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這句話在管理界現已是最普遍的一句管理用語,很多企業家聞之久矣,但未能將其科學、完善的落實到企業的管理中。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必須清楚什麼是制度、什麼是流程,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否則是無法讓企業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那麼什麼是制度,什麼流程呢?

企業管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制度是防止員工做錯誤的事情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是伴隨人類社會組織的產生而產生的。組織約束行為的準則就是制度,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在企業的管理中,制度規定企業人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什麼人對什麼事負責,什麼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任何一名員工在企業工作都希望從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得到雙豐收,企業為了防止員工做錯事而定的這些規章制度,只起到了約束的作用,長此以往致使企業人工作積極性低、執行力不強。

企業管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流程則不同於制度,它是做事的先後順序,是教給員工做正確事情的方法和步驟。也就是說,流程是制度中可做事情的延展和細化,是制度的必要補充。企業管理之所以走入死穴,其根源也就是在此,多數企業對員工的工作沒有流程化,部分企業即使有,也不科學不完善,沒有達到量化的要求。流程最終能夠激勵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能夠提升企業的效益,但結果事與願違。流程和制度在企業的管理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說制度管人,流程也管人;如果說按流程管事,制度也會管事。把二者割裂開來,是不可能的。讓制度只管人、讓流程只管事,其實是根本做不到的!

企業管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管理的對象是人,達成的目標是事,管理人的過程就是做事的過程。換句話說,做事的過程就是檢查、抽查、考核、培訓的過程,就是人的活動。怎麼能區分出是制度在管人,還是流程在管事呢?我們管人是為了幫助他把事做好,我們做事都是人在操作。我們說這件事沒有做好,就是說承擔這件事的人沒有盡職盡責。我們時常聽到這樣的話:“對事不對人”。仔細想想:誰能做到對事不對人?當我們說這件事沒有做好,就是在批評做事的人;當我們說某某工作不盡責時,一定是某某把事情做砸了。沒有事實依據,管理者亂說話,誰會服你?

既然我們做不到“對事不對人”,又如何真正做到讓“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