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欲望的人,才会活的精彩

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欲望的人,才会活的精彩

01. 蔡康永在《痛快日记》中提到:

没有欲望的人生,真是空洞的吓人。

文明向我们展示品味,这品味的功能,就是让我们得以分辨欲望是低劣的,或者是高贵的,却不是教我们变成没有欲望的人。

没有欲望,恐怕只能变得乏味,而不是得到智慧。

实际上,有欲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活得一定不会太差。

作者入江之鲸说过这样一件事。

她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和一个叫做阿曦的朋友商量,以后一起开一家咖啡厅。

长大后,她发现开一家店的投入和付出是非常庞大的,于是把这个梦想当做了“天真”,但是阿曦没有。

大学毕业后,阿曦去了澳大利亚留学,在墨尔本的咖啡巷里兼职了两年,尝遍了各种口味的咖啡,甚至还学会了做美味又精致的糕点。

毕业后发现启动资金不够又不好意思问家人拿钱,于是去了一家世界500强外企工作,两年后,辞职把咖啡店开了。

阿曦最让人佩服的,不是她开了一家大多数女生梦寐以求的咖啡店。

而是她对于自己的每一个梦想都很认真,并且愿意为此而努力,

那些把欲望当做信念的人,早已在行动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而那些嘲笑别人太有欲望的人,往往还在找不到方向的日子里浮沉。

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欲望的人,才会活的精彩

02. 朋友阿圆,大学一毕业就回了家乡,当了高中英语老师。

这个工作是她父母在老家托了各种关系,才给她安排到的。

然而她一直有个北漂梦,所以工作还不到一年,就偷偷辞掉了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北京。

来北京后,日子过得很苦。

从刚开始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到后来一个人拖着40多公斤的行李箱,从城东穿梭到城西。

阿圆边工作边学习,后来如愿以偿考上了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和同学一起创业,建立了自己的小团队。

虽然她老家的父母一直抱怨:一个女孩子,干嘛非要这么折腾自己?

她却自得其乐,因为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一切都归功于当初的不满足,和蠢蠢欲动的野心。

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欲望的人,才会活的精彩

03. 前几天二刷了日剧《东京女子图鉴》。

这部剧没有玛丽苏的剧情,也并非华丽逆袭的励志剧。

却现实到扎心,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故事说的是,在小镇秋田出生的女孩绫,想要过上像杂志里描述的上流社会生活。

“从地方大学毕业,在地方公司工作,和温柔的男性结婚,和父母一样组建一个温暖的家庭,在眼前半径五米的范围内追寻自己的人生。”

她对这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感到茫然,于是大学一毕业就来到繁华大都市东京。

在欲望的推动下,她从公司小职员做到品牌经理,再到奢侈品团队经理。

住宅区随着职位晋升越来越高级,活得也越来越精彩。

曾有人问:人活着,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欲望?

其实,欲望是个好东西,它可以让我们不停地追求生命的外延和更多可能性。

因为我们想要实现的愿望还有更多,所以只能努力向上,步履不停。

那么当下最没有欲望的一批人是什么样的?

其实就是“丧文化”兴起下的佛系年轻人。

他们在现实生活的“碎梦机”下逃避:比我有能力的人都在努力,那我努力还有什么用,不如就地躺一躺。

但其实,即使想要维持现状,也必须要靠上进心和欲望来支撑。

因为得过且过的代价太高,KPI、工资账单分分钟就会“教你做人”。

这种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上进心。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期奇葩说,辩题是:没有上进心,我错了吗?

节目中蔡康永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没有办法理直气壮地说,你没有上进心,这是一个过错。

可是我非常有把握地说,你没有上进心,一定会错过。

你没有上进心的时候,你是在过失杀人,你不小心杀了你自己的人生。

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欲望的人,才会活的精彩

04. 很喜欢美剧《欲望都市》。

剧中的单身女性独自来到纽约,为了追求爱和名牌。

她们将欲望赤裸裸地写在脸上,告诉我们:如果你有想要的东西,那就想办法得到。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235:欲望》中提到: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正是因为对现状的不满足,才会促使我们一次次地向舒适区外延伸。

而每一次对欲望和心愿的付出,都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点点让我们尝到回报的味道。

这样的人生,才会越活越漂亮。

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欲望的人,才会活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