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贫寒去学堂偷学,经过努力有了学问,却考不上功名

王冕,字元章,绍兴人。是我国元代以墨梅而扬名于世的著名书法家兼诗人。王冕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所以他也是一个世代以农耕为主的农家子弟。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王冕,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勤勉好学,孜孜不倦,在王冕七八岁的时候,因为贫困的家境,根本供不起他上学。而且他小小年纪还要到外面去放牛,附近学堂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深深的吸引了他,令他羡慕不已。

家境贫寒去学堂偷学,经过努力有了学问,却考不上功名

后来王冕开始偷偷跑到学堂外面听学堂里的学生诵读诗书。一堂课,他就能把学生们所诵读的诗文内容,全都铭记在心,还在心里思考了一遍。等到夜幕降临了,他往家走的时候,学的入迷的王冕竟然常常忘了牵牛回家。

家境贫寒去学堂偷学,经过努力有了学问,却考不上功名

有一次,王冕放完了牛准备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一边牵着牛往家走,一边仔细玩味着学堂里先生教授的知识,一不留神,牛便奔进了路边的地里。等到王冕回神来的时候庄稼已经被牛踏坏了一大半。父亲得到得知了这件事情后大发雷霆,一气之下把王冕痛打了一顿。王冕疼的嗷嗷直叫,可是事情一过,他就又忘记了,他还是和往常一样如痴如醉的迷恋着学堂,想着那些个诗文内容。为此他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父亲的痛打。

家境贫寒去学堂偷学,经过努力有了学问,却考不上功名

王冕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贤淑、善良的女性,她看到儿子一次又一次的挨打,心里很难受,就跑去和王冕的父亲说,孩子对读书学习痴迷到这种程度就由他去吧。王冕的父亲也无可奈何,只好由着王冕去了。为了学习,王冕住进了一个寺庙寺。夜里,王冕常常趁着月色,偷偷跑到佛堂的大佛膝盖上,借着寺庙里幽暗的长明灯光彻夜长读。寺庙里那些面目狰狞,阴森可怖的塑像面孔,他倒是全忘了。

家境贫寒去学堂偷学,经过努力有了学问,却考不上功名

逐渐地一年年过去,王冕最终成为一个仪表堂堂,身材魁梧的汉子。他不仅须髯飘散,貌若神仙,而且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尤其是春秋左传,他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所以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儒。自恃才高的王冕满怀信心地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他满以为能够金榜题名,结果却是大失所望,名落孙山。王冕一气之下,竟将自己所写的全部诗文付之一炬。受此打击以后,一向自恃才高的王冕,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转而发奋苦读兵书,他对书中的一些深谋远虑的内容很有兴趣,积极钻研。

家境贫寒去学堂偷学,经过努力有了学问,却考不上功名

王冕又多次参加了科举考试,时运不济,屡试不第,这对王冕的打击很大,以至于他对仕途丧失了信心,行为更加不拘小节,游荡不羁,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戴着一顶高檐的草帽,身上披着一件草绿色的蓑衣,脚踏着一双带着长齿的木鞋,手里拿着一柄木制的长剑,一步三摇的边走边唱,游弋在大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