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塵學堂 捨得都整不明白 有什麼資格談格局

知塵學堂 捨得都整不明白 有什麼資格談格局

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知塵堂選擇了走下去,在荊棘叢生的叢林中趟出一條路談何容易;每跨出一步都伴隨著質疑與嘲諷,每走錯一步就會傷痕累累。“這世上本就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便成了路。”魯迅先生說的,也是我們所追求的。

知塵學堂 捨得都整不明白 有什麼資格談格局商業範疇裡,每一種模式都是被人不斷嘗試論證後固定下來的,無論從實體到電商,從零售到眾籌,從傳統營銷到體驗式營銷,唯一不變的共通點是以盈利為目的,實則殊途同歸。

知塵學堂 捨得都整不明白 有什麼資格談格局捨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剋,相輔相成。若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要知道,百年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很多商業教科書裡都會提到,其實道理很簡單,先舍後得而已,說人話就是先投入後產出。誰都明白投入和產出是有比例的,人們都以低投入高產出作為商業能力的體現,都在想辦法如何降低投入。

個人認為已經背離了捨得二字的精髓,既不心甘情願的“舍”,又何來理所應當的“得”呢?要知道捨得也是相互的,你在“舍”對方就在“得”,你要“得”的同時對方卻也要“舍”。

知塵學堂 捨得都整不明白 有什麼資格談格局

真真正正心甘情願的舍才是有意義的,今日和幾位友人探討,都給我建議,大致意思是:“任何不盈利的生意都是耍流氓,溫飽都不能解決的情況下,你這樣做是沒有可持續性的,只有保證合理利潤才能讓企業活下來,才能更好的服務於客戶!”

我認為這段話沒有錯,但依然堅持自己選擇的方式,因為我們之間的信息差,導致了彼此對這件事情認知上的分歧。如果我是賣紫砂壺的說不賺錢為大家提供定製服務,那就是耍流氓了,如果我說知塵堂的產品都不賺錢銷售給廣大群眾那也是夏季拔扯。之所以敢說【知塵學堂】是非盈利的平臺,之所以敢說永遠不會在紫砂壺上盈利,前提是有【知塵堂】作為後盾呢;就好像一棟房子有兩扇門,分別是知塵學堂和知塵堂。一個負責投入,一個負責產出,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這才是一棟房子的合理設計,也是一家企業該有的良性循環。知塵學堂 捨得都整不明白 有什麼資格談格局如果我們把【知塵學堂】看作【知塵堂】的一個銷售分枝,那麼賺錢盈利是必須的:而我們把它作為一個廣告部門(俗稱市場部)呢?那就是純粹的燒錢之地了。

但凡做買賣的人都以為自己明白捨得之間的道理,可他的企業或公司大多隻有一扇門,只能採取先舍後得的方式(關注微信號贈送小禮品);或者舍和得同時進行(買方便麵送便當盒)的方式。以上方式用得太濫,消費者不是傻子,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遊戲你覺得羊會一直陪你玩下去嗎?一扇小門同時很多人進出,大家都不舒服是很正常的,你“舍”得心不甘情不願,憑什麼要消費者傻呼呼成全你的“得”???知塵學堂 捨得都整不明白 有什麼資格談格局【知塵堂】選擇的是徹底把“舍”和“得”分開,在【知塵學堂】裡痛痛快快的“舍”,到【知塵堂】裡順其自然的“得”;兩者雖然隸屬於一家公司,各自又是獨立的空間,沒什麼必然關係。大家在【知塵學堂】除了實物外更收穫了知識和友情,這是有所“得”,卻未必一定要在【知塵堂】裡用“舍”來成全我們的“得”。自由寬鬆的環境,讓成天被各種套路困擾的消費者感覺到被尊重而不是戲弄,這是我要的結果。大家某個時段真有“舍”的需求時,首先想到【知塵堂】就夠了。

事實上效果如何呢?負責任的說,很好,非常好!大家要買香,買誰家的不是買,首選【知塵堂】,雖說人性醜陋不要輕易檢驗,恰恰公司上下依然堅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訓,事實證明老祖宗沒騙我們。如果說每個新的嘗試都是一次賭博,【知塵堂】選擇了最不可掌握的“人性”為籌碼,賭了一把。

知塵學堂 捨得都整不明白 有什麼資格談格局

因為我們相信這世界還是有正能量的,信仰無處不在,即使再醜陋的靈魂深處都住著一位善良的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