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婆媳矛盾中,先讓步的總是婆婆?「不想讓我兒子爲難」

婆媳矛盾是讓很多家庭都頭疼的問題,它的複雜在於很難界定對錯。婆婆和媳婦因為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因而立場不同。婆媳間居家過日子的事,本來都是可左可右的,再加上每個人立場不一樣,就更難說誰對誰錯。然而家庭不是戰場,日子要想過下去,問題總要解決,當婆媳間有了矛盾時,就要有先讓步的那個人。看完以下幾個故事,就知道為什麼婆媳間有了矛盾時,為什麼通常先讓步的總是婆婆。

為什麼婆媳矛盾中,先讓步的總是婆婆?“不想讓我兒子為難”

劉阿姨的兒子小凱和女朋友小影是高中同學,高考順利上了同一間大學,畢業後分在同一個城市工作,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小影提出要十五萬的彩禮。劉阿姨一家是普通工薪階層,供兒子上大學花了不少錢,又為小兩口結婚買了房子,這幾乎花光了劉阿姨了大半輩子的積蓄,如今實在拿不出十五萬了。和小凱的女朋友商量,家裡有困難,彩禮錢能不能少給五萬,可是小影的態度很強硬,就十五萬,少了不行。幾經溝通,意見始終無法統一,劉阿姨讓小凱推遲婚期,小影覺得都已經和孃家人說了要結婚,為這十幾萬推遲婚期很沒面子,認為小凱不夠愛她,鬧著要分手。小凱很懂事,知道父母實在沒有能力再拿出這筆錢,也決定要分手。可是兩個人在一起這麼多年,難免捨不得,劉阿姨看著兒子嘴上起了水泡心疼了,一輩子從沒求過人的她讓步了,豁出老臉和弟弟家借了五萬塊錢,總算把兒子的婚事辦了。

為什麼婆媳矛盾中,先讓步的總是婆婆?“不想讓我兒子為難”

麗麗的婆家和孃家住在不同的兩個城市,但是很近,也就一個小時的車程。三年前和阿浩兩人結婚時婆家給了買房錢,但是當時小兩口正在創業,就把這個錢投在生意上,兩人租房住。如今生意小有起色,兩人商量著要買房。麗麗想到自己爸媽身體不好,想把房子買在孃家住的城市,這樣離爸媽近,平時照顧也方便,再說以後有了孩子媽媽也能幫著照應。而阿浩的媽媽卻想讓他們把房子買在自己所在的城市,理由是這買房錢雖然是他們做生意掙的,但是還不是多虧了她當初給的錢做了本錢,也就等於說這房子是婆家給買的,出了錢當然有發言權,而且兒子娶了媳婦,都是在婆家這邊住,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兩個人各執一詞,爭的不可開交。婆媳每天因為房子的事吵架,這就苦了阿浩,一邊是親媽,一邊是老婆,沒法說誰的不是。那段時間,阿浩在媳婦和媽之間被搓來搓去,苦不堪言。人都瘦了,生意也無心打理,有一天開車走神差點出事,當媽的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為了不讓兒子為難,最後決定妥協。於是如麗麗所願,把家安在了孃家的城市。

為什麼婆媳矛盾中,先讓步的總是婆婆?“不想讓我兒子為難”

趙嬸今年56歲,生兒子時月子裡沒養好,落下了腰腿疼的毛病,站久了坐不下來,坐久了站不起來,每到陰雨天,渾身關節處就像有蟲子在裡面爬,鑽心的疼。一個月前添了孫子,趙嬸知道自己身體不行,沒法帶寶貝孫子。但是願意從她和老伴的工資錢裡拿出一部分給孫子僱個保姆,可是兒媳認為保姆是外人,不放心,非得讓婆婆親自帶孩子。趙嬸不同意,兒媳就一直鬧,兩夫妻因為這事天天吵架,鬧到有兩次差點離婚,最後趙嬸拖著病體來給帶孩子,她說:“認可我自己受委屈遭罪也不想讓我兒子為難”。

有人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婆媳間的事更不能較真,有了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都冷靜下來,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