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自稱科技創新力衰退!諾獎“井噴”也蓋不住日本人的危機感

日本人又得諾貝爾獎了!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所作出的貢獻。2000年以來日本平均每年誕生1個諾獎得主,僅次於美國,成為諾獎領獎臺上的最大“黑馬”。當眾人都在歎服日本諾獎“井噴”時,日本卻連年發佈《科技白皮書》承認科技創新力正在衰退的危機,日本科技界也是憂心忡忡,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日本人能夠頻頻拿諾獎肯定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鑑之處。包括曾經相對寬鬆的基礎研究環境,基礎科研人員能夠淡泊名利,憑藉好奇心數十年如一日鑽研某一領域,極具科學探索精神和獻身精神等。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特別顧問衝村憲樹和前文部科學省副大臣前川喜平都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二戰後日本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大力投入是獲得今天這樣成果的最重要原因。

他們都認為,日本大學的一個優點是研究人員在基礎研究方面非常認真和紮實,而且科研環境比較自由,可以自由地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諾貝爾獎的成果一般是在二三十年前誕生的,科研人員在年輕的時候能夠自由思考和研究非常重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積累最終才結出成果。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理事長濵口道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講述了日本科學家之所以能夠屢獲諾獎的“秘訣”。他說:“和美國相比,在日本成為大學老師生活也並不算富足,但有些科研人員能超越金錢因素,將一生奉獻給自己的信念。在日本諾獎得主身上可以看到這一點。”

2016年諾獎得主大隅良典和今年諾獎得主本庶佑都是70多歲,依然處於科學研究第一線。對於他們來說,沒有比從事科研更幸福的事情。此外,濵口道成說,日本科學家頻頻得諾獎跟日本科研界良好的師承關係以及讓年輕研究人員發揮能力密不可分。

諾獎並不反映當下科研水平

眾所周知,基礎科學研究成果獲得普遍認可和高度評價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本世紀前10年日本諾獎得主的平均得獎年齡是68.1歲,平均過了30年才等來了諾獎。第二個10年日本諾獎得主的平均得獎年齡是67.5歲,平均過了25.3年才等來了諾獎。新晉諾獎得主本庶佑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進行有關免疫抗體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也是在1992年首次獲得的,數年前他就被列為諾獎熱門候選人,今年終於得獎,從出成果到得獎等待了26年。

可以看出,當下獲得諾獎情況並不直接反映目前一個國家的科研環境和科研水平,而是反映大約30年前一個國家的科研水平。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經濟科技正是如日中天之時。2018年是日本的平成30年,平成元年(1989年)時的日本經濟盛況恍如隔世。據日本著名經濟雜誌《鑽石》8月統計,平成元年時全球市值最高的10大公司中日本佔據7個,前5名全部是日本公司。全球市值前50的公司中日本獨佔32個,美國只有15家。而到了今年的平成30年,全球市值前50的公司中,日本只有豐田公司一家,位列第35位。

如今不僅是日本的經濟實力和3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日本的科研實力近些年也呈現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情況。日本文部科學省每年都會發布一份《科技白皮書》,對日本的科研實力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並和全球主要國家進行比較。至少從2013年以來,日本《科技白皮書》多次承認日本科技創新力出現衰退,不論是論文的數量質量還是科研人才儲備,以及研發資金投入都表現不佳。

大學排名折射日本科研下滑

2018年度《科技白皮書》指出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國中,只有日本出現了發表論文數量減少,日本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從最高時2004年的約6.8萬篇減少到2015年的約6.2萬篇。日本博士生人數從2003年最高的1.8萬人減少到2016年的不足1.5萬人。在政府科研預算投入方面,日本2018年的投入僅是2000年的1.15倍。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國中,日本政府科研預算投入增長最少。

日本科研論文的四分之三出自大學研究機構,大學排行榜變化也是日本科研實力下降的一個縮影。東京大學曾經長期是亞洲第一學府,然而最近幾年日本大學卻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失色不少。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雜誌網站9月26日刊登題為《結果公佈: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的報道稱,清華大學成為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亞洲最好的大學,在總榜中上升8位至第22位,中國高校按照現有評比方法首次位列亞洲第一。中國共有7所大學進入前200名,而日本只有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進入全球前200名,分別位列第42位和第65位。

今年2月日本《東洋經濟》雜誌發表了題為“大學崩潰”的特輯,多篇幅多角度對日本大學面臨的危機予以報道,指出日本的科學研究在過去十幾年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來說都在急劇下滑。“大學崩潰”特輯指出日本大學和科研的危機包括日本整體科研水平急劇下降,研究資金過於偏向頂尖大學,國立大學改革及經費分配製度改革問題,科研造假背後的研究人員任期制等原因。益川敏英、梶田隆章等日本諾獎得主在專訪中敲響“日本科學研究正瀕臨危機”的警鐘。

日本經驗教訓值得中國重視

大隅良典等諸多日本有識之士一直在為日本基礎科研水平下滑而疾呼。大隅良典獲得諾獎後反覆表示了對日本科研現狀的危機感。他說,現在日本願意從事科研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很多研究生出於現實考慮,很難做出繼續攻讀博士課程的決定。日本社會必須創造環境讓年輕人能安心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不用顧慮眼前,可以安心考慮5年、10年後的事情。他說,如果日本不能形成培養能拿諾獎的年輕研究人員的體制,日本的科研將空心化。

2018年度《科技白皮書》指出日本在基礎科研、人才培養、資金確保等方面都面臨著諸多難題,建議政府加強對科研領域的資金投入併為年輕研究人員提供更好的科研環境等。然而,雖然日本政府和有識之士也看清了日本科技競爭力下滑的癥結所在,卻為何難有作為?這歸根到底還在於缺錢。

中國要想湧現出一批諾獎得主,日本是一個鮮活的老師,需要像鼎盛時期的日本一樣在資金和人才上雙管齊下,給一批有志於基礎科學研究的年輕人創造出能夠踏踏實實搞科研的環境,同時對於科學研究領域的種種學術不端行為,也要像日本對待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一樣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從科研投入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大舉投入科研經費也就是最近十幾年的事情,不管在研究底蘊和研究環境方面都和日本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包括濵口道成在內的一些日本科技界人士也認為,隨著中國在科研領域不斷加大投入,未來中國應該也會湧現一些諾獎得主。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特別顧問衝村憲樹認為,近些年中國投入如此多的科研經費,基礎研究的成果也非常多,今後如果能夠持續投入,嚴格評審,在大學中形成“學問本位制”,提供自由研究的環境,中國的諾貝爾獎成果今後也將不斷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