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黄赌毒”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高度?

张峰是我不曾离弃的信仰


说起晚清,大家第一反应都是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从此走向没落,而新兴的社会还没有完全形成,观察社会各态,也可以发现封建社会灭亡的蛛丝马迹,其中,黄赌毒产业兴盛就是其中一个表现。

1、晚清妓院

原本妓院这个行业在古代算得上合法行业,而到了晚清时候,青楼和窑子盛行,八大胡同和秦淮河边每天都有故事发生,并且还有不少船妓和洋妓诞生,很多外国人到了北京后,第一时间都要先去知名的八大胡同——可以说当时整个国家都沉浸在这种“淫乐”之中。

小凤仙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虽然她和蔡锷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被后人传颂,只可惜她助晚清名将蔡锷逃离袁世凯后,自己的后半生却是颠沛流离。

2、赌博之风

盛行清朝上下,各种事情都能成为下注的对象。

举个例子:道光末年,开始产生一种闱姓的赌博方式,主要是针对当年科举榜单上的姓氏为赌。

光绪年间的《申报》就有记录:每届文武乡试、会试、童试时,先用八十姓发卖,下注的人圈出其中二十姓,然后再看看二十姓中最终有多少考上的确定输赢。

这种赌博形式以小博大,每次下的赌注不少于数百万两白银,算得上清朝最大的赌注形式。但是到了最后,甚至能够影响当年科举的结果,人才选不上去,清朝灭亡的隐患已经埋下。

3、吸食鸦片成风

鸦片也被叫做大烟,晚清时由于英国无法忍受白银大量流入清朝,而想办法搞出来的毒品。

清朝曾经有本书这样记录着人吸食鸦片以后的面貌:“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微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一开始林则徐虎门销烟,妄图遏制清朝内部吸食鸦片的趋势,但是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只能转而寻求国内自己生产鸦片,从而降低经济损失。

但是全民吸食鸦片的魔幻现象一直存在到清朝灭亡,即使是下禁烟令的道光皇帝,也在《养正书屋全集》提到自己吸食鸦片的事迹——毒风盛行,令人发指。

所以,末世必有颓象——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黄赌毒确实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

(王安琪)


电影烂番茄


晚清晚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这一切的开启,源于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

虽然黄赌毒每个时期都有,但是清朝晚期堪称是一个巅峰。“黄赌毒”的盛行,一方面是当时政府的不作为,另一方面是人性本恶。

其实古代的妓院是属于合法的存在,唐朝时期甚至成为一种产业。这个时期的妓院多种多样,而且分出了很多等级。

晚清时期出现民妓、家妓、官妓等。民妓是最低级一等,就是“服务”于普通民众的妓女。“家妓”只属于宦官、富豪的家庭,属于私人所有。“官妓”为各级官吏所占有,属于国家、政府所有。

上到官府大臣,下到黎民百姓,都沉浸在这种“淫乐”之中。

与“黄”不分家的是“赌”,晚清时期开始出现彩票,一时间风靡一时。对于赌博,也出现过法令管制。但晚清时期的官府形同虚设,所发布的法令变成空谈。人们更是受到彩票的影响,欲望的驱使无法自拔。

晚清的“毒”最主要的就是鸦片。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出售大量鸦片。鸦片本身可以用来作为中药,但是制成福寿膏就成为一种毒品。

而晚清时期,城市中烟馆随处可见,不仅销蚀这人们的意志,更使大量白银外流。虽然当时清政府后来已经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想真正出手去制止时,已经根本来不及。


一个朝代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消磨了意志。当这个朝代全民陷入“黄赌毒”中,朝代的败亡是理所当然。


史之策


关于晚清的“黄赌毒”,正好手里有一大本的资料,简单跟大家聊聊。

(晚清妓女)

首先,谈清末,就避免不了民国初年。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但社会生活等等都是一脉相承,有着很大的联系的。

先说说清末民初的“黄”吧。

首先,妓院自古就有,而且一直是封建社会一个税收大户。不过妓院也是分档次的,比如说古装剧里的“青楼”,那就是高级会所。往青楼里去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风流才子。而且去那里最重要的是娱乐,喝喝酒、听听曲、看看跳舞,有时候连人家歌妓的手都不碰一下。

要说低档次的,那就是传说中的“窑子”。这是个民间称呼,指的就是最下等的妓院。开在市井当中,或者直接就在贫民窟,扔几个铜钱或者拿一点米面,就能完成皮肉交易。

到了清末民初,妓院仍然是档次分明,有钱的去好地方,没钱的去路边小地方。

(晚清妓女陪客人打牌)

比如说著名的老北京“八大胡同”,就是在前门外大栅栏一带的,大大小小的妓院所在地。但是八大胡同算是比较高档的了,都是一等二等的,有钱人才能去的地方。

其实从顺治、康熙时期,清朝就是严禁娼妓的。只不过禁令是禁令,下面该怎么样怎么样,越禁越夸张。

不仅有早期的官妓,还有后来的家妓、船妓、梨园色艺,甚至还有洋妓。

比如说八大胡同,就和京剧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京剧算是当时流行文化,那些名角们也成了“明星”。而其中的男旦,都是长相漂亮的小男孩,深受一些达官贵人的喜爱。

所以早期的八大胡同,这些漂亮的小男孩,比那些女妓更加兴盛的。直到民国初年,逐渐衰落,女妓才再度兴盛。

(晚清妓女)

再比如说当时上海的妓院,也是分了很多档次的。档次最高的叫做“书寓”,不仅是个精致漂亮的小楼,而且里面的女妓都是长相非常好,而且多才多艺,很有古代青楼“头牌”的样子。

晚清也出了很多的名妓,比如赛金花和小凤仙,直到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

再说说晚清的“赌”吧。

对于赌博,清政府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早期严令禁止。但是越禁越夸张,以至于到了晚清的时候,官赌、民赌、男赌、女赌……

因为太过于复杂,一两句说不清楚,就举例子吧,大家侧面看一下就行。

慈禧太后就喜欢赌博,闲着没事拉着公主和福晋们赌博,还自己发明赌博游戏。那些福晋们很聪明,一旦遇到慈禧太后约着赌博,都提前和伺候的太监们打好招呼。

(慈禧)

赌牌的时候,太监们站在慈禧的身后,提示她们老佛爷手里是什么牌。这边福晋们就会很自然的“输”给了老佛爷。输了还要磕头,这也是一份无上的荣誉。

慈禧自然是很开心,输了钱之后,福晋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要一些“补偿”,比如说某个门生、某个同乡希望在什么官职上“历练一下”。

上行下效,从上至下的官员们都热衷于赌博。

比如清末常州府有两个县令,常年在衙门里打牌,什么都不管。赶上那时候朝廷要求各地兴办新学堂,这俩人毫无动静,依旧打牌。

(晚清赌博)

于是就有人写了民谣讽刺他们:“开民智,在学堂,学堂不开国脉亡。官办不兴旺,究是何心肠!一府与两县,衙署新堂堂,长官在内作甚事,麻雀打一场!厮养出外言:今日老爷输五十,去年老爷输三千。打牌是要紧,学堂不过问。”

这是官员,就连普通女子都积极赌博。各地都有专门的女子赌博场所,一些有钱人家太太小姐的,还有专门的清净的聚赌小楼。

她们往往是傍晚时候来到地方,吃吃喝喝,然后通宵赌博,第二天一早再回家休息。

总之,这东西在清末民初非常非常繁盛,毁了很多人。

最后就是“毒”。

这个就不细说了,虽然清廷早就开始禁毒,但是鸦片烟的利润太大,所以明着暗着到处都是,出现了举国吸鸦片的盛况。

(晚清抽鸦片)

这个大家在影视剧中了解的很多,不细说了。

总之,清末民初的“黄赌毒”,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整个社会乌烟瘴气,一片颓废。正因为这样,有志之士们才会奋力改变社会,才会努力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七追风


如果要说到晚清的风月行业,人们很快就会想到名传北京城的八大胡同以及南京秦淮河这两大风月场合。


这两个地方的风月产业在当时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向往。

但是随着上海各种租界的出现、城市的飞速发展,晚清时期上海的风月产业也出现了非常迅猛的劲头,很快盖过了八大胡同以及秦淮河的名头。

清朝晚期上海的色情产业

当时为了挣口饭吃,很多上海本地以及外来讨生活的女人们都纷纷开始吃上了以身体谋生的饭。

她们通过满足流连上海的各大商贾豪客们,不仅解决了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还拿着多余的钱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

清末上海的风月场所一共分四个等级,其中最高的等级就是书寓,要求这些妓女们掌握各种弹唱的技能、能以一个才女的身份示人,只有附庸上了这样的风雅,才能给自己定上更高的价钱。

而最低的等级则被称为野鸡窝,这里没有太多的门门道道、也没有各种额外的增值,有的只是最直接的生意交流。

旧上海的风月产业不像其他地方,这里非常的开放,在其他地方人们可能只敢偷偷摸摸地进入窑子里面。

但是在那个时候的上海,妓女和顾客们却是可以自由自在如同情侣一般四处逛街、赏景的,而不会拥有丝毫的顾忌。

上海妓女们中西结合的时髦

因为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上海的妓女们也开始走向了公众化、拥有了一些国际范。

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美、为了给自己增加名气、增大价值,当时上海的很多妓女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各种方法。

其中我国最早的T台走秀就是她们引进来的,当时她们会穿上非常时髦、引人注目的衣物,通过T台走秀增大自己的曝光率、增大自己的名气。

除此之外,我国最早的选美活动也是她们首度引进的。

上海当时的报纸和风月产业幕后人们联合搞出了选美活动,而当时参加这些选美活动的就是这些妓女们。

那个时期的她们,其实已经有了现代一些女明星的范。

清朝晚年的赌博业

清朝是我国历史中禁赌最为严厉的朝代之一,不过赌博这种东西可不是说镇压就镇压的。

在清政府的严厉压制下,赌博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民间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中盛行了起来,成为了一种驱之不尽的野火,在清政府的膏肓之中燃烧。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因为清政府力量衰弱的原因,赌业开始变得公开化、扩大化起来。

除了各种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的传统赌博手段之外,当时也出现了很多从外国传来的西洋赌博手段,更加充实了那个时期的赌博业,使得更多的人把身家、性命、未来投注在这里。


而他们最终所收获到的,将是深不见底的黑渊、将是择人而噬的地狱。

英国为了挽救贸易落差在我国推广起了鸦片

清朝在中早期的时候,曾经是世界第一GDP大国,用各种出口的茶叶、瓷器、丝绸从国外获取了天量的白银。

开始使得我们国家从白银稀少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白银富足的国家。

但是这种巨大的贸易落差又怎么可能是其他西方国家接受得了的呢?

于是在英国的主导下,他们开始在我国贩卖起了鸦片。

鸦片是用罂粟花的汁液制作而成的原始毒品,黑乎乎的一团,看起来颇为其貌不扬,因此开始的时候他们这一套方法根本不管用。

后来他们改进方法,发明出了一种把鸦片和烟叶一起抽吸的方法,最后更是通过各种虚假宣传,宣传出了鸦片具有壮阳功能。

在英国人改变了使用方法以及虚假宣传之后,才慢慢有一些人开始吸食起了鸦片,然后在口耳相传下,鸦片如同瞬间爆发的火焰一般,覆盖了整个神州大地。

鸦片的出现使得很多富裕的人家开始家业一落千丈,使得他们变为了身体虚弱的废人、使得清政府失去了很多劳壮力以及兵源。

最为重要的是以前通过只进不出的贸易获得的巨量白银,开始慢慢大规模地往西方国家回流,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白银流失。

虎门销烟不成反种烟的林则徐

正因为这种种问题的出现,才有了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才有了后来的鸦片战争、才有了我们被吊打的屈辱历史。

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可不敢再禁烟了,然后大量的白银流失又开始持续了起来。

在没有办法之下,以往非常坚决禁烟的林则徐开始转变了思路,他和其他大臣一起上书了道光皇帝,提出了由自己种罂粟、自己制作鸦片、自己在国内贩卖的提议,打算通过这种无奈的手段阻止白银的流失。

于是后来国内开始大规模种植起了罂粟,各种自产自销的鸦片开始流行在了国内市场中。

国内的鸦片虽然质量远远不如印度生产的鸦片,但是胜在便宜,因此很快占据了市场的主流,保住了白银的流失。

不过也因此导致了很多瘾君子的出现,导致了鸦片的毒害更加深入了清政府的肌骨中,将原本斗志昂扬的雄狮磨灭成了一头意击消沉、任由四方宵小欺负的睡狮。

所以说这就是晚清时期黄赌毒的发展巅峰,在风月产业方面,除了原本就盛行的传统产业外,各种中外结合的色情产业开始在上海出现;在赌博方面,因为掌控力度的减小,赌博开始变得公开化了起来;在鸦片毒品方面,因为要制止白银的流失,清政府开始自己种植起了鸦片,正是在这三个杀人不见血的灾祸祸害下,满清最后变成了一具躯壳腐烂的死尸。


孤客生


《晚清黄、毒、赌,前朝害人魔》伴随着中国几个租界的开埠,晚清的‘’黄赌毒‘’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各种历史记载很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光怪陆离的社会。我收藏了十几部此类图书,如孙玉声的《海上繁华梦》《九尾龟》,还有《品花宝鉴》和《点石斋画报》等,对此描写比较全面的是叶凯蒂写的《上海.爱~名妓,知识分子和娱乐文化》。


1855年上海有个著名的作家叫姚燮。他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苦海航乐府》,是有关上海老城厢。青楼妓院卖淫业的一份最早的记录。这本儿书地大概有一百零八首诗全部写的是。虽有清朝管制,但租借开埠之前,上海妓女卖淫业已很发达,和许多游乐指南书一样。这本书一开头就是一番惊世之语。劝诫年轻人要提妨邪恶的贪欲和狡诈的妓女。但接下去就开始铺陈妓院的种种程序。他用丰富的细节介绍了妓院的生活。规矩和生意经。他的108首诗文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信息。做为老上海的娱乐文化,我们可以借此了解这些风月场所里的世景风情。

风尘江湖一盃酒,老年岁月半卷书。画家朱新建解读卖笑生涯

(一)晩清上海妓院真实状况

根据姚燮的说法,妓院堂各就像传统妓院一样,提供性服务,还有饮食,有赌博及吸食鸦片的娱乐。最有名的妓院叫《宝和》和《双秀》其中大约有一多半儿人。提供主要的性服务。另一半儿不到十三岁,或超过三十岁的叫做陪堂。负责普通的接待。光着脚的男仆人称作外场也兼做保安。客人被叫做‘’闯门头儿‘’。客人到的时候有一位年长的姨娘前去欢迎他。亲切地问候寒喧他。如‘’您光临过我们这儿吗‘’。接着便礼貌地请教客人的籍贯和姓氏。许多妓女们无论年轻年老都会一一的站出来,以姿色和谈吐吸引新客人的目光。客人们选好心仪的女子之后被带到房间里,这些女子的角色。大约介于高级歌妓和普通妓女之间。


海上名妓,名叫郑金花的烟花女在优雅弹拨三弦,这种细腻的铜板画,是早期西方丢勒,伦勃朗都曾刻过,也有钢蚀刻方法。

此时上海还有大量的曰夲歌妓,也有西洋美娼,妓女称客人是她的路头菩萨。谦称自己是‘’乡下官人。‘’,那时的妓院先是叫饭局,桌酒莱摆上,客人点餐付款后。妓女谦恭地感谢她获得这种荣耀。然后开始具体的打点安排,蜡烛油条点起来了,新茶泡好递过去,鸦片烟枪也端上来了,还有几两黑瓜子供到嫖客财神的面前。就像我们今天奉上缘茶和小吃和饮料一样,妓女亲自献上一杯,特别讲究的刮边儿盖碗茶,名叫‘体己茶’。椭圆桌摆好以后,客人和朋友与妓院美女们各自入座,酒菜上来边吃边聊,如果嫌不够就可以再加菜。接着可以用拇指采拳行令,猜拳做东的客人会在烛台下放下两枚银元,这是打点仆人的赏钱。


随着一声‘’先生到‘’唱曲的名妓就开始亮相了,美妓南北曲调都能唱,用的是一种混合的,北方话和苏州话的方言,唱曲的时候她弹三弦或打鼓,或者用二胡当伴奏,最后米饭上桌表示宴席到此结束。

1885年以后日夲的艺伎和妓院在上海安营扎寨

名妓则照例请客人,原谅她招呼照顾不周,如果客人吃饭后不过夜就离开妓院,这就是做了空局所有的花销只有两块钱。因此妓院尽力避免出现这种空局。当客人想走的时候,他又被拽回到妓女的床上,妓女则极尽甜言蜜语之能事。稍后他告诉你去另一桌陪客,这种被其它恩客叫局另几桌,她都要去应酬,这是当时上海青搂的规矩,到另一桌结束时她才能回来,回到自己床上待侯客人云雨一番。第二天早晨妓院给客人一块月饼,当早餐,客人吃完了就该离开了。



(二)晚清广东的赌博一览

晚清的赌博之风炽烈无比,赌博种类繁多,大的赌博有:番摊,山票,铺票,白鸽票,花会,象白鸽票原由政府公司承办,后来都由商人公司筹办,小赌有彩票,牌九,牛栏,顶牛,十二位,天九,升官图,状元筹:十点半,十五糊,纸牌,骰子等等。


如白鸽票流行在道光年间,白鸽票供人猜买的字由,在‘幼学千字文’中选取,天地玄黄到鸟官人皇一共八十字,投买者任意圈十字为一票,票厂则由师爷揸字,预先选定应开的二十个字,在出赌题厂局门前悬挂,届时揭晓。当时白鸽票危害甚大,两广总督岑春煊痛阵其害,他说广东男女老少无贫富贵贱都玩此赌,为赌百姓旷时废业,苦力贱卒全部参与,父兄家长不能制理,法令不能干涉,穷乡僻壤遍地开花,赌博给南方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可见其害不亚于雅片毒品。



(三)晚清的鸦片大烟贻害各地

晚清王公贵族名人富豪,人人抱着一杆烟枪,已至皇帝太后都吸大烟,两次鸦片战争并没管住雅片风行,各地大烟馆雨后春笋般开张,我看过一个晚清登在天津报纸上的大烟馆开业的广告,



晚清许多女子也加入吸食大烟的行列

男子在大烟馆喷云吐雾
天天吸食鸦片,国人瘦弱不堪,手无缚鸡之力,此种状况一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后,各地严加取缔,记得我的老家宁河县禁止大烟馆,宁河大十街唯一的一家烟馆关门,因日夲占领保定,祖父廉樟不能在保定农学院教书,没有了可靠的收入,家境艰难,从1920年当秀才的祖父,跟吴佩孚掦朝黻南征北战中,因常犯冒胃痛,用大烟膏能止痛,他学会了抽大烟,关于此事我有民国中将,祖父妹夫掦朝黻当时写的日记,里边记录了学抽大烟的逸事,(哪天照片找齐在补上)祖父艰难的戒烟经过,父亲伯父和老姑讲过多次,最后祖父把洗大烟槍的水喝进去,雅片毒瘾再上来时,闻闻那残存的烟渣灰,先是一天一点点的闻,痛苦难敖,好在没有被捆绳子,最后慢慢地戒掉,这个经过是旧中国千万人的戒毒的一种。


长江39563631


那时候的皇帝应该叫黄帝,皇上的老婆黄后,皇上下面有大量的黄亲国戚,在黄毒着全国,还有全国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官商勾结,毒害中国人,给鸦片起名叫做“福寿膏”,想想都可怕,那是什么福寿膏啊,分明就是手扶搞,吸食以后手扶才能高。





巴不得嘞


晚清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一个瘦弱的瘾君子,躺在吱呀作响的竹椅上吞云吐雾,身边围绕着发育不良面色蜡黄的雏妓,四周都是在搬运他家产的外国人。他笑吟吟将烟嘴放下,想要带着一众妓女出去炫耀炫耀,可一打开门都是在奔跑的人。他尚且还不知道地球是方的还是圆的,就已经被拽进了人潮之中,被高大的外国人踩踏碾压,爬着走完了近代化历程。

大清其实是一个禁烟国家,一直都是,曾经在紫禁城之中吸食鸦片是十分重大的罪行,甚至可能凌迟处死。在太平天国之后,很多汉族的文人们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而越来越庞大的满清贵族们却找不到事儿做,对自己的个人素质越来越不重视。整个满洲贵族的风气越来越差,道光年间,满洲贵族大部分开始接触鸦片、酗酒嫖娼,拿着国家的俸禄逍遥自在,钱不够用的时候甚至变卖家产。所谓的马背上的民族,最终竟落得如此下场。曾有历史学家说过,导致清朝灭亡的不是革命党,而是满清的贵族。

当时的黄赌毒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高度呢?在晚清年间,妓院出售彩票曾经风靡一时,头彩就是妓院的妓女。如果男人买中了头彩就可以娶回小有名气的妓女,如果妓女买到了就可以赎身从良。有记载,曾有妓女小连芬因为被人拐卖而成为了妓女,他的父亲找到她之后报了官,当时的巡查总局允许她从良嫁人,但是需要赎身金额2000块大洋。于是有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和小连芬的美貌出售赎身彩票,一共卖出6000大洋的彩票,除了2000块大洋的赎身钱,剩下的4000块大洋就这么进了主事者的口袋。

彩票这一行业在晚清的中国可以算得上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西班牙殖民者看中了这块肥肉,就连李鸿章都曾经参合在里面。赌钱赌得最凶的,还是满清的贵族公子哥儿们,从皇亲国戚到高官,从高官到百姓,整个社会的风气相当糜烂。外国人看中了晚清男人们的腰包,大老远将异邦妓女送过来供他们享乐,赚得盆钵全满。

国之强,强在少年。而多少晚清的少年郎最早接触的教育就是抽大烟和玩弄妓女,政府到了后来甚至无兵可征,大臣们得过且过,咸丰和慈禧手拿着鸦片,当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黄赌毒消弭人的身心,也将白银全部送到了外国人的口袋,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林则徐一边硝烟一边不得已上表朝廷,希望国人可以自己种植鸦片,实乃无奈之中的下下策。


木剑温不胜


其实,晚清的“黄赌毒”里,“黄”和“赌”在今天都已经非常出名,晚清色情业十分发达,特别是沿海租界地区,更是妓院遍布。一些沿海城市,仅最草根的“船妓”,就有数千人之多。至于“毒”?泛滥程度也同样惊人,仅是鸦片战争爆发前夜的1835年,以林则徐的奏折估算,中国抽鸦片的人数就突破200万,等于是每20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瘾君子。

但比起来不太知名,后果却同样严重的,却是晚清的“赌”。

晚清的赌博风气,从鸦片战争前后起,就一直疯狂蔓延。1845年时,清朝著名铁腕御史朱琦,就曾疾呼严抓赌博。可是大多数晚清官员听到这话,都是一声冷笑。以当时浙江巡抚吴文镕的苦笑说:赌博在民间,当时已经是“肥田恶草”,就算你卖力去除,最后也是“然则不能净也”。

而在真实的民间,吴巡抚说的“肥田恶草”,都只是客气话。真实的情况是,当时连赌博都有了协会,号称叫“花会”,成员遍布全国各地,逮着机会就聚众开赌,甚至还有从望风到跑路的一整套操作流程。每一次开赌,远近各色人等聚集。哪怕是最穷苦的参与者,赌资也往往数千两白银。基本是倾家荡产来赌。甚至浙江还有农民进城卖货,前脚刚一做完生意,接着就被骗进赌场,辛苦赚的钱,分分钟就赌光,以至于回家悲愤自杀。

可以说,泛滥的赌博,就是晚清严重的社会病。

而这社会病背后,更有晚清盘根错节的腐败。为什么赌博猖獗?因为清末赌博业的组织者们,首先就是朝中的官员们,所谓查赌,一查就查到朝廷大员身上。比如签订《南京条约》的晚清权臣奢英,就是京城赌场的保护伞。四川按察使干脆把赌场开在了按察使衙门里,闹成了大笑话。当时的情况,真是“上至公卿大吏,下至编氓徒隶……莫不好赌者”。这泛滥恶意,其实也成了一个利益链条,连着晚清整个国家机器的贪污腐败。

如此严重情景,就可知这落后挨打的时代,来的是丝毫不冤。

参考资料:《清史稿》、《履园丛话》、《清史列传》


历史风云录


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吧,那就是“前无古人”,别的朝代或许有一点比晚清要过,比如唐朝的黄就比晚清更盛,但要比三个,晚清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这里我来为大家一个一个分析下。

清朝虽颁布了禁娼令,尤其是嘉庆时期,制定的尤其严格,但娼妓却屡禁不止。不仅是官吏执行不到位,更是人们越禁止、过的越压抑,就越想释放。

清朝的妓种类繁多,其他朝代没得比,不仅有家妓、民妓、船妓、戏妓,甚至还有洋妓。晚清遍地是妓院,尤其是八大胡同,光绪年间统计,八大胡同有妓院近400家,就连晚清同治皇帝都是频繁出入八大胡同,更别说他人了。


春宫图是以男女交合为主题的绘画,清时期达到顶峰,春宫图作者王式、马相舜、马振等人也因这个名声大噪,春宫图在当时大量印刷,十分受欢迎。

除此之外,清朝象姑馆也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男妓院,晚清不仅有女妓,还有男妓,清道光时期,男妓还进占了八大胡同。

晚清赌博十分泛滥,几乎是全民皆赌,当然不可能都是大赌,还是有小赌的。

他们花样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骰子、牌九,还有麻将、骨牌、斗鸡、投壶。有中有洋,还有的是中洋结合。


最为新鲜的就是彩票了,当时人们称为“鸽票”。彩票还有妓女彩票,谁中了头奖,谁就可以直接带名妓回家。

晚清时期,大批鸦片流入中国,在刚开始时,鸦片是允许流通的,这也造成了全民吸食鸦片的后果。当时不止是官员,甚至连皇帝、妃子都吸食鸦片。我记得慈禧就每天都会拿出一段时间来特意吸鸦片,吸食鸦片对她来说,每天都必不可少。

而且晚清的每个地方都有专门的烟馆,里面每天人满为患,整天都有人在里面吞云吐雾。甚至连孩子都不可避免的吸食鸦片。

晚清的黄赌毒就是一个死循环,吸鸦片吸的没钱了,就想着赌,因为赌来钱快,又轻松,赌的输的倾家荡产了,就卖妻女去娼妓之所。


夏目历史君


“黄赌毒”可以给商人和官府带来极大的利益,是人性的需求官商利益的催生物。可以说每一个时代都存在“黄赌毒”,但是清朝末期“黄赌毒”所达到的高度,是以往任何朝代所不能比拟的。《清末五毒赋》写道:“吃喝嫖赌抽,五毒尽全功”。深刻的展示了晚晴“黄赌毒”的在全国范围的泛滥程度。


一、黄,就是娼。


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历史的娼妓,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将其上升为职业开始,历朝历代都不乏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存在。娼妓可以说是起于战国,兴于唐朝,低迷于宋朝,设限于明朝,“娼”盛于清朝。


虽然每个朝代都对娼妓行业进行了禁止和打压,但是娼妓这个职业非但没有被压制下去,反而在清朝晚期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的高度。

1、晚清娼妓的种类多样。


相对于以往各个朝代只有青楼妓女的单一形式,晚清妓女的种类出现了多样化,除了普通意义上的青楼妓女,还出现了以船为其营业场所的船妓,大户人家养来用于娱乐的家妓,在梨园唱戏的梨园色妓、和近代商埠与租界的洋娼。其中梨园色妓不同于普通的娼妓,大部分色艺双全,在梨园戏曲盛行的清代,受到当时的权贵、富豪以及许多文人骚客的喜爱和追捧。而近代通商开埠以后,一些商埠地方及租界中,也有许多外国来的娼妓,成为中国娼妓的一个种类。


2、娼妓客户范围扩大到洋人。


晚清随着洋人入关,不仅出现了洋人娼妓,也出现了专门接待洋人的中国娼妓,被称为“咸水妹”。


3、政府将娼妓作为一项合法职业。


清朝统治者的禁娼令是从古至今最为严厉的,但是因为人性的需求加之官员谋私等原因,导致官妓由明到暗,私妓数量大增。光绪三十一年,政府更是开征花捐,将娼妓变成一种合法收税的行业。成为官府苛捐纳税收入来源的大户,所以娼妓行业也越发繁荣起来。


二、赌。即赌博。


赌博历朝历代都是到赌坊里赌,到了清朝,虽然清政府也明令禁止赌博,但是官员和商贾的利益驱使,明禁暗松,呈放任态度,所以禁赌不但没有成效,反而赌博的种类更多,参赌人员更加广泛。


1、赌博的种类繁多。


赌博的形式不仅有传统的赌博方式如投壶、叶子戏、象棋、马吊、纸牌、骨牌、骰子、摇摊、斗鹌鹑、花会等;也有不少新创的方式 ,如“叉麻雀”,成形于清中期,至晚清盛极一时,已经具备了今天麻将牌的基本格局。还有清中叶以后从西方传入的彩票、赛马、赛狗、扑克和打弹子等赌博方式,在沿海地区和通都大邑流行一时。彩票的盛行更是导致当时出现了全民皆赌的社会风气。


2、参赌人员广泛。


参赌人员遍及社会各个阶层。从高官显贵到社会底层的贩夫走卒,从士大夫到村夫妇幼,参与赌博活动的人数众多,遍布全国。


三、毒,即鸦片,毒品。


说到毒品,我记起上学时学过的林则徐“虎门销烟”一文,当时围观群众拍手称快,可见鸦片害人之深,让人深恶痛绝。


鸦片最初是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传入中国的,清朝时,英国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无限制的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最后上至皇帝太后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论男女老幼人皆吸食鸦片。

两次鸦片战争不但没有压制住鸦片流入,各地官商勾结设立的烟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张。举国吸食鸦片,随处可见吞云吐雾、瘦骨嶙峋的病态之人。全国沦陷鸦片之中,导致政府都无兵可征,清朝呈现病态发展。


清朝的鸦片毒害的人群如此广泛,到最后清朝统治者觉察到毒品问题已经影响到财力和国家政权稳定,想要禁毒救国时,已经回天乏力。


总之,清朝的“黄赌毒”盛行,甚至达到登峰造极之势,揭示了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已达到顶峰,清朝的灭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