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爲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久已深入人心。來到閬中的“漢桓侯祠”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張飛,張飛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只有匹夫之勇,在許多地方他還是相當聰明細心的,也很有謀略,並頗有國士之風。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嘉陵江畔的閬中古城,自古就是巴蜀軍事重鎮,三國時蜀漢大將張飛,駐閬中達七年之久,在這裡他打敗了曹操的上將張郃帶領的三萬人的進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勝利。

陸游青年時代曾有"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沖天之志,早在三國時代就有張飛替他做到了。有關張飛書法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梁人陶宏影的《刀劍錄》。他寫道:“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也。後被範疆殺之,將此刀人於吳。”這個《新亭侯刀銘》便是張飛的書法作品。明代的《丹鉛總錄》中,也有一條關於張飛書法的記載:"涪陵有張飛刁斗銘。其文字甚工,飛所書也。

在古代,書畫往往不分家。張飛不僅書法作品甚佳,而且還很愛畫畫,尤其喜歡畫美人。漢桓侯祠大殿右側有張飛大敗張郃後的“立馬銘”: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都於八蒙,立馬勒銘。據說是張飛親筆書寫,如此看來張飛還真是一位造詣頗深的書法家呢。張飛的書法真跡尚有存世者,可惜的是張飛畫的真跡卻至今尚未發現。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張飛對有學問的人很禮遇,張飛也惜英雄重英雄,可是張飛脾氣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劉備時常勸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但張飛不聽。劉備稱帝,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同年六月,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讓張飛從閬中出兵江州。張飛臨出兵前,被其麾下將領張達、範強(演義中誤寫作範疆)謀殺。

張飛死後葬於閬中,蜀漢懷帝劉禪於景耀三年(260年)追諡張飛為桓侯,後人為其建漢桓侯祠,俗稱張飛廟。

漢桓侯祠大門為明代建築,大門正中簷下懸掛著名書法家趙樸初補書的“漢桓侯祠”大匾,左右兩邊分立北宋文學家曾鞏《桓侯廟記》和清總督常明的《漢張桓侯祠》石碑,門前一對威武的石獅,肅穆莊嚴。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跨進大門重簷歇山式屋頂翹角連雲,氣勢不凡,構造精緻,別具匠心。簷下巨大匾額上楷書“靈庥舄奕”、“萬夫莫敵”、“虎臣良牧”等,正映照了《三國志》中對張飛“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的評價,表明此樓是為紀念張飛有力敵萬夫之勇而建的創意。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穿過敵萬樓後三十多米的小廣場是祭拜張飛的主殿。殿內正中塑有二米多高的張飛文像,張飛頭戴冕旒,手捧玉笏,端坐於神龕之內,豎眉瞠目,不怒而威。岳飛草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將大殿烘托出一派威嚴而儒雅的氣氛。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張桓侯祠左右各有廂房,為世虎臣館內有張飛生前重要事蹟的六組塑像。有“桃園結義”、“鞭督郵”、“古城會”、“當陽橋”、“義釋嚴顏”、“戰馬超”、“立馬勒銘”、“虎臣良牧”等大型群雕,是張飛生平業績的再現。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張桓侯祠裡的張飛墓裡安葬的是張飛無頭之軀,據說張飛被殺後,兇手張達、範疆二人割下頭顱,想拿到東吳獻給孫權,作為投名狀,他們乘船順長江東下時聽說孫權正向劉備求和,二人驚惶無措把 張飛的頭顱拋入江中,浮到雲陽地界被一位漁翁撈起,葬在雲陽鳳凰山麓。這就是張飛“頭葬雲陽,身葬閬中”的悲壯故事,現在兩處分別建有並分別建有張桓侯廟和張桓侯祠。

你以為張飛只是個赳赳武夫,其實他還能寫善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