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金融知识学习笔记 第十一节 人民币汇率

最简金融知识学习笔记 第十一节 人民币汇率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今天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人民币汇率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去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有升有贬,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也明显提高。“我们强调的是更多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搞竞争性贬值,也不会把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摩擦等外部扰动。”李波说,在保持汇率弹性的同时,人民银行也坚持了底线思维,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对外汇供求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尤其是6月份以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和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多次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发表看法。8月6日,人民银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调整到20%,旨在防止外汇市场的顺周期行为导致“羊群效应”。

李波表示,汇率最终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稳中向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最简金融知识学习笔记 第十一节 人民币汇率

1、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是代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独立自主、统一性原则基础上,参照国内外物价对比水平和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浮动情况统一制订、调整,逐日向国内外公布,作为一切外汇收支结算的交换比率,它是官方汇率,没有市场汇率,其标价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直接标价法,即以固定单位 (如100、10000、100000等) 的外币数折合若千数额的人民币,用以表示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

2、汇率报价

人民币汇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报价,即1人民币或者100人民币兑换成多少美元。人民币升值相应的人民币汇率升高了。

人民币汇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3、汇率法律制度

2005年7月21日19:00时,中国汇率法律制度完成了一次历史性地跨越,这是自1994年以来首次制度层面的重大改革。至此,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法律制度由原来盯住美元汇率制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具体来说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法律制度变迁,直接决定了外汇管理法制改革的风雨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