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俗語講得好“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一句話用在腕錶欣賞與品鑑上再合適不過。 要知道,在腕錶行業內,哪怕具體到腕錶錶盤上那些普通人眼裡的時針、分針、秒針,在業內來看都有細微差別以及不同的稱謂。佈局上有的稱大三針,有的稱小三針;外觀上又有名曰:寶璣針,藍鋼指針等等術語。更別說牽扯到腕錶內部複雜功能構造的三問表、陀飛輪、飛返功能等等,同樣各有“法門”。怎麼才能像腕錶行家一樣看出門道——腕錶術語詞的基本認知,從指針錶盤到內部結構,由“表”及裡,現在就教你如何晉級成為腕錶行家。

一、腕錶指針

腕錶指針是我們讀取時間的關鍵。可你是否深知錶盤上那些在普通人眼裡的僅僅指示時間的時針、分針、秒針,若以鐘錶業內人士來的眼光來品評,都有細微差別以及不同的稱謂。佈局上有的稱大三針,有的稱小三針;外觀上又有名曰:寶璣針,藍劍指針等等。其餘而因形狀各異而被細分的特形指針更是花式迭出,大有看頭。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1、大三針與小三針

積家(Jaeger-LeCoultre)Master Control大師系列全自動腕錶, 極簡的“大三針”,太子妃式(dauphine)指針,從19世紀懷錶及Memovox系列與Futurematic系列傳奇錶款中汲取傳統設計靈感的精髓,成為簡約雅緻的經典傑作。

關鍵詞: 時針分針秒針錶盤佈局

“大三針”與“小三針”在鐘錶行業內算是比較常見的術語,具體指的是腕錶錶盤上時針、分針、秒針的佈局狀態。一般來說,所謂的“大三針”即指的是腕錶錶盤的中央佈局位置中,裝置有時針、分針、秒針,且三者處在以同軸為結合處的圓心點,如今來說,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設置方式。

如果一款腕錶被稱作“大三針”,那通常是指只具備時間指示功能的基本錶款,簡單、高效地指示時間,沒有什麼複雜功能,最多加上日曆窗口顯示功能;而“小三針”則指的是在腕錶錶盤的中央佈局位置中,時針、分針,兩者處在以同軸為結合處的圓心點,小秒針則在單獨的一個小圈錶盤內,單獨顯示秒針的運行狀態,大多數處在6時位置,因此,“小三針”也叫短三針。

與“大三針”相比,“小三針”反而是老前輩,它的錶盤盤面會顯得 “複雜”些,有儀表盤的感覺。其實,從鐘錶發展的歷史演化來看,腕錶是從懷錶脫胎而來,在腕錶設計上,秒針是裝在四輪上的,所以最早出現的秒針是在4輪的位置,不會在中軸,這就是“小三針”。而後,隨著製表技術的進步,為了減少機械錶的體積,秒針位置被挪移,放在與時針、分針同一個軸上,才出現了同軸的“大三針”。所以,在技術足夠成熟的時刻,製作大三針腕錶的技術難關被一一突破,大三針腕錶就成了手錶基本款的主流設計。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大三針表主流、小三針表復古的原因。

當然,這裡要特別指明的是,有些錶款被設計成“偏心”錶款,或並不以圓形錶盤為設計造型,所以指針也就很可能不在錶盤的中央佈局位置中,但是隻要滿足同軸三針或者兩個大針外加一個小秒針的情況依然可被稱之為“大三針”與“小三針”。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2、規範指針

格拉蘇蒂(Glashütte Original)Strasser & Rohde Regulator “三針一線”規範指針腕錶,面盤純淨簡約。

關鍵詞:標準校對各據一方各司其職

規範指針,英文為Regulator,意思指的是調整器式標準時表。它最早誕生於18 世紀,是專供校表師校對其它手錶的時間之用的。與“大三針”、“小三針”一樣,規範指針講的是時針、分針、秒針在錶盤盤面的佈局狀態。但不同之處是,規範指針錶盤上的時針、分針、秒針並非同軸而是各據一方,在各自的圓盤內各自運行,各司其職。

規範指針這樣的佈局可有效避免同軸指針間相互重疊而造成的視覺誤差,因而,Regulator 才被稱作規範指針手錶。雖然這種規範指針的出現頻率並不是很高,被提及的機會也沒有那麼大,甚至有點“江湖鮮有聞及”的狀態,但是不可否認其專業調校的功能。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3、寶璣指針

寶璣(BREGUET)編號702機心簡單表,典雅的寶璣指針, 金錶殼,黃銅圓蓋,紅寶石工字輪式擒縱結構。

關鍵詞:寶璣先生

鏤空圓點偏心月為造型優雅新古典主義

寶璣指針源自於寶璣(Breguet)鐘錶品牌的創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1747-1823)。寶璣先生一生有著太多的關於腕錶的第一次發明,他也因而被尊稱之為“錶王”、“現代製表之父”,令人心生敬仰。而由寶璣先生所設計的寶璣指針,指針的針型十分優雅,其近針頭尖端以鏤空圓點的偏心月為造型,極具美學特色。這一設計起先被稱為圓頭Pomme指針,後來則乾脆以發明者的名字直接命名為“寶璣指針”。寶璣指針也因而成為寶璣鐘錶品牌兩個多世紀以來的形象標誌。同時寶璣指針這種指針造型也流傳百年而且經典不衰。如今看來更具高雅韻味,予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能喚起人們對18世紀歐洲的典雅氣質以及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美好向往。當今,並非只有寶璣品牌的腕錶才具備寶璣指針,許多其他的腕錶品牌也都會採用“寶璣針”的設計來裝點錶盤的盤面。看來優美典雅的設計在製表業界是通行無阻的。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4、“特形”指針

寶珀(Blancpain)小三針腕錶指針,錶盤極盡簡約,又顯出優雅氣質。

關鍵詞:形狀區分因形得名

腕錶指針的名稱從外形上分,除了寶璣針之外,還有一些具備明顯獨特形狀的“特形”指針如:柳葉指針,針形形狀如細長的柳葉,簡潔復古。蛇形指針,針形形狀如蜿蜒匍匐的遊蛇,針頭又同時帶有月牙形狀,多用於“大三針”中較長秒針的造型設計。箭形指針,針頭為三角形,整個錶針造型如弓箭般。其實現在的箭形針已經多有簡化,而老式懷錶裡的箭形針會更復雜一些。刀形指針,則針形整體如古時刀,指針主體為不對稱的菱形,針尾有小段棒形延長。另有規則幾何形狀為主的條形指針,棒形針、菱形針,此類形狀的指針因為錶針造型整體為對稱形狀,同時針面比較“寬闊”,適於填充強夜光而做夜視功能。

太子妃針則屬於不對稱菱形指針設計,是在裝飾藝術潮流開啟了手表設計新思路以後,採用達到了鼎盛時期的一種指針,其針尖指向刻度更精確,只是針面可填充夜光的面積不及規則菱形指針來的那麼大。

闊劍形指針,劍形針較為細長,比刀形、菱形指針多一絲尖銳之氣,有點像棒形針,但其針身不是平直的,有一定角度,該錶針同樣易於填充大面積夜光和便於製作,曾被英國海軍潛水錶專門採用。

其它還有如桃心形指針、扇形(亦稱為羽毛針)、蛇眼形指針等等皆是因形得名,並不為主流造型。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5、藍鋼指針

關鍵詞:藍色燒製火候恰當

藍鋼指針則是從顏色材質上對指針的定義。藍鋼指針同樣是由“錶王”寶璣先生最先發明的,而後眾多的腕錶品牌也有采取此種技術。但是,迄今為止,藍鋼指針還屬寶璣鐘錶品牌做的水平最好。因為其燒製的過程中需要控制火候分寸,要燒到恰如其分的時候,才能達到最純正的“藍色”效果。

二、錶盤周邊

錶盤周邊涵蓋有腕錶鏡面、錶冠、錶殼等。儘管在一款腕錶的整個部件的位置分配上顯得有些“外圍”,然而卻也不容小覷。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沒有蠔式錶殼的特殊保護,勞力士腕錶不可能在1927年伴隨英國女游泳運動員——梅塞迪絲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之時,絲毫無損;更不可能在當時隨之一舉成名造就今天聲名遠播的地位。

將以下這些腕錶術語倒背如流,才能不露怯。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6、藍寶石鏡面

瑞寶表(Chronoswiss)The Balance雙回撥腕錶,集高超製表技術及優雅設計於一身,精美的機刻花紋錶盤顯示佈局平衡有致。

關鍵詞:玻璃人工合成抗磨損

腕錶當中所指的藍寶石鏡面實質上並非天然的藍寶石材質,而是一種藍寶石玻璃(Sapphier Ceystal),屬於人工合成的藍寶石。與腕錶中經常採取的鎢鈦合金和高科技陶瓷等一樣,藍寶石玻璃屬於抗磨損的材料。用藍寶石玻璃來製作而成的腕錶鏡面堅固耐磨,不易造成劃痕。雖說如此,但是,與一些硬度相同或更高的物質接觸(例如:磨石,砂紙,指甲挫,花崗石面,混凝土牆面及地面等),還是會有可能刮花藍寶石玻璃鏡面的表面。此外,它不能承受強力的撞擊。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7、左撇子

沛納海(Panerai)LUMINOR 1950左撇子單按把計時鈦金屬腕錶,44 毫米8日動力儲存,還具有秒針歸零裝置,這樣可將腕錶與參考時間信號精確校時。

關鍵詞:錶冠9時位置左側“非主流”

“左撇子”其實是一個特別形象而又通俗易懂是說法。具體指的就是在腕錶的設計以及部件佈局當中,錶冠的位置被“左右顛倒”似得設置在了位於9時位置的左側,這與通常腕錶居於右側3時位置的“主流”設計相比,顯然另類而不同,有些“非主流”。但是,從“人性化”為出發點角度來看,它們似乎是製表業界專為世界上習慣用左手調校、上弦的人,習慣右手戴錶的人而設計的“福利”之作,這一類的腕錶被俗稱為“左撇子”。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8、蠔式

勞力士(ROLEX)蠔式恆動宇宙計型迪通拿腕錶,專為極速愛好者設計。

關鍵詞:蠔殼一體化成型

堅固防水

蠔式,即源自英語Oyster,是 “牡蠣,生蠔”的意思。腕錶業界所指的是勞力士(ROLEX)品牌於1926年發明的一體化成型錶殼、旋進式底蓋和旋進式把頭的設計。簡單的說來,“蠔式”就是整體採用鋼材切削車工製作,表耳與錶殼一體化,比之當時流行的焊接表耳自然堅固的多。鎖底、鎖把、後蓋和表把全部為鑼絲口鎖死(最早的結構其上圈也是鎖死的),嚴絲合縫,防水甚佳。由於正面的玻璃和背面的後蓋都是鼓起的,樣子很象海里的蠔,又有蠔的堅固特徵,所以以蠔式命名。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勞力士(ROLEX)蠔式腕錶,像“蠔”一樣的錶殼堅固防水,為機心提供最佳保護。

蠔式腕錶,這種結構有別於當時的焊接式表耳、壓進式底蓋和插入式把頭,也象徵著勞力士的手錶象蠔一樣堅固和防水。1926年,世界第一隻防水防塵腕錶在勞力士誕生,根據牡蠣殼設計的完全密封的錶殼,像“蠔”一樣堅固防水,為機芯提供最佳保護。成就勞力士今天的地位的是一名來自英國的女游泳運動員——1927年,梅塞迪絲佩戴一隻勞力士蠔式腕錶,耗時10小時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腕錶絲毫無損。現代的勞力士蠔式腕錶,上圈由鎖緊改壓式結構,玻璃和後蓋也由鼓變平,但堅固防水的特徵依然沒有改變。所以依然延續這個叫法。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9、潛水錶

雅典表(Ulysse Nardin)潛水錶,用於海底 潛水計時這一使用的特殊環境對腕錶專業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專業潛水方便易讀

緊接著蠔式之後的是潛水錶,顧名思義潛水錶是能夠用於海底潛水的計時腕錶。但是,不是簡單的防水腕錶就能稱之為潛水錶的。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10、超薄表

積家Master Ultra Thin Jubile超薄大師系列紀念腕錶

關鍵詞:打簧報時三種不同響聲

超薄表一詞同樣易於理解,指的是的腕錶的厚度處在極薄的狀態。這個看似簡單的名稱卻蘊含著極大的製表工藝,因為腕錶的厚度主要還是取決於錶殼所承載的機心。既具備良好的計時功能有能儘量的纖薄,超薄表的製作並非易事。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伯爵(Piaget)超薄腕錶,超薄是伯爵品牌的核心文化和歷史傳承之一。伯爵(Piaget)則在超薄表的領域始終處於領先的地位。其先於1957年,推出著名的9P手動上鍊超薄機械機心;後在1960年,推出厚度僅有2.3毫米的12P機心,是世界上最纖薄的自動上鍊機心。超薄也成為了伯爵品牌的核心文化和歷史傳承之一。而在超薄表領域,唯一可與之一較高下的腕錶品牌則是積家(Jaeger-LeCoultre)。積家腕錶具備超薄大師系列等一眾超薄表的代表作。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11、三問表

羅傑杜彼(Roger Dubuis)Hommage Répétition Minutes三問腕錶,搭載三問報時複雜功能。

關鍵詞:打簧報時三種不同響聲

三問表(Minute Repeater),即三簧表,通過三種不同的打簧響聲,可分辨出“時”、“刻”、“分”的報時,是聲學與動力學巧妙運用的成果,屬於腕錶的複雜功能。

問表(Repeater),即打簧錶,泛指那些通過錶殼上的按鈕或撥柄可以啟動一系列裝置,發出聲響,以報告當時的時間。通常在錶殼側面有一個撥柄或者是按鈕,當撥動它或者按下去的時候,它就帶動報時裝置的一系列機構,以小錘和環形的簧條敲擊發出聲響,從而用聽覺來分辨時間。

問表在技術不斷髮展與完善的過程中,先後經歷過可報出當前時與刻的兩問、十分問(Ten-minute repeater)、半刻問(Half-quarter repeater)、五分問(Five-minute repeater)及能夠同時報出“時”、“刻”、“分”的三問等階段。在現代鐘錶領域中,三問表(Minute reapeater)是問表中當之無愧的主流。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12、大小自鳴

朗格(A. Lange & Söhne)GrandComplication腕錶,空前集合多項複雜功能,可作大自鳴和小自鳴的鳴響裝置、三問報時裝置、附積分盤和1/5跳秒的雙追針計時碼錶,以及附月相顯示的萬年曆。

關鍵詞:自動報時整時整刻

自鳴表,是自動鳴響表(Strike)的簡稱,是指鐘錶中所裝載的不用人為控制就可以進行自動報時的機構。目前自鳴表主要分為大自鳴表(Grand Strike)和小自鳴表(Small Strike)。兩者都可以在整時和整刻的時候發出報時聲響,不同的是大自鳴表會再重複整點報時,小自鳴表則在自動報刻的時候,不再重複整點報時。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13、萬年曆腕錶

積家(Jaeger-LeCoultre)Master Ultra Thin Perpetual超薄萬年曆大師系列腕錶, 除時針、分針和中央秒針外,腕錶還擁有三個專門顯示萬年曆的計數器。

關鍵詞:日期顯示閏年每個百年

萬年曆錶,法文為Quantieme Perpetuel,翻譯為 “恆久日曆” 。這同樣是製表巨匠,“錶王”寶璣先生的天才創舉他為鐘錶業界帶來的偉大發明。

“萬年曆”腕錶可謂昂首立於手錶日曆啄序的頂峰。真正意義上的萬年曆腕錶不僅僅可以知道當前的日、星期、月份,而且還知道當前的年份,甚至知道今年是否是閏年,以及具備月相和星相顯示功能。它會自動在閏年的二月裡嵌入第二十九天。通過計算,人們發現即使再複雜的萬年曆手錶也有一個共同的限制,那就是其日期的正確度都只到2100年2月28日。所以只要手錶運行良好,唯一需要調校日期的時候就是在每一百年的那個不是閏年的二月底。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14、月相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5940R-001玫瑰金款男士腕錶,超級複雜功能時計系列,包含月相功能腕錶,錶盤機件,通過齒輪的推動,月相盤透過半圓弧形狀的窗口上演“陰晴圓缺、月升月落” 的神秘天象週期。

關鍵詞:複雜功能陰晴圓缺

月相,指的是腕錶錶盤上具備月相顯示的一種功能,能比較準確地告訴我們月亮在一個週期開始或結束時的形狀。通常,月相功能被置於錶盤的具有特殊半圓弧形狀窗口內,這個特定形狀包是由一個半圓弧和兩個小圓弧共同組成,這個精心設計的形狀與帶有深藍底色的星星、月亮圖案的月相盤疊加組合,在腕錶的轉動運行中也組合的圖案也隨之變化,產生類似日升月落,月亮陰晴圓缺的“景色”。月相是根據29.5天的週期來顯示月相盤上的月亮的狀態。月相盤上有兩個月亮,邊緣有59個齒,月相輪在受到傳動輪的推動後,每天向前推進一齒,此時月相盈虧的變化便能適時顯現在錶盤上了。月相屬於腕錶的複雜功能,但是同計時功能相比,顯得有些沒那麼實用。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15、陀飛輪

卡地亞(Cartier)Rotonde de Cartier雙重神秘陀飛輪腕錶,腕錶採用一枚經防眩光處理的藍寶石水晶圓盤,並在其中挖開一個與陀飛輪尺寸相同的孔洞,從而完美營造出陀飛輪框架懸空的錯覺。

關鍵詞:旋轉擒縱調速地心引力減小誤差

陀飛輪,法文Tourbillon,有“漩渦”之意。陀飛輪是瑞士鐘錶大師路易-寶璣帶給製表業的又一項偉大創舉。在公元1795年,他發明了一種校正地心引力對懷錶機件造成的誤差的 “旋轉擒縱調速” 裝置,即為陀飛輪。陀飛輪表代表了機械錶製造工藝中的最高水平,整個“旋轉擒縱調速”裝置可在一定的速度下不斷旋轉,從而消除位差,使地心引力對機械錶中“擒縱系統”的影響減至最低,以提升鐘錶的走時精準度度。由於其獨特的運行方式,已經把鐘錶的動感藝術美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歷來被譽為“表中之王”。如今諸多鐘錶業界中也有許多品牌承襲沿用這一複雜技術,並不斷進行改善,以使其在實用性能之外更具機械藝術的動態之美。


解讀腕錶術語!不再朋友面前吹牛而尷尬秒變行家


16、卡羅素

寶珀(Blancpain)Le Brassus卡羅素、三問、飛返計時功能碼錶,自動上鍊錶款。

關鍵詞:消除位差

寶珀實用與觀賞

卡羅素,英文Karrusel,譯為“旋轉木馬”,同樣是為消除位差對手錶走時精度所造成的影響的一種構造設置,其出發點與陀飛輪如出一轍。最初是由丹麥籍製表師Bahne Bonniksen(1859-1935)於1892年在英國倫敦設計的,並獲得專利。但在運轉時,卡羅素與陀飛輪不同的是,並不注重旋轉週期的時間,故而其結構雖不比陀飛輪簡單,但精準度卻遠低於陀飛輪。

始終堅持製作圓形錶款的寶珀(Blancpain)品牌於2008年將這一古老的技術加以改進完善,並推出創新之後的“一分鐘同軸”卡羅素技術,使其在精準度大大提升之餘,更兼具了極大的觀賞性,成為與陀飛輪並駕齊驅的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