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一個月中有20天都是應酬朋友,這樣的生活助他成傑出作家

魯迅一生視寫作如生命,不倦工作,一切家用和人情開支全依賴他的一支筆。在一般人看來,生存壓力巨大的魯迅一定是疏於交際的。其實不然,魯迅一生既有精彩的私生活,也有豐富的群生活。

魯迅先生一個月中有20天都是應酬朋友,這樣的生活助他成傑出作家

​儘管魯迅日記記得非常簡略,但裡面依然有著大量的人際交往的內容,比如收到誰的禮物、和誰遊玩、與誰喝茶吃飯、給誰回信等。魯迅1914年1月的日記,31天中超過20天有工作之外的應酬。

魯迅晚年的交際是否少些呢?非也。與魯迅有過密切交往的蕭紅給魯迅總結過一張作息時間表。魯迅每天從下午兩三點起就開始陪客人,陪到五六點,客人若在家吃飯,吃完飯還得在一起喝茶,有時前面的客人還未走,後面的客人又來了,魯迅只好繼續陪下去,陪到晚上8點、10點、12點的情況都有。到了下半夜,所有人都睡下了,魯迅才開始讀書、寫作,一直要工作到第二天家人全部起床,他才會去睡覺。

魯迅先生一個月中有20天都是應酬朋友,這樣的生活助他成傑出作家

​人不是一座孤島,不可能完全不跟別人發生聯繫,魯迅的一部分交往就是因為生活與工作的需要發生的,比如他託朋友打過官司,請熟人給北京的家送過生活費;與幾個志趣相投的人辦過《語絲》《莽原》;去外地旅遊,還託學生訂過旅館……

魯迅樂於與人交往,也與他作家的身份有關。作家需要源源不斷的題材,同各方面人士交往,可以彌補其閱歷的不足。比如通過蕭軍、蕭紅,魯迅獲得了東北淪陷區的一些資料;通過馮雪峰、瞿秋白,魯迅瞭解了蘇區和紅軍的一些情況;通過殷夫、柔石,魯迅明白了身處白區的革命者的生活……

魯迅先生一個月中有20天都是應酬朋友,這樣的生活助他成傑出作家

​魯迅正是在“群”生活中漸漸成為傑出作家的。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遊宇明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