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封殺事件」之事,談國產晶片路在何方?

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的一紙“禁令”,使得中興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不過,這絕對不是中興一家企業需要面對的困局,這是一場全民芯戰。因為美國“禁令”“震盪”的是整個中國製造業。在中興危機關頭,各種聲音不斷冒出,有對美國的批評、譴責,有對中國製造業的深刻反思,還有對中國製造業寬容的呼籲。

“中興被封殺事件”更堅定了中國走自主發展芯片的道路。

“中興封殺事件”之事,談國產芯片路在何方?

中興通訊被美國禁止元器件進口再次敲響了警鐘,國內半導體產業對外依存度很高,尤其在高端產品領域,幾乎沒有國產化能力,此次禁運將再次加強國內實現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的決心。

芯片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由集成電路經過設計、製造、封裝等一系列操作後形成。芯片行業集中度高,海外巨頭公司長期壟斷,國內芯片產業依然薄弱。

中國芯片市場依賴進口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的集成電路進口為2271億美元,也就是說約90%的芯片需要進口。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統計,全球排名前十的芯片代工廠商,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佔59%,美國格羅方德佔11%,中國臺灣的聯華電子佔9%,中國大陸製造僅佔9%,到2020年這一比例預計將提升至15%。

中國芯片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美元,佔全球芯片市場50%以上,但過分依賴進口也是一大弊端。

“中興封殺事件”之事,談國產芯片路在何方?

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包括芯片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個主要環節,此外還衍生出包括集成電路設備製造、關鍵材料生產等在內的相關支撐產業。

芯片生產首先是設計集成部分。

一是設計軟件,芯片設計軟件是芯片公司設計芯片結構的關鍵工具,目前芯片的結構設計主要依靠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來完成;

二是指令集體系,從技術來看,CPU只是高度集合了上百萬個小開關,沒有高效的指令集體系,芯片沒法運行操作系統和軟件;三是芯片設計,主要連接電子產品、服務的接口。

中國在芯片的設計、製造、封裝三大環節之中,差距最大的是製造。

製造分為兩部分,一是製造設備,即生產芯片的設備;二是圓晶代工,圓晶代工廠是芯片從圖紙到產品的生產車間,它們決定了芯片採用的納米工藝等性能指標。

18年的‘芯’路歷程

“中興封殺事件”之事,談國產芯片路在何方?

中國很早以前就致力於自主芯片的研發,在這條道路上開發過許多號稱國產芯的各種芯片成果。

1999年,當時的背景是,中國IT產業界,一直為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和芯片耿耿於懷。(18年了,還是如此)

當時的科技部部長徐冠華曾說,“中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其中的芯是指芯片,魂則是指操作系統。要培育一個基於CPU的開發生態系統。

第一棒是核心元器件。

第二棒是無數小的Design house圍繞Intel做公板、做產品創意、做產品原型、做差異化做優化。

然後,下一棒才是,面對市場的企業,從Design house挑選產品原型,做商品化包裝。投放市場。做品牌、做銷售、做客戶服務。

而近二十年以來,我們的軟件發展行業優秀,如果不是這次中興封殺事件的出現,我們可能還沒注意到我們的軟肋。

是挑戰也是契機

中國是全球最大製造國,對芯片有巨大需求,每年採購的芯片佔全球芯片市場份額約五成,如此巨大的市場是發展芯片產業的沃土。

依託於這個龐大的市場中國正逐漸發展起全球知名的企業,這些走向國際市場的企業日益認識到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等的重要性,它們開始主動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科技研發,而芯片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成為科技企業關注的重點,近年來在全球PCT專利申請量方面中國企業屢屢進入排行榜前列,這無不體現出中國企業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實力的提升。

在人才方面,中國向來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大國,每年產生了大量的科技研發人才,而且隨著這個國家迅速向前發展以及當下正持續推進的產業升級為人才提供了大量機會正吸引全球優秀的人才加入。

在芯片產業方面中國已取得一些成就,在當下備受關注的手機、平板電腦、穿戴設備產業方面均產生了行業內的芯片設計企業,部分芯片企業如瑞芯微、展訊等已成為國際知名企業谷歌、三星的芯片供應商,華為海思在技術方面正逐漸追上手機芯片霸主高通,華為海思同時也正為該公司的通信設備提供芯片。

中國芯片開發起步晚,近幾年來,軟件行業的迅猛發展,給我們造成一個繁榮的‘假象’,對於硬件的發展還需要大力的支持,不僅僅在市場份額,人才培養領域,還需要加強高科技開發的發展環境,這是一條長遠的路,但卻是一條成功之路;中國高鐵,中國船舶等等自主製造,彰顯了中國有實力發展自己的高新科技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