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洛陽福先寺的一頓散夥飯

餘子愚/文

送君何處展離筵,大梵王宮大雪天。庾嶺梅花落歌管,謝家柳絮撲金田。亂從紈袖交加舞,醉入籃輿取次眠。卻笑召鄒兼訪戴,只持空酒駕空船。——白居易《福先寺雪中餞劉蘇州》

龍門賓客會龍宮,東去旌旗駐上東。二八笙歌雲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離堂未暗排紅燭,別曲含悽颺晚風。才子從今一分散,便將詩詠向吳儂。——劉禹錫《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

一千多年前,洛陽福先寺的一頓散夥飯

大福先寺正門

雪後的洛陽,氣溫驟降,最低氣溫低至零度以下。為了抵禦寒冷,飲食男女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親朋好友一起“約飯”,比如吃頓火鍋,喝點小酒。

唐朝詩人白居易和劉禹錫曾在洛陽的一場大雪天“約飯”,不過他們吃的是一頓“散夥飯”。飯後,白、劉二位才子就要“從今一分散”了。

為了留念,白居易寫下《福先寺雪中餞劉蘇州》,從詩題來看,此詩作於劉禹錫赴任蘇州刺史之際。

資料顯示,劉禹錫是在大和(又作太和)元年(公元827年)之後出任蘇州刺史的,而公元829年春,白居易因病改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從“龍門賓客會龍宮”詩句可知,白居易給劉禹錫餞行時已經赴任洛陽了。

白、劉二人“約飯”的地方比較特殊,不是家裡,也不是酒樓,而是一座寺院——東都洛陽上東門南側的福先寺。該寺為唐朝赫赫有名的佛教聖地,武則天曾親自為該寺撰寫浮屠碑文,曾是武周皇室祈福用的皇家寺院。

一千多年前,洛陽福先寺的一頓散夥飯

福先寺,又名大福先寺,位於今瀍河回族區唐寺門村。據專家考證,唐宋大福先寺所在的上東門遺址可能早被洛水沖毀。按照唐代洛陽城牆的走向,上東門的位置當在今塔灣村一帶。現在的大福先寺為明天啟年間移址重建。

從白、劉二人的詩句可知,那是一場大雪,“三千世界雪花中”,多麼美的雪景啊!可惜,分別在即,“別曲含悽”,“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千多年前,洛陽福先寺的一頓散夥飯

好在劉禹錫晚年也回到洛陽,和好朋友白居易一起度過了最後的時光。公元842年,劉禹錫病逝於洛陽。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於洛陽。他們身後,留下傳誦千古的詩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