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大幅下滑 永辉超市的“新零售故事”还能继续吗?

作为A股中的连锁超市巨头,永辉超市自从接轨新零售以来,业绩一直呈现飙升状态。


净利润大幅下滑 永辉超市的“新零售故事”还能继续吗?

然而,2018年开始这一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8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仅同比增长0.56%;之后的半年报更是出现了净利润同比下滑21.47%的尴尬状况;10月30号晚永辉超市披露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526.92亿元,同比增长21.67%;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下降26.9%。

净利润不仅没改善,而且下降幅度更大,单三季度永辉超市净利润就同比下降74.98%。

增收不增利,加速开店的锅

营收出现增长,而净利润却出现下滑与费用大增关系密切。费用增加主要是因为门店扩张所致,尤其是新零售门店的快速扩张,使永辉超市资金压力骤然增加。

截止2018年6月30日,永辉超市旗下的门店总数达到952家,半年的时间里就增加了149家。传统板块的门店增数为42家,新零售版块却增加了107家,其中,永辉生活净增85家,超级物种新增19家。

在线下实体销售遇冷,超市纷纷闭店,外资大卖场家乐福、麦德龙寻求退出中国市场的背景下。永辉超市却逆流而上,大规模扩张旗下门店,这样的方式带来了费用的不断升高。

不仅如此,永辉超市仅第三季度新开门店就多达172家,其中永辉超市绿标店25家、永辉生活店137家、超级物种10家。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销售费用84.06亿元、管理费用22.35亿元,两者分别同比增加40.35%、76.3%。


净利润大幅下滑 永辉超市的“新零售故事”还能继续吗?


永辉如此的跑马圈地,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新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试图通过扩张的方式来率先占领市场。

业务转变,新零售业务不给力

从原来的传统零售超市业务转变,永辉旗下业务包括云超、云创、云商、云金四大板块,实现线上线下共同驱动。云超包括红标店、绿标店;云创包括永辉生活店、超级物种、永辉生活app等业务;云商包括原有总部职能部门及事业部;云金包括永辉金融业务部。

超级物种和永辉生活是永辉大力发展的对象,也是目前造成亏损的主力军。据2018年半年报,云创营收9.05亿元,但费用支出达到 12.94亿元,净利润亏损3.89亿元,造成永辉整体净利润减少1.91亿元。此前2016、2017年云创也一直处于亏损中,分别达到1.16亿元和2.67元,亏损幅度逐年加大。

永辉虽然想要依靠快速扩张的打法占领市场先机,但也对其自身经营提出挑战,快速开店导致成本上升,现金流承压。

虽说截止2018年9月30日,存货金额同比增长28.5%至56.98亿元,但存货周转天数略降1.4天至37天。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

永辉超市超级物种最大的竞争对手盒马,从2016年1月第一家会员店在上海落地至今,已经全国16个城市开出了90多家门店,并且根据阿里的计划,盒马还将保持继续开店的势头。


净利润大幅下滑 永辉超市的“新零售故事”还能继续吗?


永辉自然也不甘落后,在其计划中,今年第四季度开店速度还会继续加快。不过,虽

然盒马表面很风光,但其并未实现盈利。因此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可以赢。

新业务短期盈利不易,长期待商榷

对于永辉来说,净利润下降是发力新零售时期的阵痛,但这更反映的是传统零售商的困境。

由于目前永辉超市还要靠门店扩充,公司的优势也主要体现在低价生鲜,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门店迟早会饱和,生鲜产品整体毛利率偏低,公司的长远价值还是需要看它在新零售上的探索是否成功。

面对线下实体零售遇冷的情况下,转型线上或者发展新零售或许不仅仅是企业追赶风口,更像是一种自救。若是迟迟不能实现盈利,就会变成企业的拖累。

根据申万宏源研报,永辉生鲜供应链壁垒是坚固的护城河,是公司数十年的经营和灵活的经营机制达成的,这让永辉拥有极强的门店复制能力,如果同时推进线上业务发展,提升店面坪数,盈利能力提高指日可待。

中国银河的研报认为,公司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进行权利的上移与下放,同时大力创新合伙人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创新举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虽说短期激励费用摊销侵蚀公司净利,但从长远看其红利释放的优势会逐步明显。

一位资深媒体人曾表示,“不要老是盯着利润看,利润是后视镜,你看到的利润是企业家过去栽树结出的果,而此刻,你应该看资本支出,这才是企业家明天是否能收获果实而栽下的树。”

以永辉超市为后台的超级物种最终的走向还不好说,但要盈利恐怕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