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在古代,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十分規律。讓我們不禁想,古人的生活也太無聊了吧!其實不盡然,要知道,我國古人的智慧超乎尋常,發明了許多打發時間的玩具。下面的十一種玩具,流傳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它們有的已經失傳,有的仍在流行。

雙陸

雙陸是古代的一種博具,如今已失傳。雙陸應是一種類似飛行棋的遊戲,從文學作品中的記載和傳世文物來看,雙陸曾經相當流行過。

在我國古代的博戲中,除了六博以外,還有一種叫“雙陸”的盤局遊戲曾經風行一時。這種棋戲在古代又叫“握槊”、“長行”,另外還有“波羅塞戲”的別名。關於雙陸在中國的出現,有著多種說法。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六博

六博,又作陸博,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擲採行棋的博戲類遊戲,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稱為六博,以吃子為勝。其中的古玩法大博,由於是與象棋一樣要殺掉特定棋子為獲勝,是很早期的兵種棋戲,被推論象棋類遊戲可能從六博演變而來。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飲水鳥

中國古代玩具“飲水鳥”的形象最後一次公開出現是在上世紀30年代時一本國外的科普讀物上,之後就銷聲匿跡了。

飲水鳥球內裝有液體,管的下端浸在液麵下。整個鳥身是密閉的,架在一個類似鳥腿的座上。它的頭部粘有尖尖的嘴,尾部粘有羽毛。為了讓人不能看清鳥身體裡的秘密,它的身體被塗上了黑色。而它的神奇之處就是,在鳥的面前放上一杯水,鳥就會俯下身去,把嘴浸到水裡,“喝”了一口後,又直立起來。可是直立一會兒它又會俯下身去,等到鳥嘴浸到了水,“喝”了一口,又會直立起來。就這樣,它不停地點頭喝水。這一點連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都為它吃驚。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空竹

空竹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證,空竹最早是由漢族民間遊戲用具“陀螺”演變而來的。陀螺是遠古時代就出現的玩具,在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和常州圩墩遺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中出土了陶陀螺。後來,為延長陀螺的旋轉時間,人們改用鞭子抽擊這些木製或陶製陀螺;再後來,改用竹製陀螺,並在上面開口利用空氣衝擊發出哨聲,即“鳴聲陀螺”,後來“鳴聲陀螺”漸漸有了“空竹”的別稱。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九宮格

九宮格起源於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揹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華容道

華容道遊戲取自著名的三國故事,曹操在赤壁大戰中被劉備和孫權的“苦肉計”、“鐵索連舟”打敗,被迫退逃到華容道,又遇上諸葛亮的伏兵,關羽為了報答曹操對他的恩情,明逼實讓,終於幫助曹操逃出了華容道。遊戲就是依照“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這一故事情節。華容道是中國人發明的,最終解法是美國人用計算機求出的。但華容道的設計原理到現在還沒有搞清。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孔明鎖

孔明鎖,也叫八卦鎖、魯班鎖,是中國古代民族傳統的土木建築固定結合器,曾廣泛流傳於中國民間的智力玩具民間,還有“別悶棍”“六子聯芳”“莫奈何”“難人木”等叫法。

孔明鎖,不用釘子和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像一張紙對摺一下就能夠立得起來,展現了一種看似簡單,卻凝結著不平凡的智慧。相傳由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魯班發明。(另傳說由三國時期相傳諸葛亮發明)在三國時期孔明把魯班的這種發明製成了一種玩具——孔明鎖。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七巧板

七巧板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發明,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兩代在民間廣泛流傳,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一中寫道“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餘。體物肖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

在18世紀,七巧板流傳到了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國人通宵達旦地玩它,並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李約瑟說它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國劍橋大學的圖書館裡還珍藏著一部《七巧新譜》。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特竟用象牙精製了一副七巧板。法國拿破崙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為消遣遊戲。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十五巧板

十五巧板由清朝浙江省德清知縣童葉庚在同治年間所發明,能拼出草木、花果、鳥獸、魚蟲、文字等圖案,並出版收錄全家創作圖案的《益智圖》、《益智續圖》、《益智燕几圖》、《益智圖千字文》以推廣此玩具。推出後蔚為風潮,恭親王奕訢、末代皇帝溥儀都收藏此玩具。民國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又將《益智圖》、《益智續圖》、《益智燕几圖》、《益智圖千字文》合為一套六冊重印,搭配十五巧板銷售,再版多次持續到1933年。魯迅、周作人兄弟也購買此戲,不過後者認為此遊戲太過細巧。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九連環

九連環是一種流傳於山西省的傳統民間的智力玩具。它用九個圓環相連成串,以解開為勝。據明代楊慎《丹鉛總錄》記載,曾以玉石為材料製成兩個互貫的圓環,“兩環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後來,以銅或鐵代替玉石,成為婦女兒童的玩具。它在中國差不多有二千年的歷史,卓文君在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九連環從中折斷”的句子。清代,《紅樓夢》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周邦彥也留下關於九連環的名句“縱妙手、能解連環。”九連環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有著聰明的象徵。在古代,對於人們來說,九連環不算是一種玩具,而是代表智慧的象徵。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巧環

巧環,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格的智力遊,戲亦是中國民間古典智力玩具的精粹。連環是用金屬絲做成種種美麗的圖形,有基架、圓環、框柄等部分,表面上看來是無法分解的;但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程序反覆操作,就能使其中的框柄或某個圓環解套出來,然後又用相反的步驟套進去。

以九連環為代表的連環類智力玩具起源於中國,相傳它是根據古代貴重俯地,機關門鎖的原理改進過來,且流傳千年而不衰,曾征服了古今中外無數愛好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古人曾經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有些玩具已經失傳了

這些玩具只是古人玩的其中一小部分,他們流傳下來的玩具、遊戲,無一不是智慧的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