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石」十九年鑄造青年衛生志願服務品牌

「他山石」十九年铸造青年卫生志愿服务品牌

「他山石」十九年铸造青年卫生志愿服务品牌

“醫生,我這個病是不是必須手術治療?”“醫生,麻煩你幫我量一下血壓,順便幫我看看這個藥怎麼服用啊?”近日,在安徽省嶽西縣石關鄉,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安徽省立醫院”)的青年醫生為當地百姓義診。鄉親們湊在醫生身邊,認真聽講疾病防治知識,很多人正在記下醫生們的聯繫方式。

這群醫生有著統一的身份——安徽青年衛生志願者。1999年,團安徽省委、安徽省衛計委聯合開展青年衛生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該計劃以公開招募青年醫護人員組成服務隊赴基層開展醫療、預防、教學等志願服務為主要形式,形成定期輪換、長期堅持的機制,這種嘗試在全國尚屬首例。

據悉,志願者均從省直醫院和市直醫院招募,醫生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主治以上(含主治)職稱。19年來,安徽已招募26期共1859名青年衛生志願者,在安徽省395個基層衛生單位開展駐點服務

「他山石」十九年铸造青年卫生志愿服务品牌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青年衛生志願者在安慶太湖縣江塘鄉開展義診

加深對基層醫療狀況瞭解

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安醫一附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張震看來,志願者工作不僅為當地百姓送去醫療服務,更加深了自己對基層醫療狀況的瞭解。

2017年9月,張震和5名同事作為安徽省第23期青年衛生志願者來到太湖縣江塘鄉。

“我曾驅車3小時山路,來到大山深處的劉畈鄉開展醫療義診等服務。還有一次,我們坐船兩個多小時到牛鎮,船上十分顛簸,幾位女同事差點吐了。”張震介紹,他和同事還來到貧困村,和當地老百姓同吃同住。

一次,張震等人專門驅車前往村裡看望一名60多歲的貧困戶老奶奶。老奶奶一看到張震就激動地問道:“你可是合肥的張醫生啊?”

原來,2012年張震曾為奶奶做過直腸癌手術。得知現在奶奶身患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後,考慮到她家的經濟條件,張震和感染科、普外科、消化內科醫生聯合給奶奶提供了一個最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

冬天,只要村裡求助電話打過來,張震等人就冒著雨雪送醫上門,他們經常手拉手,走過荒草成片的田野,踏過結冰很厚的土地。

張震說,自己臨走前留下了電話號碼,讓當地百姓以後來合肥看病聯繫自己,儘量為他們提供便利。

2018年3月,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陶奇昌來到淮南鳳臺縣鳳凰鎮衛生院開展醫療扶貧。

到村以後,陶奇昌等人立刻行動,將每一戶人家的患病情況摸排清楚,從測血壓、健康諮詢到制定治療方案,儘自己所能幫助當地百姓。

“村民王某長期患慢性病,行動不便。”“村民張某腦血栓偏癱,殘疾,行動不便……”陶奇昌小組還編訂了就醫困難貧困戶結對幫扶花名冊,定期到活動不便的殘障者家中義診。

陶奇昌介紹,百姓們經常圍在一起聽他說疾病防治方法,走的時候,很多老百姓都急切地問:“你們什麼時候再來呀?”

「他山石」十九年铸造青年卫生志愿服务品牌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青年衛生志願者在安慶太湖縣江塘鄉送醫下鄉

“撤不走”的醫療隊,與基層醫療事業共成長

2017年8月,亳州市人民醫院影像科主治醫師郟立志和同事來到亳州市龍揚鎮衛生院進行幫扶。

經過交流,郟立志發現龍揚醫院放射科設備落後,醫生影像診斷知識薄弱,他開始在工作中手把手指導醫生。

“我從每天拍的片子裡選一些和衛生院醫生講解,告訴他們怎麼分析片子。”除了結合工作教讀片常識,郟立志還定期講解影像設備使用知識。

去年10月的一天夜裡,衛生院來了一名急腹症患者,經過超聲檢查及X線檢查後,急診科醫生依然無法辨明病人病因。

“我建議患者檢查腹部CT,圖像顯示胰腺腫脹、周圍滲出明顯,診斷為急性胰腺炎,並立刻將患者轉院到上級醫院,這樣不耽誤病情。”令郟立志印象深刻的是,自己的幾位“學徒”醫生也給出了同樣的判斷。

現在,雖然郟立志已經志願服務期滿回到市裡,但他建立了微信群,經常線上解答鄉鎮醫生的困惑。

安徽省立醫院神經外科的董永飛醫生是該院第24期青年衛生志願者服務隊隊長,他剛來到嶽西縣石關鄉衛生院時,發現當地醫生很熱情,但是由於接觸病例少,水平有限,對很多病“拿不準”。

“衛生院有B超設備,但是很多醫生無法通過B超準確檢查診斷頸動脈斑塊、乳腺腫塊等疾病,一些臨床醫生對於疾病認識不足,更不知道什麼病該往哪一級醫院轉診。”董永飛介紹,

經過教學幫助,他發現鄉衛生院醫生水平明顯提高。

「他山石」十九年铸造青年卫生志愿服务品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青年衛生志願者收到安慶嶽西縣石關鄉鄉親們送的錦旗

19年共青團志願品牌正被賦予新內涵

“志願者要能夠適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並志願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董永飛表示,作為青年醫師,將繼續堅持幫助基層醫療事業發展,通過志願服務真正達到醫療扶貧的目的。

第21期青年衛生志願者、安醫一附院醫生杜瀛瀛講到,幫助當地基層醫務工作者,建立一支紮根當地的醫療服務隊伍,才是青年衛生志願者項目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自2017年起,安醫一附院選派了由醫院團委書記黃堯為隊長的駐太湖縣江塘鄉龍山村扶貧工作隊,開展駐點對口衛生扶貧工作,同時通過與縣醫院的合作,加快“雙向轉診”制度,為貧困地區群眾節省醫療資金。

和安醫一附院一樣,安徽很多醫院在參與健康扶貧的同時,都形成了自己的衛生志願者品牌,建立長效的幫扶溝通機制,擦亮了青年衛生志願者的招牌,深化了青年衛生志願者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