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品牌能听到消费者的真话,才有机会捕获财富。这不是剑走偏锋,而是共识。我们与企业、品牌主理人、毫无利益关系。花自己的钱说想说的话,真实记录所观、所想、所得,就为 “真”字,然后供你参考。

No .002

全文字数: 4100

阅读时间: 9min

前言:一周一次的体验性原创文章又来了。原创对于王老爷这个公众号新手来说虽不是难题。但做到真实地去体验却稍有困难:选址、看店、查资料、以及确定目的地等,不一而足。上周偶然得之好友T极度思乡,尤其是想念家乡的牛肉面时,便和他提议,王老爷也想去咥(dié)一碗他的家乡味。随性一提,就促成了兰州之行。

我竟然为了一碗面跨越1800公里,暂别了家人和我可爱的女儿们……

几乎没有45岁以下的青年人在践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时,会把兰州作为首选。她给大部分国人的印象关键词是“干燥、西北、读者”,远不如敦煌有名气。但我坚信,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去探访的意义,尤其值得体验的是当地食物和人。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从前,我以吃货自居,但年龄越大越没有为了食物奔波的勇气。与其说以前是贪恋唇齿之香,不如说是懒癌晚期,顿顿饭在家吃会让人腻歪,外食一定程度是懒人的福祉。

“兰州没有兰州拉面”是所有当地人的共识,他们不认兰州拉面这个存在,心中只有牛肉面。我决定飞去兰州吃一碗真正的牛肉面用了20分钟,与我同行的是多年的好友T。对于这个西部城市,我一点也不熟悉。只知道从地图上看是东西狭长的一座城,黄河穿城而过。

从北京出发时天刚刚有了红光,因为起的太早,全程都在睡觉的我睁眼时飞机很快就要降落了。从窗户俯瞰金城是无感的,或许是因为眼睛太涩吧。

抵达酒店时正是中午,简单休整后,T带着我来到正宁路的一家新式牛肉面馆。

食客们多是当地居民,店面整洁且不大,和你所在城市的“兰州拉面”馆子一样,前台点餐,拿票取餐。等我们拿到被统一了标准的" 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牛肉面时,发现没有座位。T提议我俩端着赶紧吃时,我狠狠地白了他一眼,太烫了!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松鼠家牛肉面

像在北京的拉面馆进食时一样,想找个勺子舀汤时我环顾四下,食客们没有一个在用勺子,包括两三岁的娃娃,大家都是吃面用筷子,喝汤端起碗。我或许矫情了点儿?

作为兰州人的民生食品,一碗7元的牛肉面是兰州物价局力排众议的限价结果。70%的当地人早午饭都靠牛肉面解决,我只能说这个限价决策太英明。不过,下午四点以后可别想着还能吃到牛肉面,兰州人晚饭是不吃牛肉面的。

当得知兰州赫赫有名的正宁路夜市就在酒店附近时,我特地把些肚子留了些给晚上的欢愉。

傍晚六点,我准时到达了正宁路夜市。很久不为食物奔腾的心,砰砰乱跳。连路边的回族姑娘们都格外好看了,她们稍有异域风情眼睛果然很明亮。

身为食客造访正宁路,首先要辟个谣。兰州最有名的夜市小吃之一是“牛奶鸡蛋醪糟”,起源于临夏的这个小食如今可是“网红”。全网关于牛奶鸡蛋醪糟的误读是它曾上过《舌尖上的中国》,而真相是:它上的是12年兰州本地民生节目《兰州美食》。

Anyway,我今晚的品味之路就会从一杯牛奶鸡蛋醪糟热饮开始。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德林家牛奶鸡蛋醪糟

在正宁路夜市68号,是我慧眼识珠的目的地。原因只有一个,排队等位的长度已有50米。普通人嘛,从众就好了呀。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牛奶鸡蛋醪糟制作中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菜拌面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待烤羊腿

待烤羊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烤土豆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手撕羊头肉的大爷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卤羊蹄

多年赏味经验告诉我,面对任何一种未知的美食都不能报以高期待。平常心鉴赏他人口中的美味才不会失望。如同我不会告诉你牛奶鸡蛋醪糟有多好吃一样,在别人的城市吃别人习惯的味道,不做判断才是尊重。我更在意的是寻味的过程,以及看到的景色。

夜市小吃有很棒的用户体验感是因为你对呈上来的食物制作过程拥有一些知情权,短频快的流程直击灵魂。各家档口的掌勺人多是长者,矜持又不缺热情。端着小食,伙同着不相识的人潮边走边吃,既孤独又满足。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羊肉串很新鲜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定西土豆

第二天是我自己游走的一天,在酒店睡到自然醒后百无聊赖地翻了几页书才想起早饭没吃,出门觅食的首选仍然是牛肉面,朋友T告诉几家备选店址后,留在家里和老母亲拉起了家常。

上车后和司机大爷说要去白老七蓬灰牛肉面馆,大爷一脸嫌弃地告诉我得去安泊尔吃,热心教了我一路怎么点餐的秘笈后,最终却把我送到了吾穆勒蓬灰牛肉面馆。下车前还大声告诉我“牛肉面要在黄河北岸吃才正宗”。那一刻我内心是抗拒的,大爷随性这点像我。

蓬灰是天然碱或土碱,由灼烧后的蓬草木灰中得到碱性和盐性物质,二百多年来一直是兰州牛肉面的传统添加剂。20多年前,拉面剂才代替了它。

难怪下飞机后的第一碗牛肉面治愈了我一周的便秘。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5秒调一碗牛肉面的小哥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吾穆勒蓬灰牛肉面

在吾穆勒这一餐,我终于尝到了肥肉奶口、瘦肉不柴,软糯鲜香的厚片牛肉和三细的化学反应。

在戈壁边缘的这座城市,我豪情的像个侠客,整整一碗面,包括汤都能喝掉。

如果我说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这句话,你会讪笑吗?

没错儿,我吃完牛肉面后就站在了黄河岸边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黄河北岸

黄河果然很黄,汛期的水流夹杂着数以亿计的泥沙,就这样快速流经金城。离她近些,你可以听到她的心跳。

回酒店途中偶遇了白云观,立马下车。传统的道观规模,不大却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们散落在各处磕头焚香。而我,一个无神论者就这样闯入了。多次自嘲生于庙中的我自带修行,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总能时不时撼动稍显脆弱的心脏。就算这样,也从未祈求过神灵护佑。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白云观

但围观吕祖圣地的小卖铺却是一个好由头,斥巨资购买了很多好看的手串和道家师傅们的手办,瞬间把我打回游客的样子。

特别想告诉你是,在兰州的两天我看到一些城市景像:街道是我见过的中西部城市最干净的、路上行走的男孩女孩大部分都养眼、汉回文化交融很默契,这种交错感令人放松、连道观里的法师都可以慈眉善目的请我吃瓜。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请我吃瓜的法师

其实,用两天时间品尝一碗面,感受一座城市实在肤浅的很。

兰州于我,除去体验了真正的牛肉面之外,还有一个事情值得说,那就是野孩子乐队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野孩子乐队

野孩子组建于1995年2月,初始成员张佺、小索都是兰州人。他们的音乐是土地里长出来的,合着花儿(回族民间音乐典型的高腔山歌),唱出的节奏充满生命张力。68年出生的张佺说,他和小索沿着黄河走了一年才学会唱歌。《黄河谣》听哭过包括香港作家廖伟棠在内很多人,那种来自土地的律动,可以破壁而出,直刺人心。

01年野孩子开在三里屯南街的河酒吧,曾是中国独立音乐人的根据地。张玮玮说连他这个没有乡愁的人在那几年里才有了归属感和乡愁,吟唱故乡与黄河水是野孩子作品的主线。小河时期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当时像小河、万晓利、周云蓬、谢天笑、木马、舌头乐队等很多当时地下摇滚乐队都曾在那儿出没。不过,密集的激情澎湃透支掉了很多人的热情,河酒吧也在经营了一年半后关门。

04年10月30日小索因胃癌去世后,张佺失语了。此后开始了一个人的独行,从北到南,再从南到北,云南、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一遍游走一边唱歌。冬不拉、口琴、是他孤独背影的底色。同年在那场“纪念小索”的演出里,舌头乐队吴吞曾用一首只有两句歌词的歌儿这样怀念小索“我们一起送你,一路上默默无语”。

就在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里,舌头、木马、废墟、木推瓜等一大批地下摇滚乐队先后解散,也标志着中国摇滚乐进入了大滑坡时代。那时张玮玮创作出的《米店》被很多人当作爱情歌曲传唱,而张玮玮却坚定地认为它只是一首励志作品。他说,米店的最后两句才是希望“我会洗干净头发,爬上桅杆。撑起我们葡萄枝叶嫩般的家”。

在困境中好好活下去才是他要表达的情绪。人有时候的确需要喊喊口号,提提气。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野孩子乐队

如今,多次重组后的野孩子乐队成员常居大理,5个中年男人干干净净的在那儿寻找属于他们“自然、野生”的音乐。值得一提的是,野孩子至今保持着每天排练4小时的优秀习惯,同时18年的全国巡演也在进行中,可惜没有北京站。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野孩子乐队成员近照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西北人张佺无论在哪里应该都忘不了拉面

不过,今年9月23日中秋前夜,野孩子乐队将会在兰州举办 “大河之上”专场音乐会。到时很想再来一次,为了野孩子。

兰州就是这样一个西部城市,值不值得来全凭个人喜好。至少这两天满足了一下我这只普通又特立独行的吃货的胃。

明日返京,兰州再见!

跨越1800公里,只为咥一碗牛肉面?家里有矿!

写于2018年8月29日兰州深夜

感谢你看到这里,依旧是小问答。

千千:老爷你去兰州为什么不带着我?咱俩可是好搭档啊!

王老爷:自费“采风”能少一个是一个嘛~你辞职来我司all in的话,以后去哪儿都带着你!

千千:兰州本地空气里是不是都有一股牛羊味儿?

王老爷:嗯……没有!不过在兰州火车站的卫生间里我闻到了牛羊肉、蒜苗、香菜经过大小肠分解后,那些排泄物的味道很有特色,很浓郁。真的!我对臭味儿超有研究。

千千:一碗牛肉面你真的能吃完?真的比其他城市的“兰州拉面”好吃?

王老爷:饿大发了就能吃完,不过我可没因为兰州之行而长胖。因为我有个在特殊时期维持体重不变的好方法,打死都不会告诉你。当地牛肉面馆子里入口即化的切片牛肉+在百年秘笈老汤里煮过的面+喷香的油辣子+蒜苗,确实比外地的“兰州拉面”好吃。当然,这些只代表我个人感受,你能不能喜欢我就不晓得了。

千千:你第一次听野孩子的《黄河谣》哭了吗?你理解的摇滚精神是什么?

王老爷:没哭。好好过日子就很摇滚。

千千:请描述下兰州的苍凉感,并且黄河边有很多游客吗?

王老爷:抱歉,没办法描述。我没去中山桥,那个有111年的铁桥周围应该有很多游客。

千千:老爷,你抽了兰州吗?

王老爷:抽了,对于我来说太呛。

后记: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可以抛弃朝九晚五,冷峻高傲、街头步行神速等景象吗?不可以的话,请记得抽空每周五晚间来王老爷这里看生活。

下周,我们的目的地是铃木食堂,会在你工作日叫外卖的时候去呢。

文章开头的音乐来自独立音乐人SIG,他独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强调偏执的节拍、神秘的氛围和灵性的细节,将采样手法与密宗法艺结合,形成了Sig music,SIG认为声音美学来自于不同声音在空间中偶然形成的某种关系。他的音乐是潮湿而矛盾的。隐秘情结的丝丝入扣,缠绕和暗喻的表达,使他的作品充满悬念,极具质感。

☉首席体验官:王老爷、T

☉供图:老王爷自摄(90%)

重返大理国(野孩子)官方公众号(10%)

☉供稿:王老爷

☉传播组:刘晓、苒苒、萨苏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