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教師資格中學《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完整文字版)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塗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一、選擇題

1.我國思想家墨了以為,人的發展猶如白布放進染缸,“染於蒼則蒼,染於責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也變”。墨子的這種觀點屬於( )

A遺傳決定論

B環境決定論

C教育主導論

D主體能動論

2.舊的社會制度下,可能出現新教育的萌芽;新的補會制度下,也可能存在舊教育的延續。這種現象表明教育發展具有( )

A相對獨立性

B歷史侷限性

C社會制約性

D社會能動性

3.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思想,論述了班級授課制,被認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學督作是()

A《普通教育學》

B《大教學論》

C《教育論》

D《教育漫話》

4.我國近代教育史上,對封建教育制度所進行的廢科舉、新學堂等改革始於( )

A明朝末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木期

D民國初期

5.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將系統論的方法引入教學政革,提出的教育理論是()

A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B 最近發展區理論

C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D範例教學圳論

6.班主任王老小經常通過立志、學習、反思、箴言、慎獨等方式來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這種德育方法是()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範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修養法

7. 與群眾體育、竟技體育機比,學校體育的突出特點是( )

A娛樂性與競技性

B普及性與文化性

C教育性與基礎性

D全體性與全面性

8. 在專家指導下,地處貴州東南的侗寨中學組織有關教師對面臨傳承危機的伺族織綿工藝進行課程開發,開設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織棉”課程。該課程屬於( )

A國家謀程

B地方課程

C校本課程

D社會課程

9. 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學期伊始,高一化學課李老師對所教班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摸底考試,初步瞭解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有關能力。這種考試屬於( )

A形成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相對性評價

10.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發揮的主要標誌是()

A確保學生的獨立地位

B維持正常課堂秋序

C維護教師的中心地位

D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1. 學校德育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徑是 ( )

A思想政治課和共他學科教學

B課外和校外活動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團、少先隊活動

12. 陳東看到自已最好的朋友因學習成績優異受到校長的親自嘉獎後,也開始加倍努力學習,力爭取得優異成績,這種強化屬於( )。

A直接

B替代

C自我

D內部

13. 李哲愛好廣泛,恰逢本週六晚既有足球賽,又有演唱會,他都想去看,由於二者時間衝突,他很矛盾,他面臨的衝突是()

A雙趨式

B雙造式

C趨避式

D多用趨避

14. 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講例題儘可能給出多種解法,同時也鼓勵學生“一題多解”楊老師的教學方式主要用來促進學生哪種思維的發展? ( )

A. 動作

B. 直覺

C. 斬合

D. 發散

15. 韓波進入中學後,經常獨白思考“我是誰”術來從事何種職業,在社會上處於什麼樣的地位等問題。根據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淪,韓波的人格發展處於( )

A.白主對內疚

B.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C.自我整合對絕望

D.自主對羞恥和疑慮

16.中學生曉濤時而溫和、時而暴躁、時而歡樂、時而憂鬱,這說明曉濤的情緒具有()

A.兩極性

B.適應性

C.複合性

D.社會性

17.張博近期經常失眠,食慾不振,不願與老師和學生處流,對事情不感興趣,悲觀消極、沒有希望,他所而臨的心理問題是()

A.強迫症

B.焦慮症

C.憂鬱症

D.恐懼症

18.曲鳴特別喜歡寫詩,近期他的一- 篇試作在期刊F.發表,最近幾天做什麼事情都很愉覺,曲鳴

的情緒狀態是()

A心境

B. 微情

C. 應激

D. 熱情

19.上學路上,徐燕看到一個同學正艱難地推著一位坐輪椅的老人上斜坡,她非常感動,這種道德情感屬於()

A.動作性道德情感體驗

B.形象性道德倩感體驗

C.想象性道德情感體驗

D.倫理性道德情感體驗

20.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積極思考,適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這說明他的哪種教學能力比較突出()

A善教學認知能力

B. 教學反思能力

C.教學監控

D.教學操作能力

21.朱老師很關心學生,但對學生很嚴格,常對學生提出各種要求和規定。大部分學生很喜歡朱老師,也能按他的要求去做、朱老師對班級的領導類型屬於( ) 。

A.強硬專斷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專斷型

D.民主平等型

二、辨析題

22.教育對人發展的作用總是積極的

23.總體而言,學校課程內容主要由間接經驗構成

24.概據皮亞本的理論,在良好的外界環境作用下,學生的認知發展可以從前運算階段直接跨越至形式運算階段。

25.學習材料的難度越人,越難以產生遷移。

三、簡答題

26簡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7簡述貫徹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一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

28簡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

29簡述促進知識獲得和保持的方法

四、材料分析題

30.材料:

我剛接初二(3) 班班主任時,班級風氣較差。接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培養班集體,我是這麼做的。

第一,和全班同學討論確定現集體的發展方向。最終確立了近期(2個月)中期(一學期)和遠期(畢業前)班集體的月標。近期,主要搞好謀堂紀律,抓好班風建設;中期,爭收成為學校優務班集體:遠期,力求全向提高學習成績和素質。我沒有在第一,次班會課上訓話,而是對問學們表達了希塑和信任,和信經過問學們的努力。一定能把班級建設成優秀班集體。同時我深入到學生中間,爭取大多數同學的支持並制定了《班級管理常規》.嚴格實行德育考核,獎懲結合,並定明向家長通報。兩個月下來,班級風氣明顯好轉,近期目標基本實現了。

第二,在重新組建班委會過程中,學生反映生活委員翁麗常常在白習課帶頭訓話,課間吵鬧造成不良影響,我和班委會討論後決定撒換她。當宜布這一決定剛,看到她情站低落,我沒有簡單的批評她,而是關心她。告訴她我這樣做的是為班級,包括她在內的全體同學著想。經過幾次推心肯腹的談話,她在各個方面得到了較大提高。同時,在原班委會基礎上,根據各班委的特長進行適當調整。

第三,組織了“學雷鋒日”“環保日”“籃球賽”“社會調查”等一系列班集體活動,在活動的組織和實施中,逐漸形成了正確的與論和良好的斯風,激發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了他們明辨是非、善惡、美醜的能力。

第四,針對後過生,我分別採取了個別談話、道德談話、個別輔導等方式,在促進學生的轉變中起了較好作用,同時也壯大了班集體。比如,.我班賴明同學牌氣暴躁,常仗著塊頭大與同學打架,與老師頂撞,但他特別擅長體白運動,尤其是籃球打得好。當時恰逢學校籃球賽,我意識到轉變的機會來了。我找到他研究如何排兵存陣,並請他做籃球隊隊長,他很感動。賽場上賴明奮力拼搏,表現出色,我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我趁熱打鐵又推行他做體育委員,得到全班同學的同意。 在此基礎上,我找賴明談話,希望他珍惜大家對他的信任。從此,他從班級“反叛者”變成了“主人翁”,直到初三以良好的成績畢業

問題:結合材料說明該班主任培養班集體的主要方法?

31. 高一女生馬英前幾天向班主任座老師傾訴了自己的煩惱,她感覺自己喜歡上了班裡的男牛周勇。上課時總是走神,不由白主的看周勇在幹什麼,下課後,她的月光總是跟隨氣勇的身影。如果看不到周勇,她就心神不定,書也有不進去。她對自已口前的狀況十常憂慮,擔心被老師,父母發現,擔心自己成績因此下降。她十分困擾,問廖老師自己該怎麼辦?

問題

(1)請根據中學生異性交行的特點。分析案例中馬英的問題。

(2)如果你是馬英的班主任老師,你會提什麼建議。

一、單選選擇題

1.答案: B。環境決定論

2.答案: A。相對獨立性

3.答案:B。《大教學論》

4.答案: C。清朝末期

5.答案: A。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6.答案:D。自我修養法

7.答案: C。教育性和基礎性”

8.答案: C。校本課程

9.答案: B。診斷性評價

10.答案: D。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1.答案: A。思想政治課和其他學科教學

12.答案: B。替代強化

13.答案A。雙趨式衝突

14.答案: D。發散思維

15.答案: B。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階段

16.答案: A。張兩極性

17.答案:C。抑鬱症

18.答案: A。心境

19.答案: B。形象性道德情感體驗

20.答案:D。教學操作能力

21:答案: C。仁慈專斷型擬訴

二、辨析題

22.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按教育作用的性質分為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積極功能)指教育有助於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教育的負向功能(消極功能)指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所以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23.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相結合。教學活動是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要以間接經驗為主,但也要輔之以直接經驗,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故學校課程內容主要由間接經驗構成。

24.參考答案

此說法錯誤。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分別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因此不能從前運算階段直接跨越到形式運算階段。

25.參考答案

該說法錯誤。一方面,奧蘇貝爾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認為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產生的,該遷移理論指出,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認知結構可利用性高、可辨別性大、穩定性強,就能促進對新知識學習的遷移。學習材料如果與學習者頭腦中認知結構建立起一定的聯繫,是可以發生遷移的。另一方面,從遷移的角度說,學習材料如果具備科學、合理的邏輯關係,能體現出事物的各種內在聯繫,各材料的構成要素能整合成為具有內在聯繫的整體也是有利於學習遷移的。所以,學習材料難度越大,越難以產生遷移的說法是錯誤的。

三、簡答題

26.參考答案

(1)教育培養合格的公民和各種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制度的輿論力量。

(3)通過教育制度,實現對受教育者的階級或階層的選拔,使原有的社會政治關係得以延續和發展,或者加速改變舊的社會政治關係。

27.參考答案

基本涵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過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

28.參考答案

弗洛伊德關於心理發展的主要理論是心理性慾發展階段的理論。他根據性的能量即“力比多”集中在身體的某些器官或部位,把心理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口唇期(0~1歲),肛門期(1~3歲),前生殖器期(3~6歲),潛伏期(6~11歲),青春期(11或12歲開始)。

口唇期(0~1歲)。吮吸使嬰兒不僅獲得了食物和營養,也使他產生快感,因此口唇是嬰兒期產生快感最集中的區域。如果不能及時給嬰兒餵奶或過早地斷奶,其力比多就會固著在口唇區,長大後也會出現咬指甲、有煙癮、貪吃等口唇期固著行為。

肛門期(1~3歲)。這一時期,兒童的力比多集中到肛門區域,兒童從排便和控制排便中獲得快感,此時父母也開始對兒童進行大小便訓練。如果家長對兒童的大小便訓練過於嚴厲,其發展就會固著在肛門期,成年期會過分要求清潔,對人吝嗇或固執地執行預定的時間表或路線圖;如果家長對兒童排便沒有什麼要求,成年後就會不愛整潔或揮霍。

前生殖器期(3~6歲)。弗洛伊德認為,在此階段兒童會出現心理性慾發展中的一個重要事件,即對雙親中的異性一方產生性依戀,如男孩對母親、女孩對父親產生性依戀關係,而把雙親中同性的一方看做競爭對手,產生攻擊慾望。弗洛伊德把男孩對母親的性依戀叫做戀母情結,也稱俄狄浦斯情結,把女孩對父親的性依戀叫做戀父情結,也稱埃勒克特拉情結。兒童最終會通過認同雙親中的同性一方克服這種焦慮。家庭中缺少或更多地獲得父愛或母愛,這種情結就會一直存在下去。在該階段,超我產生。

潛伏期(6~11歲)。經過前生殖器期,力比多便潛伏下來,集中表現的區域不明顯,兒童性的發展呈現停滯或退化現象。與前三個階段相比,潛伏期是一個風平浪靜的時期。

青春期(11或12歲開始)。經過平靜的潛伏期,青春期就來到了。在潛伏期被壓抑的性能量在身體中重新活躍起來,並集中在生殖器部位。青少年按社會允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性要求,性需求指向年齡接近的異性,尋求異性作為配偶,生兒育女。

弗洛伊德建立了一整套的精神分析理論,在當時是需要理論勇氣與實踐精神的。敢於把生物衝動提高到突出的位置,是對科學的一大貢獻。弗洛伊德的理論是建立在對成年人的研究基礎上的,並沒有直接觀察兒童,而是要求病人回答幼年經歷(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從而做出理論推測,而這些回憶有時是片斷的,甚至是歪曲的。因此弗洛伊德理論的科學性不足。

29.參考答案

(1)明確知識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習主動性

(2)在學習活動和使用知識的條件之間建立聯繫

(3)深度加工學習材料

(4)進行組塊化編碼

(5)合理安排練習和複習

四、材料分析題

30.參考答案

(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

目標是集體發展的方向和動力。班集體的發展目標一般可分為近期、中期、遠期目標三種,目標的提出應由易到難,由近到遠,逐步提高。在實現班集體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班級成員的積極性,使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材料中,老師通過制定近期目標,搞好課堂紀律和班風建設;中期目標,爭取成為學校優秀班集體;遠期目標,全面提高學生成績和素質,來為學生明確目標,並逐步實現。

(2)建立得力的班集體核心

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首先教師要善於發現和培養積極分子。這就需要教師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及時發現並選拔出熱心為集體服務,團結同學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學生幹部;其次,教師應把對積極分子的使用與培養結合起來。材料中,班級生活委員帶頭說法,造成不良影響,班主任同班委會商量撤銷生活委員,並進行安撫,經過幾次推心置腹的談話,原生活委員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班主任並根據原班委會成員的特長進行適當調整,建立了良好的班集體核心。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班集體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規章制度、共同的生活準則以及一定的活動節律。班主任在剛接到一個班級時,首先就要做好這項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過程中,教師要依靠班幹部的力量,由他們來帶動全班同學;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級秩序,不要輕易去改變它;不斷讓學生體驗到正常的秩序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所帶來的便利與成效。材料中,班主任深入到了學生中間,爭取大多數同學的支持,並制定了《班級管理常規》,嚴格運行德育考核,獎懲結合,並定期向家長彙報,建立了良好的正常秩序。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班級教育活動主要是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動與階段性的教育活動兩部分組成的,所涉及的內容有主題教育活動、文藝體育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班主任在組織各種教育活動時,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要求,精心設計活動內容;注意形式的適齡化,力爭把活動開展過程變成教育過程。材料中,班主任組織了《學雷鋒日》《環保日》《籃球賽》《社會調查》等一系列班級活動,既有主題活動,又有實踐活動,靈活多樣。

(5)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與良好的班風

正確的輿論與良好的班風是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標誌。班集體的輿論是班集體生活與成員意願的反映。正確的班集體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集體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激勵的作用,是教育集體成員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風是班集體大多數成員精神狀態的共同傾向與表現。材料中,班主任在組織一系列活動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了他們明辨是非、善惡、美醜的能力。

(6)此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個別教育工作指導學生,尤其是後進生。

①關心熱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②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③善於發掘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④針對後進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症下藥。⑤對後進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恆。材料中,班主任找後進生個別談心,個別談話,個別輔導等方式促進學生轉變。同時,班級中賴明同學愛打架,但是愛好體育活動,於是老師鼓勵賴明同學參加籃球比賽,並推選為籃球隊長,正是發現了賴明同學的閃光的,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最後帶領班級在體育運動中取得了好成績,大家對賴明同學取得了信任,使是賴明同學從“反叛者”變成了“主人翁”。

31.參考答案

(1)馬英是高一學生,處於中學生過渡階段,中學生在生理上正處於青春發育期。這一時期的最大特點是:生理上的蓬勃成長、急驟變化;智力迅速發展;中學生的情緒和情感的內容十分豐富,其形式也比較複雜,他們重感情、講友誼,穩定性也在逐步提高,這一階段的中學生開始對異性展現出一定的興趣。

中學生這些身心的變化,集中地表現出這個階段的四個特點:過渡性、閉鎖性、社會性、動盪性。材料中馬英同學屬於不成熟向成熟階段過渡時期。表現出對異性的情感,向老師傾訴,喜歡上班裡的周勇同學,總是關注周勇的身影,看不到周勇就會覺得心神不定。但是又擔心父母和老師發現,表現出一定的心理特點閉鎖性,同時又擔心自己的成績下降,馬英的問題是擔心傾心異性被老師、同學或家長誤解,自身要承受各方面的壓力讓自己變得倍感痛苦。受到感情方面的困擾,單戀周勇而又缺乏勇氣向對方示愛,在學習、生活上魂不守舍,自信心受到重大打擊。

(2)中學生的異性交往需要老師、家長的正確引導。

首先,老師和家長要重視性教育,而且要把握好教育尺度,在傳授性知識的時候,用符合中學生年齡特點、能被他們接受的方式為宜,而不是簡單地把成人的知識教給孩子,或是單純地迎合孩子的心理。

其次,採取適當的教育方式,組織男女學生共同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動,使他們與異性交往的需求在活動中得到滿足。

最後,老師應該尊重馬英同學,將馬英同學與她傾述的內容保密,並且正向引導。將馬英同學的精力重點引導回學習上,為其指明方向,樹立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