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15年下半年服务质量报告

2015年中国联通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感知,通过重点区域示范带动,持续提升网络质量、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产品,积极践行“互联网 ”行动,全面推进各项服务提升工作。现将相关服务质量状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建设,持续提升客户网络使用感知

2015年中国联通在移动网络方面,实施聚焦战略,重点加快4G网络建设,在原17.1万站的4G基站建设目标基础上,新增建设规划16.3万站,年底4G基站整体规模达到40万站,实现城区和县城以上区域的基本连续覆盖和乡镇标志性覆盖。同时积极采用FDD1800、FDD1800 2100、FDD TD等多种方式,试点建设载波聚合并初步实现试商用,将网络峰值速率提升至300M。在固定网络方面,贯彻落实工信部“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的要求,加速推进宽带网络光改和宽带提速工作进程,计划2016年实现北方主导区域PSTN及DSLAM设备整体退网,力争提前1年实现国家网络提速目标。截至目前,创建全光网络省(市)6个,116个地市实现全光网络。全国城区20M 占比80%,农村8M 占比95%,新增FTTH端口3928万个,累计达到9484万个,覆盖家庭1.57亿户,网络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网络使用感知方面,利用4G和宽带高速上网能力,提供综合宽带应用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使用需求。一是对全部移网联通用户开放4G网络,用户在套餐资费不变的前提下,使用4G终端即可享受4G高速上网服务。截至目前,2.1亿用户基本实现4G网络全面开放,4G手机流量月均达2.1万TB,较年初增加3.9倍。二是满足家庭客户通信服务升级需求,提供“智慧沃家”等家庭综合信息服务,利用光纤高速上网,提供IPTV的流畅体验。智慧沃家使用用户已超720万户,TV业务用户超450万户。

二、拓展渠道,全力提高电子化服务能力

2015年在营业窗口服务方面,一是在重点区域开展营业集中受理支撑,强化营业TOP业务在电子渠道的实现和迁移,简化客户受理过程,减少客户业务办理和等待时间,提升营业厅服务能力;二是扩大营业排队查询预约范围,12省可通过电子渠道远程查询营业厅排队情况,9省572家重点营业厅已实现集团网手厅远程排队预约,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在10010客服热线服务方面,一是改造大服务一体化平台及流程,实现投诉问题和解决方案、补救项目的自动匹配,提升在线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2015年累计受理客户来电56.6亿人次,人工服务接通率稳定在93.14%。二是升级客服热线即时承诺标准。将承诺问题对标导入新版大服务工单流程,并启动标准统一,在线答复客户解决时限、解决标准和未解决补偿措施,提升在线即时解决诉求能力。三是7省上线运营客服热线智能客服,行业内率先推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客服系统,通过建立集中平台、一体化运营的业务基地模式,模拟客服代表进行人机自然交互,服务内容覆盖362项人工服务高频业务,日均应答量已达20.6万通。在互联网电子化服务方面,通过持续的功能完善、服务创新和流程优化,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电子化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网上营业厅新增升级4G、中小企业服务、主副卡办理等90余项功能,25省可在集团网手厅实现宽带装移修关键节点面向客户透明,向客户提供互联网渠道过程可查、进程可推送的主动服务,同时,不断优化自助业务查询和办理流程、信息展现方式和界面风格,提升客户感知,目前网上营业厅月访问次数达8000多万次,同比增长32%;手机营业厅发布最新客户端4.0版本,新增4G升级、4G合约办理、余量查询等100余项功能,采用最新设计理念和技术对手机营业厅界面布局、交互设计和业务功能进行升级优化,手机营业厅月使用用户数超2700万;短信营业厅新增流量包办理、国际及港澳台漫游套餐办理、升级4G功能,优化业务流程和短信交互130余项,月使用用户数突破4000万;自助终端新增4G办理、金融IC卡支付、4G发票打印和积分兑换充值卡等15项功能,改进页面操作和流程使用80余项,月使用用户数超1500万;迷你营业厅规划新版定制终端,改版用户交互界面,改造号卡销售流程,对接二代身份证阅读器,月使用用户数超4000万。在新兴互联网服务渠道方面,通过创新渠道和功能,全力提高电子化服务水平,互联网服务口碑和影响力行业领先,受到客户好评。“@中国联通客服”微博客服累计响应客户咨询、投诉等诉求3.1万件,月均服务量超30万,累计覆盖人群数十亿,赢得客户良好口碑;打造“中国联通客服”微信订阅号集团一级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发展好友114万,推送149期共515篇原创内容,入选国资委“央企新媒体前十”,统筹全国客服专业微信公众号,53个账号实现自助查询服务,35个账号实现自助办理业务能力,方便用户使用;拓展在线客服服务功能,实现“智能机器人人工服务”双重模式24小时待命,月均服务量超过200万,及时解决客户服务诉求;实施互联网开放知识库,与“百度知道”等平台合作,解答客户咨询,互联网用户月均分享浏览量超5600万次,用户满意度达92%;开通业内首个百度企业官方贴吧,打造“通心粉”粉丝交流平台,年度联通吧粉丝突破114万,日活跃粉丝超过10万,统筹策划系列用户参与活动,最高单帖浏览量超1.3亿次,创下贴吧纪录。

三、丰富产品,满足客户多种通信需求

2015年,中国联通在应用软件服务方面积极发展智能终端、应用商店等新技术应用产品,“沃商店”全年新增用户4700万,日活跃用户数突破350万,跻身国内主流应用商店行列;“联通手机服务站”提供应用辅导员面对面服务,覆盖全国8万家营业厅,累计服务用户超4000万;“沃阅读”作为“书香中国e阅读”工程主力军,提供免流量优质书刊,累计注册用户1.08亿户,阅读量118.27亿次。同比增长34%;“沃音乐”使用用户达到5500万户,累计订购用户数达2680万,微信粉丝达到238万户;“沃游戏”汇集用户游戏社区、H5游戏中心等功能,吸引手游玩家达3600万户,年分发量突破亿次;在国际漫游服务方面, 累计与全球251个国家和地区的593家运营商开通国际漫游服务,其中4G业务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个运营商开通国际漫游服务;8月1日,推出国际及台港澳漫游数据流量包天资费套餐,覆盖近70个国家和地区,最低资费仅26元,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30%;10月1日,在5月调整的基础上继续降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资费,下调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漫游资费,平均降幅超60 %。在便民惠民服务方面,开通“116114微生活”客户端及“116114商旅”微信公众账号,为广大联通客户提供医疗、就业、农业、交通、心理、商务出行等多方面生活服务信息,2015年信息查询量近6000万次;在20多个省份开通覆盖全国2000家重点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累计为2300多万患者成功提供挂号服务3000多万次。在行业信息化应用服务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智慧工地、智能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电网等在多个领域紧密合作行业客户,在车联网、安全生产、防盗、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年度累计物联网终端用户已超1400万户;同时结合产业优势重点打造“班班通”、“互动宝宝”等教育信息化特色应用产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家校沟通,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年度累计签约园所达1.5万,注册用户超105万户,成功引入中小学超过35万个班级,幼教市场超过70万用户。

四、保障权益,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感知

2015年中国联通重点从八个方面加强客户权益服务保障工作。一是专项治理电话“黑卡”。关闭全渠道新开户手工录入功能,全面启动与公安部身份信息核验系统联网比对;实体渠道全面配备二代证阅读器,用户入网必须核验居民身份信息;制定落实老用户补登记工作方案,全面开放自助补登记渠道,鼓励老用户实名补登记;加强渠道监督检查,确保达到工信部实名制工作目标。二是整治不明扣费。强化计费系统检测,优化完善全国一级架构的营业计费系统,提高计费系统准确性、标准化和透明度;规范流量计费,完善移动用户上网记录留存,升级改造联通首创IP溯源系统,存储能力提升108%,批量查询响应速度提升50%;加大增值业务违规定制处罚力度,以经济杠杆,倒逼增值业务规范收费,年度累计处罚1465笔次,涉及商家906家次。截至年底,不明扣费申诉较年初下降67.2%,恶意扣费零发生。三是综合治理垃圾短信。加强短信资费及优惠促销的审批,避免因优惠活动降低短信资费,从源头切断非法盈利空间;集中管理行业端口鉴权配置,“谁接入,谁负责”,跨省发送短彩信端口必须备案审核通过后方能开通;将虚拟运营商号段纳入拦截系统,主动拦截,联通接入虚商号码被举量占比仅19.6%;创新技术支撑手段,开展垃圾短信指纹识别系统的技术试验,提高人工审核效率和垃圾短信拦截准确率。截至目前,来自10010和12321举报渠道的垃圾短信举报率较去年同期下降71.5%。四是规范语音专线主叫号码传送。开展“语音专线码号违规传送”专项治理行动,规范主叫号码传送规则,严打擅自隐示或非法更改主叫号码的违规行为;整治电信线路出租行为,补充完善合同禁止条款,严禁客户利用公司互联网经营非法互联网产品、非法VoIP电话的行为,完成了全量2万余户语音专线的排查清理,对涉及透传的1975户严格规范,对违规客户依据协议一律予以关停。五是遏制通讯信息诈骗犯罪和网络淫秽色情。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5”专项行动,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犯罪行为。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杜绝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自查增值业务21.9万项;建立线上推广渠道定期审查制度,加大监督拨测力度,日拨测覆盖3%,月拨测覆盖100%,累计完成1.15万项业务拨测;拦截“ 86”非法呼叫3742万次,月均拦截311.8万次,累计封堵不良网站2.4万个,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六是规范校园电信业务经营行为。落实工信部“规范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开展校园电信业务市场巡查,严禁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非法获取家长学生信息、强制用户捆绑业务、虚假诱导用户消费等行为,坚持公平竞争、守法经营,切实保障校园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七是做好试点区域移动用户号码携带服务。落实工信部管理规范要求,加强试点区域号码携带服务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执行“国七条”等号码携带限制性条件,严禁以任何理由限制用户携出;优化号码携带服务的支撑,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扩大授权营业厅范围,完善一线授权机制管理。年底携出、携入成功率分别达到80.7%和75.3%,较年初分别提升52.7PP和49.2PP,客户号码携带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八是完善消费提醒服务。组织开展10010短信专项治理,在原有消费提醒的基础上,细化发送优先级,组织短信验证,完善制定3大类186条短信模板,实现明白消费;明确短信管理总体流程,建立端到端量化评价指标体系。10010短信发送成功率达95.32%,4G业务短信提醒功能上线率也由89.3%提高到96%,短信发送成功率、及时率和准确率稳步改善和优化。

五、履行责任,牢固树立正面公众形象

在行风纠风方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要求,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电信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细化客户需求满足、窗口服务提升、客户权益保障三方面10项行风建设举措,实施四方面15项纠风治理措施,重点治理不明扣费、校园恶性竞争、不良网络信息、电话黑卡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全面完成行风纠风行动指标。在社会信息化方面,积极践行“互联网 ”行动,启动“互联网行业”计划,推动政府、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依托4G/3G无线宽带网络和光纤网络,打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产业,自主研发公共云平台,构建“区域节点核心节点业务节点”的资源池;积极探索物联网业务发展的新模式,聚焦车辆服务、智能抄表、无线POS、移动媒体、生产与环境监测、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服务创新,创造客户新价值。截至年底,与政府及金融、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签订“互联网 ”战略合作协议超150个,签约具体互联网项目协议超350个,信息化行业应用惠及近8000万用户。在西部大开发方面,着力消除数字鸿沟,在西部地区推出惠农计划,搭建残疾人信息平台,开发多个少数民族语种应用,让不同人群享受优质的信息生活;推进智慧西部建设,推出多种信息化应用新产品,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持续关注西部地区民生,通过对口帮扶、志愿服务等方式,助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共派出5批10名援藏干部对口援建西藏革吉县,投入五期援藏项目8678万元,助力西部发展。在通信重保服务方面,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世界田径锦标赛”、“夏季达沃斯”等重要活动保障和“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等重要事件通信保障任务。全年累计出动维护人员5.6万人次、应急车辆6.7万辆次,重保完成率达到100%。在救灾抢险通信保障方面,圆满完成“尼泊尔8.1级地震”西藏抗震救灾通信保障,台风“鲸鱼”、“灿鸿”、“苏迪罗”、“杜鹃”等登陆造成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置。累计投入汛期处置救灾资金1.6亿元、人员17.3万人次、抢险车辆6.2万辆次、应急设备7597台次、应急油机7.9万台次,确保汛期通信安全。

企业声明:本报告内容客观、真实、准确。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