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皆宜:初秋吃這些,滋陰潤肺,又降燥!

每到秋季,許多人就會感到身體不適,有的人甚至會出現口乾舌燥、鼻咽燥澀、皮膚乾枯、乾咳少痰、煩躁不安等,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

“秋燥症”。中醫養生講究“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就是要順應天地自然的變化規律,相應地微調自己的生活方式,採用恰到好處的養生方法,才能健康長壽。

主動補水

燥性乾澀,易傷津液,所以減少天氣乾燥對身體不利影響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喝水,每天的飲水量應達到2 000毫升~2 400毫升。由於早上人體血液濃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應該是喝一杯水。保持體內足夠的水分可以清洗腸道,增強代謝,稀釋血液,預防上火。平時也可多飲、多食生津潤燥的湯水。

調節溼度

人生活在相對溼度為45%~65%的環境中感覺最舒適,也最健康,但多風少雨的乾燥氣候往往使室內溼度達不到這個水平。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後感覺嗓子、鼻子發乾,就說明該給室內空氣加溼了。在客廳裡養一缸魚或幾盆花草,不但能調節室內相對溼度,還會使居室內充滿綠意。在室內放一瓶不蓋塞子的開水讓其蒸發,也可以達到增溼的目的。

如若不慎為燥邪所傷,要分清是外燥證還是內燥證。若是內燥證,多由於人體津液和精血虧損以致津血不能滋潤引起,臨床上可見口渴,皮膚乾燥粗糙,毛髮乾枯不榮,大便秘結,肌肉消瘦,舌燥無津,脈細澀。這些都是傷血少津的表現,此時可根據其所傷的不同臟腑進行調治。


老少皆宜:初秋吃這些,滋陰潤肺,又降燥!


燥邪最易損傷肺臟,誘發呼吸系統疾患,比如燥咳,中醫分為溫燥與涼燥。溫燥可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乾咳或痰黏量少,甚或痰中帶血,咽喉腫痛,皮膚及鼻咽乾燥,口渴,心煩,舌邊尖紅。此時可用桑杏湯(桑葉、杏仁、北沙參、浙貝母、淡豆豉、山梔子、梨皮)輕宣外燥、潤燥止咳。涼燥可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口乾咽燥,皮膚乾燥,咳嗽少痰或無痰,舌苔薄白而幹。此時可用杏蘇散(蘇葉、法夏、茯苓、甘草、前胡、桔梗、枳殼、陳皮、北杏仁、生薑、大棗)為基礎方調治。

老少皆宜:初秋吃這些,滋陰潤肺,又降燥!


合理飲食

“燥則潤之”,飲食調養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為重,講究“五少一多”即少脂、少鹽、少糖、少膽固醇、少刺激和多滋陰潤燥。少脂就是少食油,油脂每天攝取總量不超過膳食總熱量的30%;少鹽就是少食鈉鹽,以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為原則;少糖就是少吃精製糖;少膽固醇就是少吃含膽固醇高的動物食品,如動物內臟、蟹黃、蝦醬、腦子等;少刺激即少食辛辣食品,如麻辣火鍋、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老少皆宜:初秋吃這些,滋陰潤肺,又降燥!


多吃些番薯、玉米、青菜、蜂蜜、黑木耳、銀耳、百合、香蕉、葡萄、梨、核桃、紅棗等柔潤之品;或者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養陰藥材,如玉竹、麥冬、枸杞、玄參等。

養陰潤燥食療法

人們平時除了注意生活規律、適當鍛鍊和及時補水外,通過飲食調理是一種很好的“養陰防燥”方法。下面給大家推薦幾種秋季養生(重在滋陰潤燥)最宜吃的食物:

01.蜂蜜

槐花蜜、黑蜂蜜

蜂蜜具有促進消化吸收、增進食慾、鎮靜安眠、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及對口腔殺菌消毒等作用。所以,秋天經常吃點蜂蜜,既有潤肺、養肺作用,又能減少秋燥對人體的傷害,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食用提示:

蜂蜜最簡單食法是早、晚沖水喝,正常成人每次1~2匙(約20克)為宜,一天不宜超過50克。水溫應控制在40℃以下或用涼開水,以利保全蜂蜜營養成分,發揮其應有保健作用;如加薑汁數滴調服則更好,能防胃寒。

注意:痰溼內蘊、中滿痞脹及大便不實者忌食。

02.

川貝雪梨膏

梨性涼、味甘,具有生津止渴、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熱病津傷、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咽乾舌燥,或噎嗝反胃、大便秘結、飲酒過多之症。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作用,對於高血壓、心臟病、心悸耳鳴、頭昏目弦、失眠多夢以及急慢性氣管炎患者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食用提示:每日堅持吃兩個梨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秋燥。梨吃法不同功效有別——生吃能明顯緩解咽喉幹、癢、痛、啞之不適和減輕便秘、尿赤等症狀;熟吃如用冰糖蒸梨,滋陰潤肺、止咳祛痰效果好;梨加蜂蜜熬製成梨糖膏,對肺熱久咳症有明顯療效。

注意:脾胃虛寒、長期腹瀉者不宜食用。

03.銀耳

銀耳味甘淡、性平,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咳、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和血強心之功,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婦女月經不調、胃炎、大便秘結等病症。銀耳富有天然特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經常服食可以潤膚美容,對秋燥造成的皮膚乾燥、瘙癢和臉部黃褐斑、雀斑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食用提示:銀耳可以和很多食物搭檔而食,諸如百合、蓮子、紅棗、雪梨、紫薯等,煮粥燉肉皆可,是秋季潤肺佳品,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是一種良好的補食。銀耳燉冰糖可治療因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等。

銀耳滋肺湯:銀耳9克,瘦肉200克,杏仁15克,紅棗10枚,冰糖適量。銀耳先用溫水浸透,加瘦肉、杏仁、紅棗、冰糖及水適量,煲3小時即可。功能潤肺、涼血、止咳。適用於秋燥咳嗽、肺癆、肺燥咯血等症狀。

注意:外感風寒的人、糖尿病患者慎食。

04.鴨肉

鴨肉味甘甜、性寒涼,具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益氣、生津潤肺”作用,尤其適宜體內有熱、易上火者食用,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值得一提的是,鴨肉中的脂肪不同於其他動物油,其各種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既易於消化又有降低膽固醇作用,對保護血管彈性和心臟健康很有好處。所以在多風乾燥的秋季食療首選鴨肉。

食用提示:鴨肉同火腿、海參燉食,滋補力更大,能補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鴨肉同糯米煮成粥吃,有補血、生津之功效,對病後體虛者大有裨益;鴨肉同海帶燉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有較好功效;鴨肉和竹筍燉食,可治老年人痔瘡下血等。

注意:感冒、慢性腸炎及腹瀉、痛經者宜少吃或不食。

05.菠菜

菠菜味甘辛、性涼,具有滋陰平肝、止渴潤燥、補血止血、利五臟和通血脈的功效,適用於衄血便血、頭痛目眩、消渴引飲、大便澀滯等病症。菠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葉酸、鐵、鉀和硒等有益成分,特別是其中的維生素E和硒,有很好的抗衰老和促進細胞生長作用,對大腦老化和老年痴呆具有預防的效果;所含的核黃素,能防治秋燥引起皮炎、口角潰瘍等。

食用提示:菠菜最好先用沸水焯一下再烹製,以去除部分草酸,並且一次不可食用太多。菠菜赤根不要扔掉,它富含維生素K,能預防內出血和止血作用。

注意:一些急需補鈣,以及有尿路結石、腸胃虛寒、大便溏薄、腹瀉、腎炎等病人,應少吃或暫時不吃。

06.百合

百合味甘、性寒,具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清熱涼血、美容養顏的功效,適用於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腳氣浮腫及熱病後餘熱未清等病症。百合不僅有良好營養滋補功能,而且對秋季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食用提示:百合吃法很多,可用鮮百合適量,拌少許蜂蜜蒸軟,時時含1片食之;或以新鮮百合數個,搗汁,衝以溫開水飲服;也可煮食;還能與以下食物搭配製成宜於秋季食用的菜品: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肉片、冰糖燉百合、百合燉雪耳、百合綠豆湯、百合蘋果湯等。

注意: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07.香蕉

香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潤肺、滑腸、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熱病煩渴、肺燥咳嗽、便秘、痔瘡等病症。香蕉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患者的首選水果。香蕉含有多量維生素A,能增強機體抵抗力,維護皮膚光潤及彈性,對防止手足皸裂十分有效。香蕉含豐富可溶性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利幫助消化和潤腸通便,對防治大便秘結效果非常好。

食用提示:香蕉越熟通便潤燥效果越好。香蕉不宜存放在冰箱裡,它的理想儲存溫度是11~13℃,而冰箱冷藏室低於所需要的溫度(一般在4~8℃),會使香蕉皮很快發黑、果肉變爛等。

注意:脾胃虛寒、便溏、腹瀉及胃酸過、糖尿病者應少食或不食。

歡迎家長在留言區或者私聊我,分享你的育兒苦惱或者小秘笈,第一時間與你解答。明日繼續更新新的課程,感覺有用,那就關注下,轉發給身邊的朋友看,收藏起來備用哦,您的每一次轉發,都是對我前進路上的一份最真摯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