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商战背后的金钱与谎言,红了几十年终究难逃利益纠缠

泰国红牛与中国红牛的商战愈演愈烈,双方均指对方披露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终局裁决不实,谁在说谎?两个家族撕裂的红牛最后会何去何从?

红牛商战背后的金钱与谎言,红了几十年终究难逃利益纠缠

红牛的诞生

沃拉育的祖父许书标一生低调,是当之无愧的泰国饮料大王。

1923年,许书标生于海南文昌,2岁时赴泰国和父亲团聚。许家在泰国靠养鸭场和卖水果艰难打拼, 20岁时,许书标开始做推销员,一家一户推销药品。

1956年,中年许书标创立了公司T.C.Pharmaceutical Limited Partnership,从欧洲进口药品材料和产品。之后,他又在曼谷建立了医药工厂,名为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T.C.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Co.,Ltd.)。

70年代中后期,许书标的工厂研制出一款内含水、糖、咖啡因、纤维醇和维生素B等成分的滋补性饮料,取名“Krating Daeng”(泰语红牛),目标销售群体是倒班工人和卡车司机等蓝领,帮助他们在通宵熬夜工作时保持清醒。为了体现饮料的特点,红牛的Logo用了两头正在争斗的公牛,轮廓不是一般的家牛,而是东南亚常见的、桀骜不驯的印度野牛。

80年代的泰国,红牛大受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已经接近退休年龄的许书标敏锐地捕捉到饮料市场信息,做出对事业转折性的决策——转轨大规模生产红牛饮料。

2017年福布斯泰国富豪榜上,许家排位从第四名上升到第三,达到6560亿泰铢,接近200亿美元的身家。

红牛商战背后的金钱与谎言,红了几十年终究难逃利益纠缠

红牛中国成立

1995年3月27日,许书标与严彬合作成立红牛泰国。3年后,在这家公司的基础上,红牛中国终于在北京注册成立。这是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从天眼查显示的注册股份上来看,泰国红牛占88%,许氏家族独资公司英特生物占7%,严彬所属的独资公司环球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占4%。另外1%的股份,属于北京怀柔乡镇企业总公司。折算下来,许氏家族和严彬的持股比例分别是66.84%和32.16%。

红牛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可以说是红牛中国的引进者,也是市场的开创者。红牛中国开创的商誉事业,在中国是非常艰难地从零开始的。

郭杰回忆,当时严彬先生针对红牛中国以泰方提供的技术生产的第一批产品不符合中国食品行业要求的情况,在悲愤中保持了沉静,他说“红牛现在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要站着面对困难!” 一方面积极和国营合资方协同,和相关食品协会共同研究新配方,一方面对外承诺,绝不让红牛中国任何一罐产品流向市场,当时在中国政府官员见证下,亲自开着压路机,将所有红牛中国第一批产品销毁。

红牛商战背后的金钱与谎言,红了几十年终究难逃利益纠缠

红牛中国霸气20年

1995年,红牛首次在春节联欢晚会后的广告中出现,从一句“红牛来到中国”开始,紧接着大量黄金时间都充斥着其广告:“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渴了喝红牛,累了困了更要喝红牛”、“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中国红牛未曾上市,也不主动公布销售业绩,但为红牛供应包装的小兄弟公司奥瑞金、曾无意间公布了一组数据,借此我们可以窥见红牛生意有多火。

红牛商战背后的金钱与谎言,红了几十年终究难逃利益纠缠

(奥瑞金公布的红牛数据)

1995年红牛进入中国以来,奥瑞金就与红牛达成稳定合作。2004 年之前奥瑞金是红牛罐唯一供应商,2004年到2012年奥瑞金上市时,他们供应的罐子占红牛总采购量的90%以上。上图可见,2005年红牛产量3亿罐,2011年时已经是21亿罐。

这家做食品包装的奥瑞金,是红牛腾飞时带起的又一个富豪家庭。1995年,退休工人关玉香带着儿子周云杰创业,在海南结识红牛,紧紧抓住机会,满足红牛苛刻的技术要求。在之后的多年里,又紧紧追随红牛生产基地扩张。2012年,奥瑞金上市。

2017年7月,泰国天丝起诉红牛中国的包装提供商奥瑞金及子公司,由于对中国红牛的销售占其总收入的60%以上,奥瑞金因此停牌。

红牛对于奥瑞金有多重要?奥瑞金在当年年报坦承,“核心客户红牛出现合作纠纷,屡屡挑动资本市场的神经”是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年报显示,即使比例已有所下降,第一大客户给奥瑞金带来的销售额仍高达43.82亿元,在其年度销售总额中的占比达59.68%。据奥瑞金投资者调研问答显示,该客户正是中国红牛。

再回到红牛。2018年春季的一次会议上,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有负责人提及了红牛成绩——20多年来,中国红牛产品累计产量超800万吨,累计销售额1453亿元,上缴税金总额210亿元。

华彬集团前总裁郭杰表示,“红牛中国”是在严彬先生和2万红牛人、420余万关联就业者努力奋斗下创造了共同成果,红牛中国的创立,以及开辟市场相当不易,很多市场是用自行车一箱箱推出来的,目前红牛人保卫红牛中国已经是一个捍卫尊严的问题。

红牛之争持续发酵

2012年,许书标去世,其子许馨雄接任了泰国天丝医药董事长。许氏家族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这位中国合作者。

2014年,许氏家族委托环球律师事务所调查红牛中国。据媒体报道,许馨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红牛在2015年之前、长达20年时间内从未开过一次董事会,作为第一大股东,许氏家族至今未拿到过一分钱分红。在红牛中国占比1%的怀柔区乡镇企业总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他们仅在2002年~2003年收到过60万元人民币的分红。

10月24日,泰国红牛向媒体发布声明称,已正式启动对中国红牛的强制清算程序。随后,中国红牛发布严彬之女严丹骅的声明称,中国红牛是根据50年合作协议设立,严丹骅是泰国红牛持股比例第一的个人大股东,在泰国红牛没有召开股东会、董事会之前,任何关于不同意红牛中国继续经营的言论,均涉嫌违法。

红牛商战背后的金钱与谎言,红了几十年终究难逃利益纠缠

10月31日晚间,泰国红牛、英特生物发布《联合声明》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确认中国红牛的经营期限为20年。随后,中国红牛发表声明反驳称,《联合声明》中关于仲裁庭“裁决确认本公司经营期限为20年”的表述与仲裁裁决内容完全不符,系故意误导公众,误导政府部门,混淆视听。

中国红牛称,对于贸仲在仲裁案件审理过程中查明的本公司工商登记的二十年营业期限于2018年9月29日届满一事,系基于本公司工商登记信息做出的事实描述,并非裁决内容。

红牛中国设立时是1995年,当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要求,营业期限在办理工商登记时暂只能记载为二十年。后红牛中国于1998年迁址北京,期限仍登记为二十年。这一时间限制之后被取消,但红牛中国营业期限是到2018年9月底。

严彬主张申请延续,许家说No,清算,散伙。现在这些问题正诉诸司法途径解决。据了解,中国红牛已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交了营业期限延期申请并被正式受理,目前仍在审批过程中。

到目前为止,许氏家族和华彬集团相互之间的诉讼不下20场。除了严彬和他的华彬集团外,中国红牛的包装、生产、销售悉数被推上了被告席。

红牛商战背后的金钱与谎言,红了几十年终究难逃利益纠缠

北京工厂目前暂时停工

据红牛中国官网介绍,红牛饮料当前在中国北京、江苏、广东、湖北、海南设有5个生产基地,销售公司则遍布全国各地。不过只有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红牛中国是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下简称天丝医药,拥有“红牛”系列商标的所有权)承认有权生产红牛饮料的国内公司,其他众多生产基地和销售企业实则完全属于严彬旗下的华彬集团。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记录显示,2018年9月29日是红牛中国经营期限届满的日子。这就意味着,如果各方股东未能达成关于该公司延期经营的一致意见,严彬与许氏家族的合作将正式结束。包括红牛中国在内,国内的众多红牛工厂也将不能再生产红牛饮料。

“工厂停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目前内部正在进行整修,预计整修在这两天就会完成。”10月25日,在红牛中国的厂区外,一位刚刚下班的工厂员工如此表示。多位红牛中国员工也确认了工厂目前暂时停工的情况。

10月17日,针对网上有关红牛中国的停产传闻,华彬集团工作人员曾回应媒体称,没有停产,只是工厂一年一度的大修工作。但一位红牛中国工厂员工则表示,在本次大修之前,红牛中国便已经进入停产状态。

此外,北京市怀柔区怀北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表示,红牛中国管理人员曾向自己咨询业务并透露:“工厂目前是停产的,因为营业期限变更还没弄下来。在申请期间,工厂在对设备进行维护,没有生产。”

不过,目前北京地区商超并未出现明显的红牛缺货断货情况,目前亦无法确定红牛在其他区域工厂的生产情况。

红牛商战背后的金钱与谎言,红了几十年终究难逃利益纠缠

结语

当前许氏家族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联手广州曜能量饮料推出的红牛安奈吉饮料,外观包装与中国红牛高度相似。泰国天丝CEO许馨雄也在公开场合表达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家族”的雄心,泰国天丝官方网站显示,许馨雄计划在5年内,“每年至少在一个国家开设一家新的分支机构或新工厂”。

华彬集团也启动了快消品多元化战略,先后购入美国椰子水品牌唯他可可、儿童饮料果倍爽、挪威高级瓶装水品牌VOSS的股份。严彬一直有危机感。他曾称自己属马,一直是“站着睡觉”,每天5点钟起床看很多报纸和电视新闻。此前,凭借这份危机感,他在1997年席卷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

留住红牛,对严彬来说太重要了。许氏家族的代理律师曾表示,“华彬中国只是表面的业务多元化,旗下的高尔夫球场、五星级酒店业务都是不盈利的,是在用红牛饮料的收入做支撑。”

不过,局势正在变得复杂。二者对垒间,一众“黄雀”正蓄积羽翼,蚕食中国功能饮料市场:东鹏特饮、乐虎、黑卡、卡拉宝、魔爪、脉动“炽能量”等品牌势头凶猛,达能、娃哈哈等国内食品饮料业巨头也着手布局;奥地利红牛更是在2014年悄然潜入中国市场,伺机而动。

余晖西落,明日的清晨,又将升起;落英化泥,来年的盛春,也会绽开。 只可惜,面对利益和金钱的博弈,让曾经美好的合作不再,不得不让人为之感叹。

​文:西蜀股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