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大學女生套路舉報食堂阿姨」輿情分析

現在很多大學食堂都實行了飯卡消費的方式,用其他方式就不能購買到餐品。然而,四川某高校一女大學生採用“釣魚”的方式舉報食堂阿姨,獲校方兩千元獎勵,此事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四川某大學女生套路舉報食堂阿姨”輿情分析

10月25日,微博網友@直播成都爆料稱,成都文理學院一名女學生在學校食堂吃飯時,因未帶飯卡,遂於食堂阿姨商量能不能通融一下,讓食堂阿姨幫忙刷卡支付。該女生將餐費微信轉賬給食堂阿姨後,該女學生舉報對方私收現金,導致食堂阿姨被學校罰款2萬元,舉報人則獲得2000元獎勵。

此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眾多網友圍觀和評論,該輿情也迅速在網絡上發酵。

10月25日晚,涉事的成都文理學院表示,經調查,確實有女學生向校方舉報食堂阿姨收取現金,校方還在進一步核實,後續將發佈正式通報。

“四川某大學女生套路舉報食堂阿姨”輿情分析

隨後,成都文理學院通過官方微博@成都文理學院 發佈通報指出,涉事商家“曹氏鴨脖”位於該校第一學生食堂內,10月18日下午16時50分左右,“曹氏鴨脖”經營者紀某某違反其與食堂管理公司四川彬蓉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之間的管理規定,擅自通過微信收取學生購買鴨脖款22元餐費。經核實,不存在輿情所言“對食堂阿姨罰款20000元”的事實,也不存在“對舉報者進行獎勵2000元”的事實。

同時,校方表示,對於食堂阿姨罰款20000元及對舉報者進行獎勵2000元一事完全是謠言,下一步校方將對造謠者追究法律責任。

大河輿情監測中心數據顯示,從10月25日該事件被曝光,截至26日中午12時,全網共搜索到相關信息56067條,其中微博55622條,客戶端131條、網站159條、微信58條、新聞43條、論壇40條、視頻10條等。

“四川某大學女生套路舉報食堂阿姨”輿情分析

從輿情關注走勢圖和監測數據可以看出,10月25日,該事件被微博網友曝光後,立即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評論。該事件迅速發現,成為網絡熱點,並形成了第一波輿情高峰,之後關注度有所下降。

25日晚間,主流媒體對此事的跟進報道,以及校方對此事的兩次回應,前後說法不一,自相矛盾,再次引發了網友的圍觀熱情,關注度持續走高,並於26日早晨7時形成了第二波輿情高峰,並達到了輿情峰值,此後開始逐漸回落。

從網友的關注及各大媒體的報道來看,網友對女生的行為表現出極大地憤慨,所有評論幾乎一邊倒地痛斥女生的行為可恥、同情食堂阿姨。但也有部分網友持有不同的觀點。

第一、你明明沒帶卡,給錢也天經地義。人家一個老阿姨,有一個工作也不容易,得饒人處且饒人。而且很多高校裡面,都是有飯票買的。你既然有現金,為什麼不去買飯票,非要在食堂窗口給現金。這明顯是要套路人家阿姨啊,這樣的行為真是令人心寒。

第二、部分網友表示,這就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明明是好心幫助,卻得不到好報。不過蛇是動物,沒有人心,不懂得報恩可以理解。但是人是有良知的,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也該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第三、女生雖壞,但食堂阿姨也不值得同情,她所受到的懲罰,完全是咎由自取,說難聽點,純屬自作自受。學校規定只能用飯卡進行支付,說白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人貪汙。既然有這樣的規定和制度,食堂阿姨就必須嚴格遵守,不能因任何理由和藉口變通、違背,否則就要為此付出代價。

“四川某大學女生套路舉報食堂阿姨”輿情分析

縱觀此次輿情事件,大家爭議的焦點在於,食堂阿姨出於好心,不惜違反校方規定給這個沒帶飯卡的女生打飯,然後,該女生在打到飯後,就把阿姨的這個行為舉報了,因為阿姨違反了校方的規定。所以,阿姨受到了懲罰,同時,因為該女生舉報有功,得到了校方的獎勵。很多網友表示,這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此次輿情事件爆發之後,校方首先發表聲明稱,“確實有類似舉報事件”,但具體細節還有待核實。之後,校方又通過其官方微博發表通報稱,“網友爆料的事實不存在”,同時又留了個尾巴,說後續還有更詳細的“調查報告”。正是校方的兩次回應前後矛盾,才造成了該事件出現了第二次輿情高峰。

校方對此事的應對不可謂不及時,但是應對的方法確實不妥。真正的做法是積極調查事情真相,及時回應網友關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