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煙線的海陽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實是變回60年前的舊名稱

這段時間,如果趕上農曆的三和八,到海陽北部的徐家店鎮趕集的話,從趕集的大街向西走,在十字路口往南看,你遠遠就會發現一處變化在十字路口的南頭,火車站外面“海陽站”的大牌子,已經換成了“徐家店站”。

藍煙線的海陽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實是變回60年前的舊名稱

(現在的名稱)

這次更名,據說是因為規劃中的濰萊高鐵將從海陽市區附近經過,未來設立的“海陽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海陽站”,藍煙線上的這個站點就此更名。此前,海陽火車站不在海陽市區(大概有40多公里的距離),是一個讓不少外地乘客感到困惑的問題。

藍煙線的海陽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實是變回60年前的舊名稱

(以前的名稱)

那麼,為何當初這個遠離海陽市區的火車站,會命名為海陽站呢?這還要從藍煙鐵路的歷史說起。

藍煙線的海陽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實是變回60年前的舊名稱

根據資料記載,藍煙鐵路由膠濟鐵路藍村站起,向東北行至煙臺市止。始建於1953年,1956年全線通車,沿線共建18個車站。這些火車站,除了煙臺、萊陽等幾個位於城區的車站之外,大多數位於鄉鎮甚至村莊當中,因此一般也就地取名,如原海陽站的上一站和下一站分別是“山前店站”和“長沙堡站”。

藍煙線的海陽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實是變回60年前的舊名稱

(徐家店鎮位於海陽北部,被稱作海陽北大門)

實際上,原海陽站最早的名字也是就地取材,就叫“徐家店站”。據《海陽縣誌》記載,藍煙線1956年通車時,(火車站)稱徐家店站。1959年10月1日更名海陽站,也就是說,在60年以前,徐家店鎮上的這座火車站,本來就叫“徐家店站”,此次更名,只不過是變回舊名稱而已。

藍煙線的海陽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實是變回60年前的舊名稱

(從海陽北站向東看,遠處那片城鎮就是徐家店)

至於當時“徐家店站”為何更名為“海陽站”,史料中沒有記載。從歷史背景推斷,可能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其一,在過去,交通手段有限,對於一個縣來說,火車站就相當於對外宣傳的窗口,叫“徐家店站”的話,外地的旅客可能並不知道這裡屬於哪個縣,而更名為海陽之後就一目瞭然,並且當時海陽城區也沒有鐵路,沒有重名的麻煩;其二,在1950年代到1980年代之間,徐家店鎮在海陽縣的地位相當高,不僅火車站設在此處,海陽縣第二中學、海陽縣第二人民醫院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工廠企業都駐在徐家店,從這個意義上講,徐家店當時相當於海陽的“第二縣城”,用現在的時髦話講,叫城市副中心,因此火車站改名“海陽站”也可以理解。(棲霞的桃村站情況與徐家店類似,不過並沒有改名叫“棲霞站”。)

藍煙線的海陽站更名徐家店站,其實是變回60年前的舊名稱

時過境遷,當年改名的背景已經變化,並且新的“海陽站”也呼之欲出,為了避免重名,因此徐家店站變回了原來的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同樣位於徐家店鎮的的“海陽北站”(青煙威榮城際鐵路上)未受影響,仍稱原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