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變公害,共享單車進入寒冬,別說5元一輛,白送都沒人要

前段時間,摩拜共享單車被美團收購,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的新聞在網上炸了鍋,摩拜單車的流行,瞬間引來的無數的效仿,ofo、摩拜、哈羅、滴滴、小鳴一系列共享單車企業爭先為分啃這一塊大蛋糕,留給共享單車的顏色不多了,對這一熱潮的描述在形象不過了。

公益變公害,共享單車進入寒冬,別說5元一輛,白送都沒人要

不說大家都能知道,現在還是秋天,但是共享單車就已步入了寒冬,大街上的廢棄、損壞單車比能用的還多,有時候急著上班,想找一輛單車方便趕路都找不到,可謂是一車難求,最後只能乾巴巴的走路或者是叫快車,相信有不少朋友能深刻的體會到那種焦慮感。這種表象大家都知道,但是共享單車的墳地大家應該見的不多,成千上萬的廢棄單車被集中運到空曠的草地、公園、待開發區域、廢樓區,鏽跡斑斑,殭屍單車無人處理、無處安放,儼然變成了一座座墓地。

公益變公害,共享單車進入寒冬,別說5元一輛,白送都沒人要

我們先來看看一組數據,一輛單車的搬運管理費用平均是接近10元,北京的共享單車目前投放數量達到191萬輛,也就是單單管理搬運費用就達到1910萬元;另一個是高昂的人力成本,一名運維人員最多能管理1000輛單車,不以北京這種大戶的數據的計算,假設一個城市的平均共享單車數量是100萬輛,那麼共享單車企業就要養1000個運維人員,因為共享單車都是在一線二線城市居多,運維又是一項風吹日曬的職業,工資起碼是5000以上吧,那麼光人力成本就需要投入500萬元;還有一項是對完全失去作用沒必要在維修的單車的清理費用是一輛15元,簡單的把以上數據加起來,就知道為什麼共享單車企業資金鍊會斷裂,紛紛宣佈破產,根本支付不起。

公益變公害,共享單車進入寒冬,別說5元一輛,白送都沒人要

破產倒閉之後呢,跑路自然是跑不掉的,那交了押金的用戶的錢怎麼退,當然是退不了,所以造成了多個共享單車企業被11萬押金用戶告上法庭,被無法歸還押金的用戶圍堵,某某單車創始人捐款跑路,在獄中自殺未遂,種種新聞的曝出,都證明了共享單車行業已從熱潮退燒,進入了寒冬。

公益變公害,共享單車進入寒冬,別說5元一輛,白送都沒人要

摩拜單車創始人在最初創業的時候說過,如果創業失敗就當作公益,若摩拜不成功,就把單車捐給政府,獻給人民,可惜帶來的是跟更多的麻煩,變成了公害。多地政府出臺了共享單車的“限額令”,限制單車的無限投入,否則每個城市都容納不下,破壞城市的交通管理,公共場所的管理,廢棄資源的管理。共享單車企業曾表示過,現在5元一輛單車都沒有人願意要,現在堆滿的五顏六色單車,正在漸漸的變成公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