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首愛情詩詩是殷夫翻譯的,只因爲魯迅寫在這篇文章里

1931年2月7日,左翼作家同盟會的五名青年作家,柔石、殷夫、胡也頻、李森偉等,慘遭國民黨反動派的槍殺。統治者的專制暴行,以及對進步作家的迫害,深深震驚了魯迅,他執筆寫下著名的散文《為了忘卻的紀念》。

原來這首愛情詩詩是殷夫翻譯的,只因為魯迅寫在這篇文章裡

魯迅先生與青年作家

從這篇文章我們看到,魯迅早就打算翻譯裴多菲的詩作,只是忙於工作,無暇早日完成這一心願。恰好詩人殷夫在翻譯裴多菲的詩,於是魯迅就將自己心愛的德文版書借給了殷夫,希望他能早日譯出自己喜愛的裴多菲詩選,可惜,不久殷夫就被捕了。

原來這首愛情詩詩是殷夫翻譯的,只因為魯迅寫在這篇文章裡

左翼作家殷夫

從殷夫被捕到被國民黨秘密槍殺,只有短短几個月的時間。

在清理詩人遺物時,魯迅發現,他那本德文版書上,除了一首翻譯詩外,什麼也沒有。

這首翻譯詩是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就這樣,自從魯迅的文章《為了忘卻的紀念》發表以後,這首詩就悄然在進步青年中間流傳。

原來這首愛情詩詩是殷夫翻譯的,只因為魯迅寫在這篇文章裡

裴多菲心愛的妻子森德萊-尤利婭的畫像。

他們或者以此作為生活箴言,或者在爭取中國人民的自由和幸福的鬥爭中,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真正把文學藝術與生活的血肉緊緊相連相連。

甚至,說得出這首詩的青年,還以為是魯迅先生翻譯的呢。

所以,今天,當我們提到裴多菲的《愛情與自由》這首詩的時候,都以為是魯迅翻譯,這應該是一種誤解吧。

原來這首愛情詩詩是殷夫翻譯的,只因為魯迅寫在這篇文章裡

為匈牙利人民的自由而獻身的詩人裴多菲的畫像。

最後我們看看新時代說翻譯家,孫用先生是如何翻譯裴多菲的《愛情與自由》這首詩的:

自由,愛情!

我要的就是這兩樣。

為了愛情,

我犧牲我的生命;

為了自由,

我又將愛情犧牲。

1847年1月1日

孫用先生是用直譯的方法,可能經過魯迅先生介紹的譯本影響太大了,所以,直譯的《愛情與自由》這首詩,我們就參考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