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公元407年,南朝宋國有一個叫劉義隆的王子在這一年出生;翌年,北朝魏國有一個叫拓跋燾的王子也隨即出生了。17年後,十七歲的劉義隆和十六歲的拓跋燾在同一年登基分別成為自己國家的君王。歷史的安排真的很有意思啊,讓這一對冤家對頭的人生從一開始就如此相似。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劉義隆登基之後將國家治理得國泰民安局勢安定,當他覺得自己頗有政治才能的時候就開始想幹一番大事業,譬如收回被北方魏國所搶走的失地河南諸縣等。劉義隆是一個想到就要做到的君王,於是他在二十七歲那年正式向魏國發起了第一次北伐大戰。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劉義隆的對手拓跋燾是一個從十二歲開始就四處征戰的天才將領,他有著驚人的軍事天賦,在所有戰爭裡幾乎百戰百勝。劉義隆聽過他這些名聲,但年輕的他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所以他勇敢地宣戰了。 在這場戰爭裡,二十二歲的魏王拓跋燾當時正在繼續征戰北方諸國。於他來說宋軍跟北方這些虎視眈眈的柔然、胡夏比起來簡直不堪一擊,所以他並未多放在心裡。在魏王的示意下魏軍對宋軍的來襲毫無抵抗,讓他們在河南輕易收復了數個重鎮。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等河南諸鎮全部被收之後,當年十月魏軍渡河反攻把他們全部包圍,至此宋軍如砧板上的魚肉再也動彈不得了。這一戰宋軍損失慘重府藏、武庫為之一空。也因經此一戰劉義隆發現自己跟拓跋燾之間的軍事才能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後來有二十年之久多不敢再輕舉妄動。此時的魏國因正在極力統一北方和打擊柔然,對宋國並沒過多關注,因此宋國得以有機會和時間讓經濟軍事實力慢慢恢復。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公元450年,已經四十三歲的劉義隆忽然有一天覺得自己的帝王生涯已經二三十年過去。這幾十年裡,國家在自己的治理下也國富民安太平盛世什麼都挺好的,自已身為明君啥都有了就只缺一個讓萬世景仰的功績,要是能收回北方的國土並把北魏打跑就可以像漢朝的霍去病將軍一樣在勝利的土地上封狼居胥受後人敬崇了。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劉義隆立即組織了二十萬大軍,讓王玄謨為主將兵分三路從淮河、泗水入河南進攻滑臺等地。打仗期間,他還派人拿了很多金銀珠寶到處賄賂魏人想策反他們。魏王拓跋燾看到此情形心裡想,靠又來了本王還沒開始找你們麻煩你們就自己送上門來真是找死。不過這次不會讓你們那麼好過了,本王現在開始就讓你們嚐嚐什麼叫不作不死!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在魏王眼裡宋文帝劉義隆是一個很傻的對手,他既無任何作戰經歷也缺乏軍事才能還敢貿然大規模打仗,未免過於書生意氣。他就派人送了一封信指責說:“以前蓋吳做人不厚道,煽動關隴一帶的居民起來反叛,你現在又學他派人過來誘導這些人,你以為你真的能誘導得到嗎?這只不過他們想拿這些賄賂的財寶故意騙你的。男子漢大丈夫有本事自己上馬打仗奪回這片地方,何必拿錢財去引誘人?”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劉義隆收到信後,不語。他的沉默反倒激起魏王的好奇心,他緊接著又發了第二封信過來:“你要是不想死的話就把長城以北的地方全部割讓給我,明年秋天我正好要去打揚州你趕緊恭恭敬敬地準備好床帳飲食器具這些東西在那裡候著本王。不然到時候第一個找你算帳!”劉義隆依然沒有回覆,面對這些挑釁的信件他心裡怎麼想的沒人知道,他只是沉默著,這也許就是書生和武將之間的差距吧。俗話不是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嗎,既然說不清就懶得溝通了。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雖然等不來回復但魏王仍然繼續來信,內容不免又是各種踩低劉義隆的話語。到最後一封的時候,他說:“你父親時代的臣子聰明又有才能但可惜他們都被你趕盡殺絕了。現在你什麼得力助手都沒有,要打敗你壓根就不需要動用我什麼兵器,只要請法力高強的婆羅門巫師唸咒遣鬼神綁過來就行了。”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這麼孩子氣的話也真虧魏王說得出口,劉義隆一如既往地沉默。但此時戰況已經開始對宋國不利了,伐北的大將軍王玄謨無能到連魏軍故意讓出的滑臺都攻不下去,一直在那僵持。要命的是王玄謨此人不但攻城失敗還在當地趁機搜刮民財,大失人心。滑臺久攻不下王玄謨只好帶兵撤退,在撤退期間驀然遭到魏軍追擊,當敵方的鼓聲快如急雨震天動地響起來時,王玄謨嚇到魂飛魄散肝膽俱裂狼狽逃亡。魏軍乘勝追擊斬殺萬餘人,宋軍慌亂奔逃中狼狽丟棄的兵器如山一樣高。之前打下來的河南各地又被魏軍相繼收復了。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在這場難堪的敗仗下,積累了元嘉一朝三十來年的經濟建設成果草草地浪費了。被後人評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宋文帝落了千年庸才好大喜功之名。宋軍雖然逃了,但魏王卻開始大肆進軍宋境直指國都建康。不過由於北魏大軍一路南下連過五大州郡,孤軍深入、糧草缺乏又遭遇各大重鎮難以攻犯,隊伍已處於強弩之末。當他們來到瓜步江畔時,魏王坐在高頭大馬上遙望對面的健康,他知道跨過這道難以逾越的長江天塹去攻打宋國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現在糧草缺乏士氣低落又不容易補給,戰線拉那麼長已經不好打了。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望江思慮的時候,魏王的心在這一刻忽然覺得異常疲憊,在這種心情下他又給劉義隆寫了一封信,但信裡並沒有展示他一向的諷刺惡意,而是向宋國送去了名馬和駱駝做禮品並請求和親。劉義隆可能覺得他反覆無常出爾反爾,認為和親這事不太可能實現其政治目的就拒絕了。但出於文人的禮貌他還是給魏王回送了美酒。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魏王拿到酒後豪飲,並對宋國的來使說:“我此次遠道而來並非為了掠奪貴國,是希望我們以後能永結姻親締交兩國友好。請求你們宋國皇帝許配公主給我的孫子吧,我回以女兒給武陵王做妻。”認識魏王三十多年劉義隆還沒有見過他這麼溫情厚道的一面,雖然後來和親未成,但他們倆人在生命的最後竟然能以這麼和氣友好的態度結束往來,很冥冥之中的註定啊。因為在第二年,魏王就被身邊親信殺死了。第三年輪到劉義隆被太子殺死。這兩人真是天生註定的一對冤家,不但年齡相近、在同一年登基、連死的時間也差不多。就是不知道死了之後在另外一個世界還有沒有繼續鬥。

這對冤家皇帝真有緣分,同樣年紀,同一年繼位,連死都差不多一起

其實我覺得魏王后來願意和親很大原因來自於內心的煩悶,征戰沙場數十載一直有崔浩在身邊出謀策劃生死與共,但現在卻被他殺了,魏王應該後悔到極致?殺了崔浩之後他伐南卻屢屢受挫,這應該更讓他痛恨自已的武斷暴躁耐性全無,不知有沒有讀者也同樣的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