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这几年,古典家具行业蓬勃发展,古典家具设计特别是明式设计逐渐受到人们关注。有许多企业和留过洋的“国际范设计师”也嗅到了市场需求,提出并发展更适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新中式家具”,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以明式家具为模板融合欧美风的号称“新中式”的产品。

明式和欧美风?截然不同的材质、技法和文化,凑到一起能合得来吗?最近,小编就在朋友圈看到了这番评价: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看完小编只想狠狠点上32个赞!在中式家具里明式家具是世界众多收藏家公认的不可逾越的巅峰设计,以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三大特点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可现代许多设计师过于推崇西方设计,硬要将明式家具解构重组,拉直线条,还美其名曰新中式,整个设计不伦不类,冰冷漂浮,毫无美感。

不得不说,这些设计师特别是留洋回来的“国际范”设计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够了解,即使懂得“增强民族自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很多人还是做不到从内心出发热爱传统文化。中西方家具各有其美,不能拿中国的东西去套西方的形式,这样盲目将明式家具和欧美家具进行模仿再创造,做出来的家具在形态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中不西的拼贴。根本上说,完全违背了传统家具的本质和我们对于中式概念的理解。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明式家具虽然简约但并不简单,无论是简洁的造型、挺拔的线条,还是散发着自然纯美的木质纹理都蕴含着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其中光榫卯结构就有上百种,还有各种类型的线条装饰、雕花寓意等,堪称文明古国的瑰宝。现代明式家具大都是匠人们在至今传世的家具和典籍上的模仿和复刻。除了外观造型韵律十足外,雕刻的简素、意蕴的悠长都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1.明式家具的用材


考究的明式家具,选材讲究,多依材而塑,善于根据家具的不同部位,审辨木材的材质、色泽和纹理,同时注重功能与木材天然纹理的表现,采用点缀式装饰,而不加雕琢堆砌,主张朴实的自然美。

家具用材分为硬性与非硬性两种。硬性木材以紫檀、花梨、鸂鷘木、铁力、乌木、红木6种为多。非硬性木材常见的有榉木、楠木、桦木、黄杨、南柏、樟木、柞木、松、杉、楸、椴11种。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紫檀:

学名为檀香紫檀。俗称紫檀,小叶紫檀,金星金丝紫檀等。紫檀属约有70个树种,降香紫檀归为紫檀木,其余69种归为花梨木。其中的金星紫檀,因紫檀木的导管充满橘红色树胶及紫檀素,全身或局部有肉眼可见的金星金丝,油质感极强,为上品。导管线弯曲似蟹爬痕迹,被称为“蟹爪纹”,经长期存放后导管线呈灰白色,形似卷曲的牛毛纹,称为“牛毛纹紫檀”。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黄花黎:

学名为降香黄檀,世人称之为黄花梨,因产地,又称海南黄花梨。

此处作“黄花黎”原因有三,其一因古籍中多用“花黎”;其二因“花黎木......皆产于黎山,取之必由黎人”(明顾岕《海槎余录》),花黎产中国海南,惟海南岛“黎母山”及其周围生长;其三产于海南岛的黄花黎属于豆科黄檀属,为区别于其他进口的豆科紫檀属花梨木树种。新切面气味辛辣浓郁,久则微香。活节处常有变化多端的“鬼脸纹”。 据周默《木鉴》著述,“打磨后的黄花黎,在自然光或灯光直射下,掩饰不住自己琥珀似的、迷人耀眼的金质,有时纹理似乎为微微晃动的水波。”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老红木:

此处取狭义,专指酸枝木(黑酸枝,红酸枝),来自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南亚传统红木来源产地。

江藩《舟车闻见录》有载,“...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刳之其臭如醋,故一名‘酸枝’。”将红木分为老红木与新红木是一种约定俗成和较为实用的方法。

老红木一般指颜色较深的黑酸枝与红酸枝;新红木一般指奥氏黄檀,广东称之为白酸枝,也有人称黄酸枝、花枝。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花梨木:

花梨木与黄花黎不同,属豆科紫檀属,涵盖除降香紫檀外的其余69种树种。

目前最好的花梨木是“越柬紫檀”,多产于越南、柬埔寨;另一种“鸟足紫檀”,产地老挝、泰国为主。而市场上使用最多最受欢迎的花梨是“大果紫檀”,产于缅甸。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楠木:

樟科楠属及润楠属木材的统称。

明末清初谷应泰《博物要览》中著述,“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香清,纹美;金丝者出川峒中,木纹有金丝,向明视之,闪烁可爱;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鸂鶒木:

鸂鶒木又作“鸡翅木”,“杞梓木”。子为红豆,可作首饰,因而兼有“相思木”之名。

鸂鶒木的特点必须满足且不局限于,心材呈黑褐或栗褐色,弦面上有鸡翅花纹,属于崖豆属或铁刀木属的树种。古代文献《格古要论》与《金史·舆服志》都说到宜作刀柄的“鸡舌木”,似为一物。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乌木:

乌木历史上又被称为乌文木、乌椭木、乌梨木等。在史籍中记载很多,很早就作为贡物进贡到中国。用于家具制作的很少,一般用于制作筷子、刀柄、玉器或宝石底座、雕刻与镶嵌用料、二胡及其他乐器等。

宋代赵汝适《诸蕃志》记有“乌椭木似棕榈,青绿耸直,高十余丈,荫绿茂盛。其木坚实如铁,可为器用,光泽如漆,世以为珍木”。一般乌木心材全部乌黑发亮、不见杂色者,才真正称得上“乌木”。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榉木:

学名大叶榉;属榆科榉属。

王世襄曾多次走访苏州民间,并在其《明式家具研究》中写道,“吴县洞庭东、西山所见明式家具,多数为血榉,有大花纹,层层如山峦重叠,苏州木工称之为‘宝塔纹’。”产于我国南方,北方不知此名,而称此木为南榆。在明清传统家具中,尤其在民间使用极广。这类榉木家具多为明式,造型及制作手法与黄花黎等硬木家具基本相同,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著述,其“木质坚致,色纹并美,用途极广,颇为贵重,其老龄而木材带赤色者,特名为血榉云”。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黄杨木:

学名黄杨;属黄杨科,黄杨属;又称“千年矮”。

黄杨木新切面一般呈鲜黄色,几十年或几百年后呈浅褐色泛黄,木材致密细腻。黄杨木生长缓慢,几百年才长高3-4米,可能是用材树种中生长最为缓慢的一种。直径也不足15厘米,故有“千年难长黄杨木”之说。

宋人东坡曾言,“黄杨一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故又有“千年矮之称”。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2.明式家具的结构

制作一件明式家具首先是选材,材料选好以后就开始考虑家具的形。形由结构组成,分为基本接合、腿足与上部构件结合、腿足与下部构件结合几类。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宣传应传承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此次就通过以下这些榫卯模型,希望能使大家(尤其是红木从业者)拾起已被遗忘的灵魂,一起感受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家具文化,与我们共同弘扬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3.明式家具的装饰

为了把家具装饰得优美多姿,明代工匠熟悉多种手法,诸般工艺,从利用木材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到人工的线脚棱瓣,攒接斗簇和雕刻镶嵌,乃至附属物料的选用加工,剪裁配合,无不各臻其妙。尤其是当它们和成功的造型完美结合时,凝结成艺术精品,堪称悦目赏心,予人美的感受。

选料:

硬木一般都有纹理,以黄花梨、鸡翅木较为显著,家具历来以纹理清晰华美尊为贵。工匠在选料时,总要把花纹好看的美材用在家具的显著部位。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黄花梨天然纹理(四出头官帽椅靠背板)


线脚:


明式家具虽然雕刻比较少,但线脚样式却有无数。因为这些线条的存在,才使得明式家具看起来更为流畅,而不显单调。

线不外乎阴线和阳线,因其造型之异又有不同的名称,如阴线槽口有“圆槽”、“尖槽”之别。阳线圆而饱满的称“灯草线”,立而犀利的称“荞麦棱”,平扁而宽的称“皮条线”等等。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攒斗:


攒斗指的是攒接和斗簇。 “攒”指把纵横的短材用卯榫按合成纹样,“斗”指锼镂的小料簇合构成花纹,攒与斗有时结合使用,故将这种装饰加工的手法简称为“攒斗”。常见采用攒斗工艺的如架格的栏杆,各种围子,中牌子等。

攒斗是家具上装饰性很强的透空图案,有的是用纯攒接方法做成的,如十字连方、卍字或扯不断等;有的是纯用斗簇方法做成的,如四簇云纹;有的则兼用二法。

一、攒接两例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A 曲尺式罗汉床围子。它全部由横竖短材攒接而成,在直角相交处都倒去棱角,使其圆浑。“丁字形”结合处一律用大格肩出单榫,角的结合处格肩做。通体不见透榫。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B 寿字纹黄花梨罗汉床围子。用攒接法组成两种不同写法的篆文“寿”字,相间构成图案。格肩做法与上例同。

二、斗簇两例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A 四簇云纹罗汉床围子。全部用云纹斗簇而成。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每组由四枚双钩向外的云纹组成。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B 云纹间凤纹衣架中牌子。图案由一组四簇云纹间隔一窠团凤纹组成。图案横着分三层。云纹、凤纹均用木片锼镂而成,每层之间再用载销联结。

三、斗簇加攒接两例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A 四簇云纹透格柜门心,与前例床围子云纹的明显差异是每朵云纹出尖,加上用短材将每组攒接起来,行列分明,突出四簇云纹的完整性。如把短材和与它相连的云钩周匝相连,又能看出一个个葵瓣式的轮廓,纹样妍绮,有花团锦簇之妙。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B 十字攒接四簇云纹架子床围子。每组云纹由十字攒接,它不及前例轻盈灵活,但更为富丽匀整。尤其是床的正面为月洞式门罩,加上大面积的攒接斗簇,使大床显得格外繁缛秾华。

雕饰寓意:


雕花,是明式家具常用到的装饰工艺。下面详细介绍10种家具上常见的雕花和寓意。

1、螭龙纹:龙最早是作为图腾崇拜而出现的,以象征祖先,神化和夸大自己氏族的力量。龙能兴云雨,利万物,使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此外,龙还是美德、祥瑞的象征。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2、拐子纹:变体的龙纹,高度简化的龙头,而龙身为回纹与卷草纹的结合体,这使拐子龙纹增添了几分柔和,避免了线条呆板僵硬,又恰当地凸显了纹饰的硬朗、挺拔,因此拐子龙纹是刚柔并济的图案纹饰。由龙纹变体而来的拐子龙纹作为花型元素,取龙的“富贵”之意,以及卷草纹的“连绵不断”之意,因此寓意富贵不到头、子孙延绵不断。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3、牡丹花纹: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故成为瓷器上的流行装饰,在古典家具的雕刻中,也大量使用。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4、蝙蝠祥云纹:蝙蝠简称“蝠”,因“蝠”与“福”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祥瑞。“蝙蝠”寓“遍福”,象征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绵无边。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5、西番莲纹:在西方纹样中的地位特殊,就好像中国的牡丹纹。其造型优美,匍匐蜿蜒,枝叶可随意绵延。在清式家具中比较常见,适用于红木家具各个部位的雕刻。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6、卷草纹:卷草可以组成短短的两卷一束,作为透雕的卡子花或浮雕的边缘装饰,也可以向长广方向自如延展,成为大块的连续图案,适用于装饰狭长的面积。它是杌凳、桌几、床榻的牙子,椅子、柜格的券口等最常用的纹饰,容易收到圆婉生动、秀气雅致的效果。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7、麒麟纹:麒麟被视为上吉祥瑞之兽,它含仁怀义,是美德的象征,有“麒麟所至,祥瑞相随而现”之说,寓意至高无上、富贵长存。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8、暗八仙纹饰:采用八仙所执器物,不直接出现仙人,故称“暗八仙”。张果老所持鱼鼓能占卜人生;吕洞宾所持宝剑能镇邪驱魔;韩湘子的笛子使万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养性;铁拐李的葫芦能救济众生;钟汉离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国舅的玉可净化环境;蓝采和所持的花篮广通神明。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9、祥云纹:“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达到了顶峰,被众多的人所接受,在思想意识上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且享誉海内外,走向国际。寓意大吉大利、吉祥美好之意。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10、万字纹: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纹饰成“卍”字纹。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其有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也叫“万寿锦”。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雕刻技法:


线雕:雕刻工艺的基础技法,任何一种雕刻装饰技法都依赖于线雕才能完成。用刻刀在红木家具上刻出花纹,刻痕陷于木材之内。多用于围屏、箱柜类家具表面的器物、人物或文字纹的单线条勾画,线条清晰明快,富有表现力,宛若白描。也有用铲地形式表现出阳线花纹图案也称线雕,如桌案的压条就是这种形式。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浮雕:花纹高于底面的一种雕刻形式,在家具装饰中用得最多。根据花纹高低程度可将浮雕分为深浮雕、中浮雕、浅浮雕及薄肉雕。深浮雕雕花浮出底平面30毫米—60毫米不等,偶尔略加镂空,但不透雕,厚重写实,立体感强。浅浮雕多为雕花浮出平面3毫米—15毫米,浅浮于表面,形意自然。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透雕:将底子镂空不留地的一种雕刻方法,用来表现雕刻物的整体形象。又叫“镂空雕”,家具行业中叫“锼活”或“锼花”,对木板进行穿透雕刻,锼空掉不必要的空白处,凸显出花纹,使家具显现出华美、灵秀之美。透雕还常和不同的雕刻技法相结合,在浮雕花纹之外或之间稍加透雕,具有很强的工艺欣赏性。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圆雕:一种立体的雕刻形式,是现代美术术语,古代无专门术语,指不带背景、具有真实三维空间关系、适合从多角度观赏的四面雕刻。古典家具中的端头、柱头、腿足、底座等,多采用圆雕出人物、动物、植物纹等图案,形象生动,写实性强。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丝翎檀雕:一种结合传统木雕工艺将工笔国画经过再创作并以浮雕的形式立体呈现在红木上的高端工艺。丝翎檀雕实用性强,可广泛使用在红木家具上,替代传统的浅浮雕形式,强化红木家具的艺术性。如运用在笔筒、面板等作为艺术装饰,则将物件完整的艺术化。

新中式与传统中式有存在差距?差距多大?差距在哪?



如此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厚重的艺术内涵相辅相成

才成就了传统中式家具的灿烂与辉煌

岂是浅薄的“新中式”可以比拟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