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一條河上讓現代化橋樑都黯然失色的古橋

南寧一條河上讓現代化橋樑都黯然失色的古橋

南寧從前的食鹽多數從欽州運來,而中途必定經過新江圩。“明清時期這個古鎮可繁華了,鹽運古道上經常能看見上百匹馬揚鞭奮蹄,那場面很壯觀”現在當地人都還自豪地介紹著。那時候經營販鹽生意的客商把鹽運到新江圩的碼頭以後,便有馬匹馱運或者挑夫肩挑,運送到那蓮,再到南寧市。且把食鹽送到廣東也要走這條路線。

南寧一條河上讓現代化橋樑都黯然失色的古橋

新江河,在清道光十七年由邕寧人李翹然建起一座橫跨新江河的五拱石橋,名皇賜橋。有碑文記載:該橋鼎建於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邕武生例授衛午總勒授武略騎李翹然(公元1784—1843年);慷慨樂助,為民造福而獨捐資所建的,歷經一百七十五年仍完整無損,1974年在修公路對於橋面鋪蓋砂石新建水泥攔杆。橋東端的路旁樹立五塊石碑,整個石橋全部用大沙石砌成,設四墩五拱,其中兩面端石拱略底於中間三拱,並依江邊地形而建,有得於防洪排蕩。

南寧一條河上讓現代化橋樑都黯然失色的古橋

橋齡179年的皇賜橋(或叫新江橋),對老一輩南寧人來說其名稱甚至蓋過現代化的八尺江大橋。今天當我們行走在皇賜橋上,不能不說先賢大儒李翹然。

李翹然,字秀峰,壯族,生於1783年,卒於1843年,廣西南寧市那樓鎮羅馬村人,縣學武生,欽授武騎慰。李翹然熱心善事,修橋成癖,先後獨資南寧附近地區建造了清廉橋、獅子橋、皇賜橋3座橋樑。其中以皇賜橋規模最大,惠民最多。

皇賜橋,坐落於南寧市新江圩北面的新江河上,長55米、寬4米、高15米的5孔石橋。此橋建於清朝道光十七年(1837年),次年8月竣工。它的建成,為當時靈山縣屬的上寧、中寧、下寧(古稱“三寧”,現為南寧市那樓、新江、百濟等鄉鎮)一帶百姓、商戶往返那蓮、蒲廟、南寧等地提供了便利。

南寧一條河上讓現代化橋樑都黯然失色的古橋

大凡古橋,總有傳說。相傳說李翹然建皇賜橋時,深諳“男女搭配,工作不累”之理。他為了提高工匠的工作效率,使工匠既悉力建橋而又不感到疲累,故而想出一法,派人到圩市購買大批靚麻,將買到的靚麻放在工地上,然後派人到附近村圩傳話,說所有姑娘媳婦儘可到工地去取麻紡線,所紡麻線歸織者所得。後來大批姑娘媳婦便結隊前來工地取麻紡線。

姑娘媳婦的到來,她們一邊拆麻搓線,一邊與工匠逗樂談笑,只見工地上男歡女笑,工匠雖苦猶樂,幹勁倍增。

皇賜橋5拱石橋,建橋時需要在河床中砌設石墩,但河床中全是稀泥爛湴,工匠不管如何挖掘都無法到達實地。李翹然想到“水浸萬年松”的古諺,於是令工匠停止挖掘,派人去購取松木,將松木做成木樁後夯入墩基處,用木樁來代替墩基。經驗說明,砸入爛泥中的松材,將會千年不朽,萬年不腐。

打樁時李翹然命大力工匠用重錘反覆夯打,當木樁被夯打到不能再進入分毫之後,李翹然懸出重賞:凡將木樁再往下打進一寸者,賞以酒飯一餐,錢帀百文。重賞既出,遠近莽夫壯漢,爭相趕來展露身手,揮錘打樁。

木樁做成的墩基,經一再夯打而無比堅實。皇賜橋建成至今已179年,其間雖經數不清的人馬蹴踏和車輛躪轢,也經數不清的洪澇襲擊和地震搖撼,但卻始終分毫不損,屹立如故。

新中國成立後,從蒲廟至新江、百濟、新棠的公路修成,公路經過皇賜橋,皇賜橋因此由人行橋変成了公路橋。經過皇賜橋的汽車川流不息,輕者三四噸,重者一二十噸,皇賜橋安若無事。

南寧一條河上讓現代化橋樑都黯然失色的古橋

試想採用鋼鐵建造的現代化橋樑尚且崩坍倒塌,但一座用石材建造的皇賜橋,鋼無一斤,鐵無一兩,卻始終能堅如磐石,穩若泰山,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南寧一條河上讓現代化橋樑都黯然失色的古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