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運動體重下不來?錯誤方法導致減重停滯,跟著這樣吃就能瘦!

只要是女生都希望擁有完美身形,加上現在運動瘦身風潮盛行,女孩們不再只靠節食來減肥,通常還會搭配運動,但你是否也有碰過這樣的狀況:明明有持續在運動,為何體重就是停在這,下不去了?明明有在健身,為什麼線條一直不明顯?這些讓人困擾的減重效果停滯期(weight-loss plateau)到底該怎麼辦?

大多數女生主要做輕運動,通常偏好瑜珈、慢跑等伸展類、有氧類運動,卻缺乏肌力訓練的輔助,加上飲食上追求低卡低熱量,反而容易導致運動了,卻達不到預期中的身材線條改善效果的狀況發生。

如同運動前後必要的暖身與收操動作,其實只要透過如高纖豆漿等高纖食物的營養特性,再搭配運動方式的微調,就能簡單提升運動效果、突破撞牆期的糾纏。

持續運動體重下不來?錯誤方法導致減重停滯,跟著這樣吃就能瘦!

輕度運動族易有的三大盲點

運動減重效果停滯,一定是因為動得不夠多不夠激烈? 大多數輕度運動的人面對停滯期,會認為提高運動量、運動強度是唯一手段,但忽略了營養補充上的盲點。想透過運動達成體型改善效果,肌耐力與肌肉/脂肪比是兩大關鍵指標,前者可透過重訓運動養成,而後者的達成關鍵則是高纖飲食的營養搭配。

持續運動體重下不來?錯誤方法導致減重停滯,跟著這樣吃就能瘦!

盲點一:重有氧輕重訓,基礎代謝難提升

提升肌肉量可幫助增加基礎代謝,人體每增加1kg的肌肉,代謝率平均約可提升30~50%(約等同每日22大卡的熱量消耗),而重訓則是增加肌肉量的必要手段。

但一般女生大多偏好能增加柔軟度與伸展線條的瑜珈,或是能和三五好友一起輕鬆進行的慢跑、單車等有氧運動,且頻次與強度可能都未達到每週150分鐘的基本標準。在運動類型、頻次、強度的多重偏誤下,將無法有效達到提升基礎代謝、強化燃脂的效果。建議大家除了加入肌力運動,也應該強化增肌營養素。

持續運動體重下不來?錯誤方法導致減重停滯,跟著這樣吃就能瘦!

盲點二:運動習慣三天捕魚兩天曬網

因為平日沒有運動習慣、肌耐力不足,輕運動族常會有痠痛時間較長、疲勞持續較久等副作用。但提醒大家,痠痛疲勞並不等於有效運動,這些副作用是不能當成運動效果的展現!

比起每次從事高強度運動後因副作用需要休息很多天,每日持續中到中高強度運動,漸進式的提高運動強度來提升肌力、心肺功能,更能避免運動停滯期報到。另外,除了運動前後的暖身收操,更應透過預防肌肉分解損傷的營養補充,降低運動副作用的產生。

持續運動體重下不來?錯誤方法導致減重停滯,跟著這樣吃就能瘦!

盲點三:未搭配飲食,只靠運動難有減脂效果

你是不是也常有最近有運動有消耗熱量,多吃一點點沒關係的想法?這個觀念可是大錯特錯!想要改善身形線條、創造美好體態,光靠運動可不夠,營養師依臨床經驗指出,許多輕運動族仍維持原有的飲食習慣,甚至誤以為運動後不吃瘦更快,卻容易導致飢餓感上升而出現暴飲暴食的行為。

當攝入的熱量高於身體所需與運動消耗,自然抵銷了原先的運動減脂效果,甚至持續累積脂肪厚度。當皮下脂肪量無法有效減低,肌肉線條也會較不明顯,甚至因為脂肪堆積在增加的肌肉外層會讓視覺上看起來更臃腫,造成持續運動效果卻停滯的窘境。建議大家可在飲食上加入飽足感食材的餐點搭配。

持續運動體重下不來?錯誤方法導致減重停滯,跟著這樣吃就能瘦!

運用高纖飲食重法打破停滯期

通過高纖食物的簡單搭配,進行運動前後的營養暖身與收操,是突破輕運動族效果停滯期盲點的關鍵,營養師指出,想降低運動停滯期困擾,飲食營養的選擇搭配上應把握幾個原則:第一,強化運動增肌減脂效果;第二,預防/緩和運動傷害原則;第三,增加飽足感避免過量攝食。

但現代人平時工作生活忙碌,想遵守高纖飲食法則好像很難?許多瘦身族群喜歡的低/無糖高纖豆漿,同時具備蛋白質、糖類、纖維質等營養,不僅能同時滿足以上需求,又很方便。

對於瘦身你有什麼方法可以分享的?歡迎留言~

【本文由“健身社”發佈,2018年10月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