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楊依靠楊芷的人脈,乘司馬炎流連後宮之際,掌握了王朝的權柄

大家好,我是頭條作者小芬講歷史,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晉朝的一些歷史故事!三楊就是皇后楊芷的父親楊駿和楊駿的兩個弟弟楊珧、楊濟。三楊依靠楊芷的人脈,乘司馬炎流連後宮之際,掌握了王朝的權柄。晉初那些年在朝廷異常活躍的賈充一派,到了282年4月25日隨著賈充的死而漸漸退居二線了。荀顗早在274年就飛昇極樂,荀勖、馮紞兩個人很快轉投三楊的陣地,繼續他們的禍國殃民之旅。就像是評價好人和壞人,對於忠臣和姦臣的區分,其實也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和深刻的標準。但一個人的行為總能夠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這個影響卻是可以清晰評定的,是好還是壞,是優還是劣。

三楊依靠楊芷的人脈,乘司馬炎流連後宮之際,掌握了王朝的權柄

不論你身上貼著什麼樣的標籤,你的所作所為都生動地展現在歷史畫卷中,也在後人雪亮的眼睛裡。單純地說荀勖和馮紞是奸臣、佞臣,並沒有實際意義,但當細數他們政治生涯中的作為,就不難發現這比那些標籤可精彩得多。荀勖早年在前朝(曹魏)頗有些名氣,為人也很精明,往往一眼洞察別人的心思,尤其對上司的心理揣摩得很到位,因此在司馬炎跟前幾十年而從沒受到大的排擠,甚至在289年死後還被追贈宰相。其在晉王朝從政期間長年擔任副總立法長的職務,那是在權力中樞的重要角色,但除去在265年與賈充、杜預、張華等人共同制定《泰始律》之外,並沒有其他留名青史的建樹。

三楊依靠楊芷的人脈,乘司馬炎流連後宮之際,掌握了王朝的權柄

有人對《泰始律》的評價很高,實則言過其實。法律真正的意義在於執行,而不是華麗的條文內容,顯然該項法律在皇權****的當時並沒有什麼令人振奮的成果,尤其在處處充滿“人情味”的晉王朝更是乏善可陳。雖然本職工作做得一般,但荀勖卻很有上進心,在其他方面做得風生水起。拋去些政治鬥爭的小打小鬧,有一件事就能代表其從政的成果:擁立司馬衷與賈南風夫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馮紞以巧言善辯著稱於世,比荀勖更加虛華,但二人有著共同的價值信仰,那就是不遺餘力不計後果地為自己謀福利。馮紞的成績主要體現在打壓張華和疏遠齊王上面。

三楊依靠楊芷的人脈,乘司馬炎流連後宮之際,掌握了王朝的權柄

張華為人忠厚務實,是晉王朝不可多得的良佐,但往往這樣的人總是免不了會被八面玲瓏的人設計,細數古今中外的歷史,中正之人多遭旁門左道的明槍暗箭。張華與司馬炎之間的矛盾集中體現在太子司馬衷的廢立上。白痴太子聲名在外,明眼人都知其不能擔當重任,但司馬炎一來自欺其人,二來受皇后等人的蠱惑,三來因為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很是機靈,也許將來是不錯的繼承人,總之是鐵了心要司馬衷接替自己的皇位,於是支持司馬攸的張華便理所當然的受到司馬炎的冷落。古時候的家天下講究的就是血統,在弟弟和兒子之間,司馬炎毅然決然地選擇自己的兒子。

三楊依靠楊芷的人脈,乘司馬炎流連後宮之際,掌握了王朝的權柄

282年正月18日,張華被調任為幽州軍區司令長官。看起來馮紞的計策進展不錯,但結果卻不盡如他意,張華到了幽州之後實行較好的安民政策,將漢人與外族的關係處理的非常得當,聲譽更勝從前。司馬炎眼見如此,便有心將張華重新召回中央,畢竟治國總是需要人才的。這時候馮紞又開始發功了。司馬炎對於司馬昭時期鍾會的叛亂印象深刻,加上司馬氏自己都是通過叛亂奪權的,因此對權臣十分敏感。而當馮紞向他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司馬炎的反應甚至有些失態。馮紞故作隨意地提到鍾會,然後以老實憨厚的姿態勸司馬炎要防微杜漸。這招願者上鉤果斷奏效,司馬炎再三追問朝中是否存在第二個鍾會。

三楊依靠楊芷的人脈,乘司馬炎流連後宮之際,掌握了王朝的權柄

就在一場日常談話中,張華無辜中槍,被指為居心不良的權臣——至少有居心不良傾向的權臣。自此之後,司馬炎再也不敢讓張華迴歸中央,而張華一生中最精彩的篇章其實倒在司馬炎死後才真正上演,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只是為了最終的爆發而蓄力。張華的遭遇讓齊王司馬攸意識到了危機。很快他的直覺便得到印證。在對付司馬攸時,馮紞巧妙地設下陷阱,又和荀勖展開神配合,最終促成了司馬炎的“驅逐令”。好了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到這了,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有什麼感想呢?敬請留言!

三楊依靠楊芷的人脈,乘司馬炎流連後宮之際,掌握了王朝的權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