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父子兵(之三)

收藏父子兵(之三)

锡器,古老的保鲜美器

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的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人用铜与锡制成合金,创造出了世界闻名的青铜器。与之相关的制造工艺及锡铜工艺制品被世人称为“铜锡文化”。反之以锡为主材,参入一定比例的铜,也能制作成器物,这就是锡器,对应的制造工艺及工艺制品被称为“锡铜文化”或“点铜文化”。其发明史与青铜器同期,甚至早于青铜器。由于锡材质软,容易腐蚀,零下13度以下会生锡疫,到零下30度时还会自动粉化,所以很难从出土物品中挖掘出完好的锡器。目前国内少有的出土有河南殷墟、云南楚雄及湖南、陕西等地的少量锡制品,这里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锡杖比较有名。现在,收藏家珍藏的锡器大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传世品。

锡铜合金无毒无味,使用锡器储存茶叶、干鲜果品、药品、水等,均能起到保鲜防腐的作用。使用锡茶壶喝茶、锡酒壶喝酒、锡餐具吃饭、锡水具煮水、锡火锅吃涮羊肉均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用铜火锅吃涮肉,锅肚内侧和锅盖内都要镀上了一层锡,可见锡器非常有利于提升食物的口感。用锡花洒浇花,花都会开得格外鲜艳。到了现代工业社会,很多工厂用软锡纸包香烟和巧克力糖,以保持产品的风味。

有人对使用锡器储存食物做了这样的总结: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储茶不变味,浇花花长久,涮肉格外鲜。(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