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鄉愁——漫山烏桕葉紅時

(文/熊宗榮)我的家鄉在鄂北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那是大別山和桐柏山的交匯處,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一條蜿蜒的公路和小河流像切線一樣將延綿起伏的群山分割兩半。

另一種鄉愁——漫山烏桕葉紅時

我在這山裡長大,歡樂和苦難伴隨著我的童年,雄峻的群山和秀麗的風景成了我腦海中永恆的烙畫,陣陣松濤和汨汩流水成了我永不消失的鄉音。

另一種鄉愁——漫山烏桕葉紅時

人老了,正是葉落歸根時。我常常偕妻躑躅在家鄉的山間小路上,看著漫山遍野霜後的烏桕樹葉,鮮紅鮮紅的,像二月的鮮花,像騰烈的火焰,一團一團的,燃燒在山坡間、叢林中、小河畔、田塍上、村壪旁。秋風中,樹枝在輕輕搖曳,紅葉在微微晃動,隨風送來一陣陣秋天的味道。

另一種鄉愁——漫山烏桕葉紅時

驀然,一幅塵封的畫卷在我眼前展開:一群天真無邪的少年在秋後的山間奔跑。他們都赤著腳,穿著破舊的衣衫,有的唇上還掛著鼻涕。但他們都很興奮,每個人都漲紅著臉,淌著汗水。他們一邊奔跑著,一邊大聲嬉笑著,吶喊著,奔

向山坡,奔向樹林,來到一顆高大的烏桕樹下。

另一種鄉愁——漫山烏桕葉紅時

他們略作停頓,仰著頭,朝樹頂望了望,便一個個像靈活的小猴,“噔噔噔”,幾下就爬到樹上。他們每人折一抱烏桕紅葉,紅彤彤的,像一束束盛開的鮮花。然後,他們便坐在樹杈間,一邊搖晃著烏桕紅葉,一邊朝山下大聲唱著:

木梓樹葉,紅彤彤,

接了個媳婦耳朵聾。

叫她掃地不掃地,

拿個掃帚玩把戲。

叫她洗碗不洗碗,

她在碗裡打雞蛋。

叫她涮鍋不涮鍋,

她在鍋裡擺裹腳。

叫她織布不織布,

她拿個梭子擦屁股。

……

剛唱完,他們便拍著手,暴發出一陣歡樂的大笑。束束烏桕紅葉,隨著笑聲迎風飄零,落英繽紛。那情景恰似天女散花,凌空墜落,五彩紛呈。

另一種鄉愁——漫山烏桕葉紅時

山下田間播麥的大人們,聽到歌聲,都抬起頭來,朝山上望去。他們一邊舒心地笑著,一邊大聲吆喝:“狗日的,小心別掉下來!”

另一種鄉愁——漫山烏桕葉紅時

那幅畫面,是發生在六十多年前的事。那群少年,其中有一個便是我。回想起少時的往事,看著眼前漫山遍野的烏桕紅葉,不覺思緒無限,感慨萬端。濃濃的鄉愁,頓時奔湧入懷,令人惆悵,令人窒息……

另一種鄉愁——漫山烏桕葉紅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