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年,開始交卷的新零售是否道阻且艱?

兩週年,開始交卷的新零售是否道阻且艱?

從“新零售”概念被提出已經過去了整整2年的時間,走過“新零售元年”,在層出不窮的新零售業態背後,經歷繁榮,也產生泡沫,近日,阿里新零售陣營中的盒馬鮮生首次對外公佈其運營數據,引發新一輪對新零售成績單的探討與比較。

新零售的詩與遠方

新零售伊始,多數人對它的體驗是:不斷創新新零售形式。既有主打細分品類的盒馬鮮生、瑞幸咖啡,也有在線下店鋪規模做足文章的社區店、專業店,還有各種無人店、無人架、自販機在更新更近、更便利的碎片化零售……各種的新零售創新使零售形式高度多元化,但其共同本質是對線下消費方式的改變,以及線上線下的融合探索。如,VR、AR帶來的全新購物場景/環境,刷臉支付、指紋支付,甚至無感支付等不同支付方式……這些現象似乎表示:以新模式、新技術、新手段為代表的新零售已經來臨,並以全新的體驗改變傳統零售行業的面目,同時區別與線上電商。

兩週年,開始交卷的新零售是否道阻且艱?

以上是新零售上半場的標配,不難看出新零售初期的重心在於對前臺的改造,出現了很多的新生態門店。

如無人便利店,生鮮+餐廳的組合等,隨著零售商業進入快速變化的升級階段,新零售不僅僅是線上線下的融合,更是“人貨場”商業模式的重構,其競爭從前臺轉向後臺,從門店轉向產品供應鏈。用戶-產品-消費場景都不再是單一的存在,企業將要對消費者、產品、流通環節的物流倉儲、門店的客戶體驗等各環節進行新的升級改造,才能延展出足夠商業的升值空間,在這樣的商業閉環中關鍵的供應鏈環節競爭也將愈加激烈。

簡而言之,新零售的帶來的變革已經從上半場的消費者體驗數字化,過渡到店面運營數字化,在這一過程中,層出不窮的零售形式面領著公平的優勝劣汰。

如,盒馬鮮生近日首次公開了相關數據,在營業額和盈利能力方面:盒馬1.5年以上的門店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單店坪效超過5萬元,其中,線上銷售佔比更是超過了60%,遠遠超過傳統超市(2017年,全球最大的世界性連鎖企業沃爾瑪在中國市場中,平均單個門店的日均營業額約49萬)。

兩週年,開始交卷的新零售是否道阻且艱?

可以說,盒馬的銷售成績在某一種程度上反應了市場對於是新零售接納,反映出了消費人群對於新零售的認同,但更多並未公佈運營成績的新零售依舊在規模化與精細化之間徘徊不定。

未來:道阻且艱?

不論是新零售,還是無界零售,又或是智慧零售,概念的變化並不影響零售行業的本質,近年來,

零售行業面臨的消費分級問題,對於很多尚未找準定位的新零售品牌來說,更是一次挑戰的疊加。有數據表明,中國今年的零售市場預計超過23萬億美元,新零售能分得幾分羹?這些新零售企業更需通過數字賦能,在市場站穩腳步。

首先,前端體驗的數字化是為新零售的起點。在新零售的上半場,線上線下融合的過程中,曾經的電商巨頭無一放過對線下體驗的改造,隨著融合競爭力的增加,也提高了其新零售品牌在規避和抵禦潛在的風險的能力。

兩週年,開始交卷的新零售是否道阻且艱?

那麼,這些電商互聯網巨頭在線下買了哪些實體企業呢?多是聯華、7FRESH等小型超市,why?因為消費者每週都會去購買這些超市裡出售的牛奶、雞蛋等生活必需品,屬於高頻消費。這些線下業務持續創造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場景,與消費者維持一種緊密聯繫,並根據收集的消費者數據,進一步洞察、分析消費者需求,佈局後招。

可以說,電商是新零售,但新零售的概念不僅僅囿於電商。“新零售”是一種旨在重塑消費體驗,通過融合線上線下、物流服務和消費者數據,打造的更為高效的商業模式。

在完成對消費者體驗的數字化改造後,更需要品牌的整條運營鏈的數字化連通。如,在中後端環節,供應鏈、商品、勢能(整個企業如何去支持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提升)等生產要素如何實現預算精準化、庫存管理一體化、倉儲配送現代化、以及交付合作戰略化將是關鍵。

盒馬鮮生的成績就很大程度依賴於品牌對零售供應量的數字化改造,才得以適應新零售發展趨勢的要求,只有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數字化,才能稱為真正數字化的新零售,而新零售的下半場競爭才正要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