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最近國內的一件事,在輕武器圈子裡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朵英賢院士在2018年07期《兵器知識》的採訪中,提到“2016年軍方作廢87式雙基球扁發射藥,10式通用彈便名存實亡。接著又作廢了88式機槍系統和95式步槍彈,(輕武器)全行業進入低谷。”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87式步槍彈

87式步槍彈,其論證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即大名鼎鼎的“713”會議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713會議期間提出的新彈指標

從指標上來看,當年咱們還是相當務實的,指標的確立相當符合當年的國情與小口徑彈的特性:初速大、重量輕、殺傷威力和貫穿性高,連發輕度高以及兼顧工藝性和經濟性等。

但是——

受到80年代末期“中口徑機槍消亡論”的影響,其具體指標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的一件事情就是八十年代的兩山輪戰,部隊在崇山峻嶺之間迂迴穿插,自然而然地對手裡沉甸甸的67式通用機槍滿腹牢騷:全槍帶槍架超過25千克,算上附帶彈藥和備件,重量直奔40千克。在全靠兩條腿的山地環境裡,這個重量簡直能要人命。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67式通機(重機槍模式)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外軍手中的67式通機(輕機槍模式)

受到“中口徑機槍消亡論”和“戰場檢驗”後,208所得出經驗:在未來,中口徑機槍的存在將是多餘的。

200米內的目標將由衝鋒槍和突擊步槍解決,而大於600米的目標則交給重機槍和火炮去消滅——至於200米到600米這個火力空白,他們不是沒考慮過,解決辦法是加長小口徑的槍管,讓5.8mm機槍彈夠到600米即可。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個槍管幾乎佔了全槍一半長的88通機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後果……唉

PS:往後各位要是再看見拿“沒上過戰場檢驗的武器不算好武器”的,直接拿這個例子抽他,往死抽。戰場經驗往往受限於交火烈度和國家工業水平,在這方面,中美俄三國都吃過虧,有些人還把他當成聖經一樣追捧。

·一刀切,同樣也是懶政的表現形式之一

以5.8mm步/機槍彈和12.7重機槍彈包打天下的思路確定之後,某所和朵院士很自然的開始了所謂的“彎道超車”——全槍族、通用化、彈藥統一。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左側兩枚為5.8mm普通彈(輕彈)及剖面

右側兩枚則為5.8mm機槍彈(重彈)及剖面

至於為什麼要分為輕重兩種彈型,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由於當年冷鍛槍管制造不足,只能優先配備給95班機一類的使用。所以重彈配給班機使用,重彈頭還能有效的增加射程——雖然我是沒看出來射程能多幾米。

這麼一來,就很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彈藥混用。關原幽我呢,有一次還真從軍械保管員手裡領到過一盒重彈,要不是保管員及時把我叫住把子彈換成了輕彈,我那支槍就提前報廢了(重彈磨膛線磨得特別狠)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輕重彈,靠肉眼完全無法分辨

還有一件事情,相信眼尖的朋友已經注意到了——5.8mm輕彈的剖面裡,鋼質重心是擺在子彈尾部的。

這是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設計,哪怕我對力學不甚瞭解,但重心如此靠後,勢必會影響子彈入體後的翻滾效果,這是連我都能看出來的問題。

相比之下,北約的5.56mmSS109步槍彈則使用了鋼-鉛複合彈芯,鋼芯為尖錐形裝在彈頭前面,尾部用鉛填充,這個彈在保留了鉛芯M193普通彈命中目標時容易炸裂破碎的優點之外顯著提高了侵徹力。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作為對比的SS109子彈

按照常理,千禧年之後冷鍛槍管加工難度下降,良品率增加的情況下,某所就應該扔掉以前的5.8mm普通彈,給突擊步槍、通機和狙擊步全換上冷鍛槍管,統一配發5.8mm重彈。但是啊……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10式通用彈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被朵院士稱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通用彈

通用彈,意思是指可以同時兼顧步槍、機槍、狙擊步槍射擊的通用型子彈

(混鬼呢,彈道特性都不同的三款槍,你跟我說通用?)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槍管斷面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憑著設計者的一廂情願,就是這個結果。新型通用彈在95步槍膛線上掛銅嚴重(兼顧機槍射擊,膛壓太高的緣故)——打九發十環,第十發脫靶的“離群彈”便是由此誕生的。

這樣的子彈部隊根本不敢給88通機用,以至於原來的5.8mm機槍彈在通用彈掛銅問題解決之前根本不敢停產,直到16年88通機停產為止。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機槍?

這一連串的問題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在事關全軍的槍彈問題上,我們彎道超車然後華麗的翻車了。對於步機槍彈的“一刀切”行為,隨著軍方正式作廢彈藥及武器正式畫上句號,心中雖然感慨,但是這是大勢所趨——我們在不知什麼時候,居然忘記了要讓子彈去適應槍,而不是讓槍去適應子彈,這簡直是本末倒置。

但是,說到底,我們以後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輕武器配比?

這裡說一點我個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見的也歡迎討論)

步槍方面,小口徑是沒問題的,但是子彈可以拋棄過去的半穿甲彈設計。改用全鉛或者SS109那種鋼-鉛混合,降低膛壓,換用冷鍛槍管——個別土豪部隊要上不鏽鋼槍管我也沒意見。

機槍方面呢,.338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很多國家都在考慮換用。


中國新槍要上2019年閱兵,主動廢除5.8毫米子彈,擺脫無腦通用化


作為藍星最大美分,LWMMG怎能不拿如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