,江南成為行政劃分,如清朝時期的“江南”,按行政劃分是江蘇和安徽。但經濟意義則不是,明朝把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列為江南,因為這些地方的富庶。在明清小說中,江南核心指的便是浙西和蘇南地區,有的甚至明確杭州、嘉興、湖州、蘇州、松江、常州、鎮江為江南。

最後,江南地區範圍很大,但核心還是浙江全境和江蘇南部。


五味社


明代開始才從浙江把蘇南劃出的。從此就有了江蘇省,江南文化發源,精神核心還是在浙江,所以,從區域上理解,蘇南,浙北是真正的江南,這沒錯。但江南吳越文化發源地是浙江,這是變不了的。

上海也是從明代開始從浙江的嘉興劃出,史料上有明確記載,明代的上海地方誌寫明,那時的上海人是以說嘉興話為榮,到今天,嘉興人去上海說自己家鄉話,上海只會問“儂啥噶區個。” 江蘇的蘇南從浙江劃出才多少年?從古至今蘇南一直深受浙江文明影響巨大。僅唐宋時,現在的蘇南屬二浙,如再往遠說,國際唯一公認“世界二大農耕文明之一的,水稻文明發源”,就是浙江的"馬家浜"與“河姆渡文明"。"良渚文明與古都城“更是承前啟後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證明了"中華文明發源”。

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對江蘇的文化復新影響至今還是很深,沒有那時的“中央大學”會有今天的“南京大學“嗎?飲水思源,好好學些歷史,中國歷史上最富最有文化的不是江蘇,別把蘇北也混淆成江南了。


鶴林雨露3


提起“江南”這個詞,人們的腦海中總是會有無限美好的暢想。不過說起江南具體指哪裡,那可能還真沒有多少人能夠給出一個具體的邊界範圍。關於“江南”這個概念,其範圍可以說是一直在變化的。不過真正狹義上的江南,主體還是指浙北地區和蘇南地區,既江蘇和浙江的一部分。

不過在古代的時候,還曾經有過一個行政區劃叫做“江南省”,是明朝的時候的一個地區,其主題則是現如今的江蘇,該行政區劃的都城則是南京。不過,在傳統意義上的“江南”裡,其實南京並不在其中。

其實,古代的江南地區,其定義的時候總是繞不開那幾個湖泊,尤其是太湖。過去的太湖流域,可以說是江南地區的中心也不為過。蘇湖熟,天下足。講的就是當時的那種盛況,也是江南地區這個概念最早萌芽的地方。

所以說,所謂的“江南”,並不是單獨的浙江或者江蘇一個省,其主體還是現如今的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地區。


西門町在寧波


這個問題簡單。初聽上海話能懂一半光景的;在上海呆一個月後上海語能聽個七七八八的;半年內學會流利使上海閒話的。大部分人口能符合以上條件的地區,就是現代意義上的江南地區。

不論地理還是文化上的江南即有傳承又有變動。所以現在論江南不必考古,看語言文化就可以了。滬蘇錫常杭嘉湖紹甬,這九市就是江南核心,他們語言最近習俗相通,相互間各種觀念差異不大,文化氣質上更類似,完全不必強行區分蘇浙,不要用行政區劃去強姦江南這個概念。

本人浙江諸暨人屬紹興府,到上述九市去,感覺溝通上沒太大問題,反而去鄰近的義烏卻完全聽不懂當地方言。九市中杭州話又較特殊,受宋南遷影響較大。


我不是傳奇10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憶江南次憶是吳宮(即蘇州)。代表城市:

南京、蘇州、常州、無錫、鎮江、湖州、杭州、紹興、嘉興、上海、寧波、揚州、南通、蕪湖、宣城、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九江、上饒、景德鎮等。

江南,是指地理區域,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裡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 。



走路的尼莫


對於我這種看書不多的人來說,江南就是指長江以南。江蘇和浙江應該都包括裡面的,但若論誰是主體,確是不好回答。若非要分出個三六九等來,我個人是偏重於浙江的。

說起江南,別人我不知道,但我的第一印象是美女,杭州,西湖,白堤,蘇堤,西施,駱賓王,濟公和靈隱寺。但對於江蘇我腦海裡只跳出了南京,太湖和蘇州園林。

或許南京歷史太厚重了,抹殺了一些人感觀上的認知。因為“江南”兩個字在多數人的內心裡就是一個輕靈曼妙、若隱若現的少女。實在與殺戳和刀光劍影聯繫不到一塊,這也可能令江蘇失分不少。

但浙江則不同了,從古人的眼中我們就能看一些差別,柳詠《望海潮東南形勝》一詞中對杭州極盡誇讚,用盡了他所有的溢美之詞,大有“世無可比肩者”之意。


再看白居易的《憶江南》,一首“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把對杭州美景的不捨表現的淋漓盡致。

還有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先生,蘇東坡與杭州最為有名的當屬這句詩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這也是誇的沒誰了。

所有人的誇讚都抵不過郭德綱的那首《杭州美景》小曲,“杭州美景蓋世無雙,楊柳岸奇花異草分外的香……”

杭州,一個不能錯過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