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从哲学的角度理解郭德纲调侃于谦的:“你妈怀的是双胞胎,出生的时候死了一个,死的是你,你是你哥哥”?

airena



这个问题有必要深究吗?还从哲学方面理解,邀请我回答的那个谁,你是要看我笑话的对不对?哲学问题我研究的不够透彻啊,高考结束以后就全还给老师了!


郭德纲相声里的语言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既然是胡说八道,开心一笑就得了,没必要较真吧,注定了是没有答案的!


其实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理解也不怎么好笑,为什么从郭德纲嘴里说出来就那么好笑呢?这就体现了郭德纲的能力,一是把观众彻底带入他构造的故事情境里去了,二是表演的惟妙惟肖,所以第一次听到这个包袱时真的是爆笑。


当然了,这个包袱之所以爆笑也离不开于谦的捧哏配合。经常有人问于谦捧哏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从这个包袱就能看出一二。于谦在听到这句话以后,一脸懵逼的状态特别逼真,这是其一;此后,又装模作样的说“我也有点乱了,我要捋一捋”,又把包袱的效果延长了,这就是好捧哏的能力。


对了,去年有一部特别火的网剧《白夜追凶》你们看了吗?潘粤明分饰两角,一会是哥哥,一会是弟弟,如果他站在那一动不动,没有任何表情动作,你是很难分清到底是哥哥还是弟弟的。但是只要他有动作、神态、甚至是标志性的服装,你立马就可以分清了。这和郭德纲的包袱有异曲同工之妙啊,让你是弟弟就是弟弟,让你是哥哥就是哥哥,这两人可以是两人,也可以是一人!


相声演义


先讲个故事,我本人的亲身经历。在我之前我还有个哥哥,一岁多时意外夭折了。当时正赶上计划生育查的严,竟然说我爸妈不能再要孩子了。于是两口子花了点钱,生下了我,为了避免被惩罚,我的户口就套用了我哥的,除了出生日期改了,其他什么也没改。

也就是说,我现在的名字是我过世的哥哥的,我并没有名字。而且似乎除了出生年月和长的丑(据说我哥长的像我爸,五官很标致,可是我长得像我舅舅,实在有些丑)以外,我现在的一切都应该是我哥哥的。

说的拗口一点就是:我哥死了,我是我哥。

那看这个段子。就是说双胞胎死了一个,所以剩下的一个既可以是胞衣里的哥哥,也可以是胞衣里的弟弟。“死的是你,你是你哥哥”是把于谦作为弟弟来讲。“你”本来应该晚出生,是弟弟,但是那一胎死了,所以你成了唯一出生的,也是早出生的,所以“你”这个弟弟顶替了哥哥。


御赐马裤哪里脱


可以利用这个段子拍一部电影,剧情如下,内蒙古海军司令,于王富贵娶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叫约翰,约翰(暂且就算是姑娘吧)那是一个三伏天,热的满身大汉,于王富贵把坏人都打跑了,姑娘感恩嫁入于家,两年后由于约翰不孕,于王富贵在拍卖场与阿依土鳖公主一见钟情,嫁入于家的公主改头换面改名为彪子,此时的约翰在郭德纲舅舅的带领下,去城外的娘娘庙栓娃娃,果不出十天,约翰怀孕了,育有两儿,一个叫于虚,一个叫于谦,

五年后,于谦兄弟俩在院中玩耍,于谦忽听闻二娘彪子房中传来奇声,不由得推门而望,大吃一惊,原来土鳖公主下嫁于家不满现状,(于老爷子常常不在家,卖参的身溢,与美国的工程,海底隧道,煤矿运输,拉人力车,皮条生意,)跟挚友孙胖子偷情,于虚以为是一头剑齿虎成精了在怼二娘,结果吓傻了,土鳖孙胖子二人合伙将于虚扔在了澳大利亚的黄金海滩的井里。。。。。。我编不下去了,接下去。。。。


弄玉50289884


中肯一句话,郭肛任何时候都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所以别被骗了,他根本不是在说相声,更不是所谓传统相声,他跟王林大师一样,王林假借气功包装自已,迷惑大众,最终被识破。郭德纲假借传统相声包装自已,硬是把他装得神乎其神,目的也是达到迷惑大众,希望更多的人站出来揭穿郭德纲的真实面目,国家文化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执法部门应重拳出击,打击这文化领域的欺诈活动。


手机用户13153392215


或许这只是马克吐温的一个段子,老马说过很多段子。

如果非要讲点东西的话,或许只能从认知上来,我们活在社会上,除了本身的自我认知,还有社会、旁人对我们的认知,两种认知不一定是一样的。

双胞胎夭折了一个,人们或许更喜欢聪明伶俐的哥哥,而不喜欢调皮捣蛋的弟弟,聪明伶俐和调皮捣蛋的两种认知都是来自于社会。

而现在双胞胎只有弟弟了,他当然可以顶替任何一个认知,并且贯彻下去,那么谁能证明他不是“他”呢?

有点让我想起张卫健以前的电视剧作品,就有类似的情节。

当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冲突的时候,他又是谁呢?

多年以前,我有过一个想法,如果全世界都把一个人当成猪,并且像对待猪那么对待他(不是辱骂,就是真正的猪),那么他会认为自己是猪呢?还是会疯掉?

不过在实际中,这不太现实,有哪个孩子会这么聪明或者说这么无聊吗



雾都青年


人是一种能够自我觉察的模式。所以善于觉察,对于


“你妈怀的是双胞胎,出生的时候死了一个,死的是你,你是你哥哥”


人们觉察出了其中的矛盾和一定的合理性,一时间不好反驳。造成了幽默的效果。


矛盾显而易见是我就是我。问题就来了,你到底是谁?


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卵双胞胎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从客观世界来说,大体是一模一样的。这里就具有了一定合理性。你可以是你哥哥。早出生和晚出生那就判定是哥哥。死了,没死,也不是你并非你哥哥的证据。


类似的话有,爹说早知道把你射墙上。你不过是亿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但是只要你出生了,都叫你现在的名字。


就涉及到别人对“我”的认知。不论你是亿万分之一的哪个。你都是你父母的孩子。那么对于公司同事,你是同事,不论你是谁。所以别人对“我”的认知也并不能决定我是“我”

那么只有我能决定“我”是谁。我一直活成我认为应该有的样子。


人是一种能够自我觉察的模式。所以人靠着可编程的脑子,能够改变自己的认知,行为。改变了自身的模式。可以成就更好的自我。


模式存在的角度上来说,更有效率的模式就是好的模式,我是更好的我。才是标准答案


所以“我是出生时候死的那一个”,证明持有这个观点的人,认为现在活着的“我”还不如死去的“我”优秀。总的还是一个损人的态度。


仔细琢磨,是挺好玩的。除非你不喜欢琢磨,也就是不发挥人的最优秀的地方。不想做一个真正的人。


一叶晓春秋763


这个问题是真的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涉及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位的哲学问题。

先讲几个跟回答问题无关的故事:

故事1.我朋友的朋友,长得帅有文化,素质高会挣钱,但是,他喜欢男的,是个gay(他哥哥也是),至今未婚(他哥结婚了,娶了个女的,不幸福),因为是农村的,不被家人理解,很痛苦。这是我朋友告诉我的,他不知道我知道他是gay。

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饭,我说我给大家出几个哲学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哲学问题,所以大家都参与的很积极。其中第二个问题是:小夏,我们做个假设,你母亲怀孕时,怀的是双胞胎,而且是龙凤胎,你是妹妹,结果,你脐带绕颈死了,但你不甘心,夺了你哥哥的身体生了下来,卤门长上之后,你忘了你自己是妹妹,觉得你就是哥哥本人,胎死腹中的是你妹妹。那么,如果是这样,你喜欢男的还是喜欢女的?

再讲一个小说上的故事:我们知道,猫猫狗狗是没有人格的,会说话的鹦鹉也没有人格。我看过一个小说,说民国最天才之一的法阵之王屈阳,死了之后从阴曹逃了回来,结果碧霞元君跟他开了个玩笑,让他的神魂投进了一颗蛋里,孵出来成了一个虎皮鹦鹉,后来被句容萧家的老爷子点醒了神智,记起了自己上辈子是阵王,一看自己成了一只鹦鹉,气的不行,整天训这个熊那个,因为他见识非凡,大家都也相当尊重他。那么,这只肥鹦鹉有人格吗?


团长让俺先捶他狗日的


作为平头百姓没有那么深的理解,相声欢乐是最重要的!有一个炕头笑话,说一个男的,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吧,是我老婆的大姐的女儿,长的可漂亮了,和你年龄差不多,我一介绍准成。男的说好啊!这时你卖个关子,只是有点差辈。男的说差辈怕什么啊。你又说,不过差辈差的不好听,你们结了婚,你也要跟着叫我老姨夫(这里,北方人都懂得)。老郭的于谦是双胞胎比这个笑话还要绕😄。不过,相声的包袱埋的越深越响,真正在正规的电视台老郭一般不会抖这样的包袱。在剧场,茶馆只要老百姓喜欢,能乐大家都会接收,您说呢?



玉京山人


很简单,假设一对双胞胎,出生前父母就把名字取好了,哥哥叫于万,弟弟叫于千,出生的时候,弟弟于千夭折了,父母很伤心,就商量说为了纪念死去的弟弟,剩下的哥哥改名叫于千,替弟弟在世上走一遭,这样一来就好像两兄弟都还活着一样,这真是一个伤感的故事。所以死的是弟弟,活着的是哥哥,但哥哥用的是弟弟的名字,这是感情的事儿,跟哲学无关。


假如你来自白沙小镇


这个笑话好像是脱胎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马克吐温有个双胞胎兄弟,小的时候夭折了,马克吐温是个幽默的人,他总是跟别人谈起这个事情,非常严肃的说,“所有人都以为活下来的是我,其实不是,我是我弟弟,淹死的人是我。” 这个笑话一定要很严肃的说才有效果。不知道郭德纲是从马克吐温的故事创作的,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哲学的角度,好累,算了,不要闹!不然不好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