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主播持证上岗施行在即,是严管凛冬将至还是规范化的黎明曙光?

本文作者清霜,一位从业两年多的直播业内人士,文章是作者对直播行业的所见所想。特别刊发以飨读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直播观察立场。

昨天跟友人聊天,聊到主播直播从业资格需要考证,已经有消息在路上,对直播行业会有怎样的巨震,可以参考游戏版号的限流,对游戏行业的影响。

传主播持证上岗施行在即,是严管凛冬将至还是规范化的黎明曙光?

图片来自央广视讯官网

诚然,对于正处于变现期的直播行业,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坏”消息:好歹那么多年大大小小的游戏公司都是吃的钵满瓢肥,才遇到了主管部门给予的这一关卡;而直播行业,连大哥二哥,都还在努力地实现转亏为盈或尽全力保持盈利的状态。

斗鱼因为未上市数据不公开无从查证,但虎牙财报却可作参考,感兴趣的读者去搜索查找虎牙财报,就可了解到今年上市后虎牙Q2季度营收状况。

近期人民日报频繁直接点名直播行业:“斗鱼需斗愚”、《你不爱国的样子真丑》、“网红主播素质赶不上颜值”。

传主播持证上岗施行在即,是严管凛冬将至还是规范化的黎明曙光?

有行业人士跟笔者吐槽,人民日报是否太关注这个行业?至今想想,不尽然是人民日报和网警们的过分“盯梢”,而是:直播这个被整个互联网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行业,在高速爆发之后行业急待规范。

关于平台

简单复盘直播行业的成长,其雏形可以追溯到10年前YY的建立的语音时代,又分为2大分支:游戏和娱乐。大量玩家的入驻和在YY上建立游戏公会,让YY看到了游戏直播的前景,并把游戏直播独立出去做成了YY游戏直播,即后来虎牙直播的前身。

传主播持证上岗施行在即,是严管凛冬将至还是规范化的黎明曙光?

当年的YY截图

这种游戏大型聊天室和娱乐的演唱会模式,到2014年以斗鱼为代表品的游戏直播平台的加入才有所改变,内容走向垂直化,游戏成为直播内容中最重要的一个版块。

这个时候,游戏公司已经看到了直播的价值,开始频繁与直播平台接触,补充自己游戏内社交的缺陷,进一步提高玩家黏性,亦或是将直播平台,作为自己的游戏宣发平台。对于直播平台的态度,他们给予大量资源的扶持和帮助。

竞技游戏的发展,让直播平台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即2016下半年到2017全年,并催长了触手直播、火猫直播、全民直播等直播平台。其中触手抓住《球球大作战》、《王者荣耀》,火猫抓住了《Dota2》等最终成就了一个平台。

到这里,主管部门都没有对直播行业有任何过于严厉的“批评”,虽然这些年里,直播平台没少出问题,撇开游戏撕逼的那些破事儿,“造人”、赌博、“黑社会话题”的事情真不少,陈一发、B总被封杀的视频也是出自这段时期。

现在的不少粉丝为陈一发如今的遭遇扼腕叹息,抱怨“有人恶意挖早年黑料”、“是否处罚地太过严重”的同时,是否想到:如果主管部门一早就处理了这些问题,即使当时下手不那么重,也不会有现在千万粉丝的陈一发,毕竟2017是陈一发起飞的一年。

而2017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就给过暗示:网络直播应成为价值出口。

整个直播行业,在10年的发展里,都没有建立起来一个完整的规范。

或者说,没有一个平台认识到,当前该做的事,不是在行业里依靠“恶意攻击”和“举报”来内斗撕逼消灭对手,而是输出具有自己价值观的平台规范,建立一套完整的、可作为模板的主播管理体系,告诉大家和主管部门“直播平台应该是怎么样的”、“直播平台应该输出些什么东西”。

这个东西,其实才是“攻击”和树立自己“大哥”地位的最好方式——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拿下大众舆论中对自身平台的认可和对直播平台的构想。

相反,最近几个大的直播平台,主播频频出事不停地挑战大众舆论的底线,便成为了极好的反面教材告诉大家“直播平台不应该怎么样”、“主播这样做是错的”、“直播平台输出的这些内容要挨打的”。

那么,跑出去举报的人就能逃过这一“潘多拉的魔盒”吗?在直播内容同质化的当下,谁都不敢说自己是独善其身,就看会不会有人挖你的料出来,调动一波舆情罢了。

举报非功,不可抵过,最终主管部门一旦放大招,所有平台一个都逃不了。

传主播持证上岗施行在即,是严管凛冬将至还是规范化的黎明曙光?业内人士讨论

在今年腾X与今日X条的公关战里,因为今日X条对游戏行业的无差别误击,让我们看到了游戏圈的“同仇敌忾”,游戏版号难求的寒冬下,几个暗地里有竞争的游戏公司也抱团取暖起来。商业互黑、水军汹涌,从来都不是应该拿上台面的东西,与诸君共勉。

关于主播

此前笔者呼吁过:真正优秀的主播应该是直播圈里最重要的资源,被行业里保护起来,而不是作为恶意竞争中的靶子,恨不得刨人祖坟,去挖出点黑料来搞倒。

这个“保护”,不是号召平台把门面主播从前犯下的错,用各种方式消灭痕迹,本身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很难完全消灭,而是如果有错提前自查道歉。如果大众可以接受这个道歉,而且主播本身是积极向上的,那TA仍然是优秀主播。

反之,洗净铅华,回到原来的日子里,并不为过。德不配位,对于平台和主播个人,都是一枚定时炸弹。卸下陈一发粉丝的身份,发姐当时的语言,确实很不合适。莉哥从始至终,都争议太大,当时虎牙签下莉哥,周围的许多朋友就持有保留意见。

传主播持证上岗施行在即,是严管凛冬将至还是规范化的黎明曙光?

对于无黑点的优秀主播恶意制造黑点,断章取义,那是缺德。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直播行业两年多,知道每个主播的成长,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优秀主播的起来更是堪称血泪史,他们不懂哗众取宠走歪路,只是让自己变得优秀一点,再优秀一点。

门面主播并不就等于优秀主播

人气高、订阅数高,在流量为王的直播圈里,与人品和素质,往往构不成因果关系。

与平台的问题类似,主播现在收入和粉丝团体,已经可以赶得上一个二三线明星了,却还是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就连大部分S级主播做的事,也依然是最初的一套:怎么去吸引更多粉丝、怎么让更多粉丝为自己刷更多的礼物钱。

在拥有了一定人气之后,他们现在有个全新的身份,叫做“公众人物”。言论比娱乐圈更容易被放大的直播圈,谨言慎行甚至渗透到业内人士:笔者好几次都被捕风捉影的自媒体带上了舞台中央,其实就是日常工作的几个字感悟而已。

传主播持证上岗施行在即,是严管凛冬将至还是规范化的黎明曙光?

“公众人物”应该怎么当,对于部分学历不高、年纪相对偏小的主播来说,其实是个难题。当前直播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经纪团队、公会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他们是跟主播沟通的最直接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营收、粉丝数的KPI指标。连他们都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那大主播的频频陨落,倒逼主管部门不得不插手,其实是可以预见的。

综上,仅误打误撞进入直播行业2年、并稍微有一点情怀的小透明,对行业的一些感悟。人微言轻,所有的愿望只是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