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烟线的海阳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实是变回60年前的旧名称

这段时间,如果赶上农历的三和八,到海阳北部的徐家店镇赶集的话,从赶集的大街向西走,在十字路口往南看,你远远就会发现一处变化在十字路口的南头,火车站外面“海阳站”的大牌子,已经换成了“徐家店站”。

蓝烟线的海阳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实是变回60年前的旧名称

(现在的名称)

这次更名,据说是因为规划中的潍莱高铁将从海阳市区附近经过,未来设立的“海阳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阳站”,蓝烟线上的这个站点就此更名。此前,海阳火车站不在海阳市区(大概有40多公里的距离),是一个让不少外地乘客感到困惑的问题。

蓝烟线的海阳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实是变回60年前的旧名称

(以前的名称)

那么,为何当初这个远离海阳市区的火车站,会命名为海阳站呢?这还要从蓝烟铁路的历史说起。

蓝烟线的海阳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实是变回60年前的旧名称

根据资料记载,蓝烟铁路由胶济铁路蓝村站起,向东北行至烟台市止。始建于1953年,1956年全线通车,沿线共建18个车站。这些火车站,除了烟台、莱阳等几个位于城区的车站之外,大多数位于乡镇甚至村庄当中,因此一般也就地取名,如原海阳站的上一站和下一站分别是“山前店站”和“长沙堡站”。

蓝烟线的海阳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实是变回60年前的旧名称

(徐家店镇位于海阳北部,被称作海阳北大门)

实际上,原海阳站最早的名字也是就地取材,就叫“徐家店站”。据《海阳县志》记载,蓝烟线1956年通车时,(火车站)称徐家店站。1959年10月1日更名海阳站,也就是说,在60年以前,徐家店镇上的这座火车站,本来就叫“徐家店站”,此次更名,只不过是变回旧名称而已。

蓝烟线的海阳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实是变回60年前的旧名称

(从海阳北站向东看,远处那片城镇就是徐家店)

至于当时“徐家店站”为何更名为“海阳站”,史料中没有记载。从历史背景推断,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在过去,交通手段有限,对于一个县来说,火车站就相当于对外宣传的窗口,叫“徐家店站”的话,外地的旅客可能并不知道这里属于哪个县,而更名为海阳之后就一目了然,并且当时海阳城区也没有铁路,没有重名的麻烦;其二,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之间,徐家店镇在海阳县的地位相当高,不仅火车站设在此处,海阳县第二中学、海阳县第二人民医院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工厂企业都驻在徐家店,从这个意义上讲,徐家店当时相当于海阳的“第二县城”,用现在的时髦话讲,叫城市副中心,因此火车站改名“海阳站”也可以理解。(栖霞的桃村站情况与徐家店类似,不过并没有改名叫“栖霞站”。)

蓝烟线的海阳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实是变回60年前的旧名称

时过境迁,当年改名的背景已经变化,并且新的“海阳站”也呼之欲出,为了避免重名,因此徐家店站变回了原来的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同样位于徐家店镇的的“海阳北站”(青烟威荣城际铁路上)未受影响,仍称原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