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公考申論那點“事”

得申論者得公考,得作文者得申論。國考申論作文通常佔分在4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歷年閱卷老師對申論作文的評判情況來看,在內容方面,除了重點看作文的重要位置部分的標題和分論點的段旨句外,其次就是看重要位置作文的開頭部分。那麼,為了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從而獲得理想的作文成績,小編在此為各位考生進行詳細解讀。

聊聊公考申論那點“事”

一、開頭的要求

第一,觀點明確。開頭中最後一句話一定要亮明總論點,這也是開頭最重要的。第二,短小精悍。語言要做到簡潔規範,篇幅較短,按照國考申論作文字數要求1000字左右,開頭部分的字數一般150左右。第三,語言優美。語言要儘量追求使用引言、排比、比喻等修辭方式,提升開頭的層次。

二、方法詳解

開頭內容的通用結構:引入話題+過渡分析+亮明觀點。根據引入話題的不同形式,可以演繹為:歸納概括式、排比式、案例式、轉折遞進式、引言式等不同的開頭形式。

(一)歸納概括式的內容結構:概括現狀背景+過渡分析(原因、影響)+亮明觀點。

(二)排比式的內容結構:排比引入+過渡分析+亮明觀點(建議用),其中排比內容可以是問題排比、案例排比、意義排比、名言排比等。

(三)案例式的內容結構:案例敘述+過渡分析+亮明觀點。案例可以是熱點事件、經典故事、自身經歷。建議大家寫作時使用一些與主題相關的熱點事件,使得開頭更加新穎。

(四)轉折遞進式內容結構:好現象+轉折詞+問題+影響+亮明觀點。

(五)引言式的內容結構:名言引入+(闡述解釋)+過渡分析+亮明觀點,其中名言引用的過渡粘連十分重要;名言一定與相關話題貼切;一般放在段首,以一兩句為宜,三句組成排比。

疾苦為己任。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到鄭板橋的“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從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到于謙的“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說明心無百姓莫為“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