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優化營商環境 促進民間投資!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 促進民間投資

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贛州市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中央和省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非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全市共有非公經濟主體50.3萬戶,佔各類市場主體比重達96.5%。1-9月,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62.2%,稅佔比達72.8%;民間投資增長18.7%,增速全省第一,佔全部投資比重達59.2%,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這些年我市固投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民間投資功不可沒。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讓民間投資“進得來”。大力拆除投資門檻,堅決打破隱性壁壘。針對“社會資本准入領域仍然存在排他性”的問題,責令任何部門不得對社會資本單獨設置附加條件和歧視性條款;消除招投標環節對社會資本的各種限制,非國有資本備案項目可直接發包;嚴禁對外地企業、產品和服務設置歧視性准入條件和補貼政策,嚴厲查處違背公平競爭原則指定設計、安裝和設備採購單位。針對“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享受國民待遇不對等”的問題,在全面落實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同時,對國家允許向外資開放的行業,對民營企業一視同仁、全面開放,並按規定享受同等優惠政策。針對“民間資本有錢難找好項目”的問題,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投資回報較好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如我市有140個PPP項目錄入財政部系統,總投資1276億元。

二、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讓民間投資“放心來”。出臺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努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一方面,堅持“刀刃向內”,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成立了市行政審批局,力推“一窗辦”改革,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全省最少,企業辦事遞交材料減少30%,企業投資項目前期工作時間縮減一半以上,企業註冊登記最快3天完成,30個高頻事項“最多跑一次”,辦理電子營業執照“一次不用跑”。另一方面,全力幫助排憂解難,提振民間投資信心。1—9月共發放“財園信貸通”“小微信貸通”“創業信貸通”92.2億元,惠及4719戶中小微企業;設立還貸週轉金13.9億元,為4700家非公企業解了燃眉之急。深入推進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近三年累計為企業減負228億元。創新“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供地模式,大大降低了企業初始用地成本。建成標準廠房1300萬平方米,讓企業“拎包入駐”。

三、營造創業創新的平臺環境,讓民間投資“活起來”。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激發非公經濟活力。積極搭建孵化平臺。大力實施“1122”工程倍增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程、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工程,引導非公企業圍繞“兩城兩谷一帶”進行技術研發、技改升級和成果轉化。建成市級以上“雙創”示範基地28個;市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43家,其中國家級平臺3家,為創業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積極搭建合作平臺。成立了贛州商會聯合總會,入會商會121個、會員企業3萬多家,覆蓋11個省、28個地級以上城市,為推動贛商迴歸、返鄉創業起到了很好的橋樑紐帶作用。積極搭建服務平臺。通過建立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企業精準幫扶APP、贛州“工業雲”等線上線下平臺,及時解決企業訴求。在贛州經開區創立工商聯分會,將服務下沉到園區,該做法在全省推廣。

四、營造重商親商的人文環境,讓民間投資“樂意來”。針對一些幹部怕跟民企打交道,不敢擔當、不敢接觸等問題,市委、市政府正確引導,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完善黨政領導聯繫企業及贛州外地商會制度,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企業家協會年會等,進一步拉近政商距離。釐清政商交往底線。從執法人員、機關幹部、工商界人士三個層面,制定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讓幹部與企業打交道不再進退兩難。加強誠信政府建設。開展“新官不理舊賬”專項整治,明令不得以政府換屆、責任人變更等理由毀約,對因政策調整造成無法兌現的給予合理補償,較好解決了毅德商貿物流園優惠政策兌現難等一批歷史遺留問題。樹立鮮明考核導向。建立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測評體系,實施涉企部門與非公企業“雙向評價”制度,評選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最佳縣(市、區),營造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實施優秀企業家成長計劃,開展“榜樣贛州·雙十佳民營企業人物”評選活動,每兩年表彰一批優秀企業和優秀企業家。在今年全省非公經濟發展表彰會上,我市有17家企業、18名企業家獲省委、省政府表彰。

雖然我市促進非公經濟民間投資取得一定成績,但離省委、省政府要求還有一些差距。我們將認真貫徹這次會議特別是煉紅省長講話精神,學習兄弟地市的經驗做法,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和保護非公經濟發展,為實現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做出贛州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