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老人老無所依,現象嚴重,養兒真的防老嗎?

近些年,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造成田地荒蕪、農村社會“空心化”現象令人擔憂,農村養老更成了老農民的一塊“心病”。

中國農村老人老無所依,現象嚴重,養兒真的防老嗎?

兒童、婦女和老人作為家庭系統中的弱勢群體,往往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尤其是近些年來,伴隨著社會體制的變遷以及生活節奏、家庭模式、價值觀念的變化,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處境呈下降趨勢,老人受虐的問題也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

中國農村老人老無所依,現象嚴重,養兒真的防老嗎?

在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一直存在,好多父母認為兒子才是自己的,女兒是別人家的,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傳統的價值觀受到挑戰,子女們不再把贍養父母視為人生中最大的事情。當家庭的經濟狀況、兒女的孝順程度、兒女的數量以及時間安排都成了贍養老人的必要條件時,最好的子女是能夠全方位贍養父母,次之的是按年付贍養費,其餘的事一概不管,再次的是對父母的事敬而遠之,最次的就出現了虐待老人的情況。從總體上看,老人在家庭中遭遇虐待,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中國農村老人老無所依,現象嚴重,養兒真的防老嗎?

老人生理上的老化造成依賴性,使照顧者負擔加重。由於衰老、疾病的發生,老年人的能力逐漸減退,在身體及心理上對他人的依賴性增強。在農村,由於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還未建立和完善,照顧老人的責任任然是有子女(尤其是兒子)照顧。因此,對有負責照顧父母老人責任的子女來說,心理壓力,經濟負擔、體力消耗等各方面的負荷勢必加重。

更多有關農村、三農、農民的信息,請關注轉發哦!

#扶貧達人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