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时评」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清风时评」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这朗朗上口的名句真可谓字字珠玑,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和推崇,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多少文人志士不仅喜欢《爱莲说》勾勒出的优美恬淡的意境,更推崇它所倡导的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尚品格,清廉为官的思想。这篇散文在历史长河的涤荡中逐渐沉淀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以一种独特的廉洁文化形式发扬光大。

联系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爱莲说》所体现的“爱廉(莲)守洁”思想,为弘扬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道德高线,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铲除腐败,坚定不移地“打虎拍蝇”,使得反腐败斗争呈压倒性态势并得到巩固发展,党风为之一新,民心为之一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渠道可以看到,一件件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例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一个经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竟然在个人私欲的膨胀下,逐渐褪去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沦为权钱色交易的工具,甘愿被各色诱惑“围猎”。在彻底失去防线后,越陷越深,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成为社会的蛀虫,也使自己坠入罪恶的深渊无法回头,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些惨痛的案例除了对党员干部有着强烈的警示教育意义,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

显然,那些受党教育培养多年,身居显赫高位却胆敢以身试法的贪官,断不是东窗事发后一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就可以逃避党纪国法的惩治。究其蜕化变质的轨迹,确是由于“踏入腐败的河流,湿了第一只脚”导致思想滑坡的,因此加强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行动上,都要我们做好自己,认真执行党纪法规。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加强个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党员素质,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要紧跟党中央的周围,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自私自利、以权谋私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侵蚀。

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必须要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讲操守,重品行,注意防微杜渐,自觉拒绝庸俗、远离浮躁、淡薄物欲、胸怀大志、追求高远,心存敬畏,不碰红线,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廉洁奉公,为官清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才能得到人民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也才能带领百姓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为官以清廉为本,自身清正廉洁,才能率先垂范,正己正人;才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化一方之民,正一方之风;才能主持公道,秉持正义;才能大公无私,无欲则刚。

作者/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