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要在深圳读书好还是在老家读书好?

你爱干嘛干嘛去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情况,她很早就在深圳工作,后来回家生二胎,修养了一段时间,老公继续在深圳打拼。

今年,她的大宝正好读小学,在此之前一直是在老家读幼儿园的,二胎满月之后,她就带着婆婆和两个孩子来到了深圳。

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宝找学校,公立的进不了,就找私立,几千块一个学期谁说不心疼呢?但为了大宝能有个读书的地方,只得接受。

第二件事就是给自己找工作,生二宝之前,是辞职回老家的,再次出来就得换工作,在大城市养着两个孩子,压力大着呢。

另外,还有帮忙带二宝的婆婆,也要照顾好,各个方面都需要开销,两口子要累垮了,说要是在老家就会好很多。哎~

所以,你如果真的想把孩子接到深圳,就要做好各种准备。我们一定不要苦了孩子。


爱笑宝妈欧丹丹


做为一位在深圳连续当了10余年班主任的老师,对你的这个问题真的深有感触。这两天,学生正在填中考志愿,不少学生的压力真的很大。在深圳,想要考上所谓四大名校,八大名校的难度,不亚于高中考上重本,考上知名学府的难度,考上公办高中也不容易,竞争,真的很激烈。

今天刚好带初三,这是我连续带的第六届初三学生,回想起来,真的令人感慨。身为一位班主任,我同情自己的学生,他们真的很累,而且似乎越来越累。当然,与此相对应的是,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减负和减压,真的很有很必要。

现在中考科目越来越多,从初二开始,学生参加地理生物会考(与中考录取挂钩),之后有英语听说中考,体育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中考,最后的语数外物理化学历史等科目大考,加上体育模拟考,听说模拟考等,初三最后一学期,几乎都在“中考”,一个中考被分割成了几个中考,老师和学生的压力,当然会不断增加。我不知道内地的中考是什么样的,所以不敢妄下结论哪里的中学生更苦更累。不过,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可以抱怨几句,但得告诉孩子,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现在无处不充满竞争,今后还有高考,还有毕业找工作等等,都会面临竞争 ,所以逃避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勇敢地面对,同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心态,真的非常重要。虽然我心里也很同情学生,并且会适时地减轻一些学生的负担,但更多的时候,我也只能鼓励自己的学生,不要总是唉叹埋怨,要直面竞争,当别人奔跑的时候,我们不能闲庭信步。

压力,在哪里都会存在。我希望中考能简单一点,但事实上,中考科目可能还会不断增加,老师和学生的压力或还会加重,我们能怎么办?努力,才是硬道理!


途虫的百味人生


肯定深圳上学好。我儿子在上高一。小学是在民办学校读的书。学费5000元/期,小学三年级申请的学位补助,5000元/年,相当于只交了一半学费,初中是公立学校,不收任何费用,只是每学期旅游费200-300元和军训费。老师非常负责任。中考前,学校老师会给学生规划。成绩好的就鼓励参加中考。不好的鼓励转回老家读或上中专技校,必竞普通高中升学率只有50%。而且深户占80%,非深户占20%。名额有限。而且非深户学生多,竞争大。考上的不多。但学校都会安排学生到中专技校读书。深圳中专技校是免学费的。专业针对性强,企业招工多,好就业。这在内地的学校是不管的。老师素质高负责任。当然如果能考上公办普高,非深户的学生一定会分到重点班。因为中考分数高。到了高中,深户和非深户区别不大。成绩是王道。只是九年义务教育深户入学和中考有优势。必竞非深户入不了公立还可以上民办或回老家,深户上不了学是没老家可回的。上公立要积分,社保和居住证必有,但并不难办,进一个正规工厂打工就都有了。关键是积分。不同的学校积分不同,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校,然后到相应地方租房。切记不要不按自己的积分选名校或优质学校,这些学校申请人多,名额有限,不一定入得了学,当然如果上不了公立,就选优质民办学校,申请学位补助,也能省点钱。目前小学补7000/年,初中9000/年。在深圳上学,孩子自己带有压力,但孩子自己管放心,小孩有亲情感。而且知识面广,有见识,这对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工作更有帮助


泥鳅10419959


从你的问题来看,你应该没有在深圳安家,或者有自己的事业,可能跟千万的朋友一样,只是在深圳打工,拿一份工资,没有额外的收入。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状况和难处。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你还是把小孩放在老家读书。具体理由如下,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留言,谢谢。

一,以你现在的状况,是没有学位的,也就是不能把小孩子送进公立学校读书。说实在话,深圳市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不错,比较注重全面发展,音乐,绘画,英语等等都有开课,学校老师素质比较高。但是如果你小孩子去私立学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们的老师也是招聘的,流动性比较大,素质良莠不齐的。而学费非常高,一年要两万左右,还要专人接送,实在不方便。

二,就算你在深圳读了小学中学,可考大学还得到老家去,因为现在政策是高考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而深圳和老家的教材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都不一样,很难回家短时间适应。而且,我个人觉得,高中和初中的教育,家里的比深圳的绝对要严格得多,你在深圳读书,回家绝对考不过家里的学生成绩。

孩子留在老家,小学可能大人没有在家,关系还不大,但到了初中和高中,两个大人必须会回家一个去陪读。家里的老人是管不了小孩子的,小孩子到了青春期,容易学坏,所以必须有大人管理交流和疏通。


江南1220627


当代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令家长头疼,这个烦恼不仅仅是在外务工的人群。我的小孩曾经在深圳读书,后来转学回老家,我深有体会,现在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及做法,仅做闲聊来和题主交流。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


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第二代在深圳出生,上学,随着这几年国家对于教育政策的调整,在深圳求学及深造已基本扫清了障碍,尽管没有完全清除,相对于约十年前方便多了。我的小孩就是在深圳出生,然后在深圳上幼儿园,后面上小学,但最后小学毕业后转学回老家继续接受初高中教育。在这期间,我也经历痛苦的抉择,最终我无奈的选择这样做,我这样做法基于以下考量。

首先,深圳的教育和内地还是有很大区别。深圳的各类教育机构整体硬件软件是内地学校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达到的,有些好的中学,其规模及环境甚至连一些普通的大学都比不上。在深圳,学校是比较注重学生的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比如幼儿园小班就开始接触英语基础教育,这在内地绝大部分幼儿园还是没有的,到小学了,其英语教材已经比内地高深了很多。之后的义务教育阶段,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的发展,各种免费的兴趣班非常得孩子们的喜欢,因此深圳的学生知识面比内地要广很多,反观内地同级别的学校,由于各地经济原因,无法实现国家倡导的教育思路,除了接受课本知识外,几乎没有其它的兴趣培养课程(不否认有些家长特意帮孩子在外面报读兴趣培训)。这就是我很想让小孩在深圳接受教育的原动力。


但是随着小孩的成长,我渐渐困惑了,
首先是户籍问题,中国的高中教育到报考大学对户籍的限制是一直存在的,尽管出台各种政策,也还是跟本地户籍的学生有所区别,这种情况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存在。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学生的总体素质和学业成绩两个方面,学业成绩标准还是最最重要的,当一个学生没有达到大学基本的录取分数线,再优秀的孩子也无法得到正规的大学教育。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学业教育似乎发生了冲突,兴趣培养或多或少减少了课本学习的时间和专心。因此,我痛苦之后的选择就是果断的把小学毕业的小孩送回老家接受初高中教育。

在老家的小孩上学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教材的不同,教育方式的区别,小孩面临了非常艰难的适应过程,某些学科似乎无法跟得上内地求精求深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老家读书又面临了留守的问题,就算有人关照生活,作为家长始终担心着小孩的成长。这是每个外出务工家长面对的最大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大量家长无奈的陪读现象。

说了这么多的困惑,我的小孩是不是能有变化,在这就不详谈,只能说,牺牲太多,带来小孩的学业进步,是我感到欣慰的。

回到题主的问题吧,如果您不能在深圳扎根,或者说已有良好的事业,有可能,有条件的话,建议在小孩小学毕业后转回老家继续就读,深圳和内地的学校的学风截然不同,当然不能说谁好谁不好,在于作为家长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您的小孩在老家能继续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当他(她)跨入了大学的门槛,相信在深圳读过书过的小孩一定优秀过内地大部分苦学的孩子,因为他(她)的整体素质及见识等方面一定能让他(她)在大学如鱼得水,甚至能影响到将来的职业发展。


蜗牛真不是牛


这个是我以前要考虑的问题,不过现在都解决了。我连带我和深圳的家一起打包回我们小县城了。

16年底回来,算算也一年半了。孩子3岁的时候在深圳没去上学,因为没有人给带,自己上班老公在家做外贸,时间上比较自由。本以为这样打算到小孩3岁半 就送去幼儿园,但是男人带孩子的过程简直无法想象。我一回到家孩子就抱着我的大腿不松手,其中的辛酸泪只有自己知道。后来尝试把孩子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了2个月(过年留家中),然后我们又回到深圳上班,期间日思夜想,时常忍不住莫名就哭了。再后来咬牙接回深圳,看到孩子第一刻,更是没压住心中欢喜的心情,毫无防备眼泪直淌。我泪的是,我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是看到了所有留守儿童那种眼神和城市孩子活泼好动的强烈对比。黑了,但胖了(家里吃的相对天然有营养);拘谨,变的不爱说话。那时,心里就有种无比的愧疚感。如果送去学校, 他一时半会根本无法融入,那时候刚来深圳还说着一口的家乡话。如果真的送到深圳上学,我们的负担也是相当的重,因为我们老家有一套月供房,深圳有月租,平常生活开支,一个月少说也得1W,深圳幼儿园1学期也至少1W。而我们,总共也才1W上下的收入。而且送小孩在深圳上学,还有个接送问题。思来想去,最终带孩子在深圳过了半年,年底决定回了我们小县城。

回来后,我们刚开始无法适应,因为没有人脉,没有资金。好在过完年,慢慢的有了好的小生意齐心合力的做着。现在想想,还是很庆幸回来了。至少,孩子在我们身边,看他成长,看他闹,我想这比我们挣多少钱都开心快乐!


农村玉小妹


我孩子在福田读私立学校的小学部双语班(学校也有国际班),选私立也是因为我们证件不齐,在经历了幼儿园大班最后一学期的纠结和实地考察,我基本把住的附近我们有可能读的学校都访遍了,最后选这个学校是孩子爸爸的主意,需要有家长接送所以就近原则为主,孩子小还是需要适当的开阔眼界,有一定的社会体验,在能力范围之内,找个自己能负担的学校先读,然后再补办证件,证件都办好,积分够了再转入公立学校,学校再好也有学不好的,反过来也一样,回老家读文化课肯定比深圳教的多,但是我们老家三年级才教英语,深圳一年级就有,我孩子二年级开始有英语写话(公立学校现在英语教材还是口语读的过程)话题扯远了不要喷我,反正我觉得能在这边读要比老家好,再说高考制度,假如您孩子在上小学,高考起码还有8年左右,以后的政策会怎么变谁也不知道,但是会越来越开放这是肯定的


相遇太早早


我的孩子有深户但我选择了弃深户回老家读书。谁不想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一起共同生活学习进步,这样的舍弃虽有无奈却很理智。还没买房之前老公的工作努力但漂浮不定,家也随着他的步伐到处迁移,幼儿园时儿子有几次提到:谁谁谁(班里小朋友)也不见了(换单位搬走了),可爱的脸蛋上多了些不解、不舍、不确定,我从来都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心理有“根”才能健康成长,如果一个躁动不安的环境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定感,成年人不安定感多了也会出现伤感的情绪更何况是孩子,他们不懂如何自我调整,所以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老家,事实证明我的选择非常值得,回家后他有了很稳定的伙伴、学伴,亲朋好友说聚就聚,非常有益孩子的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教育,转户前我曾对周边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进行了实地考察,也对比了家里的学校,当时(10年前)总体感觉家里教育从系统化、规范化、重基础全面发展上比我周边学校更强些,只要够努力,学习成绩一般都让人放心,考上理想的省级重点中学机会很多,再考上好的大学也不见得是多难的事。再说很多学校的优质生源输送是与本省招生数量挂钩的,例如:一个本省一个外省两个同样成绩优秀的孩子在面临推荐至名校上大学时,招生办每年给各省的名额有限,怎么说都得是优先考虑本省学生。户口不要看得太重要,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如今的深圳不是当年的深圳,更进步更有广度,我这一家之言不能笼统概尽,感谢大家的包容。


可期的未来


现在如果小孩在老家,一般都是老爸老妈带,在老家呢,小孩接触社会的可能少一点,美天都是老师,同学,村里人接触,对于社会有点蒙懂,在家读书,就是可以省点开销,必竟村里花钱比城里少,可以减少一点轻济压力,可是小孩和你们接触在点少,对于孩子心里可能有点影响

如果在城读书,可能消费较高,把孩子留在身边,可能你们要周岀点时间来陪他,在城里孩子可能会接触很多人,事,接触多了,对他以后岀入社会很大的好处和适应可是压力可能较大,

如果想留孩子在城市,就要给孩子办一些居住证明,就可以读书了,孩子留在身边,压力大是应该的,把孩子留在身边,也可以更好的教致,照顾他。


QQ1394980653


深圳是一线城市,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肯定比内地好太多了。大人在深圳上班,孩子在深圳读书,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朝夕相见,孩子学习情况父母能及时了解,及时帮助。这是有利的一面,不利的方面是,在深圳读书成本肯定比内地多很多,经济条件是否允许,一定要考虑。

现在内地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事业不断加大投入,内地也在逐步赶上。我的建议是幼儿园,小学在深圳上,初高中在内地上。国家已经实施9年义务教育,很快就会实施12年义务教育。孩子大了知道照顾自己了,应该可以在内地读书啦。这是我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