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條線索快速背好考研近代史綱要

6條線索快速背好考研近代史綱要


線索1:5次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近代史開端,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5、日本侵華戰爭(抗日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東北淪陷。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線索2: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

1、割地:

①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

②俄國割佔領土最多,共割去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去臺灣、澎湖列島等。

2、賠款:

①《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元

②《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

③《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

3、牟取中國特權:

①《南京條約》規定了協定關稅權。

②《馬關條約》日本首先取得開設工廠的特權。

③《辛丑條約》賠償最多;體現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線索3:列強侵華罪行

1、兩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洗劫並焚燒圓明園。

②八國聯軍侵華期問,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2、鎮壓中國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槍隊”(華爾),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②組成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

③抗戰勝利後,美國扶蔣反共

3、製造大屠殺:

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日本製造了南京大居殺。

4、製造事變:

1931年九·一八事變(瀋陽);1937年七七事變(北京盧溝橋)。

線索4:中國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眾的鬥爭

①洪秀全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國運動

②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③九·—八事變後,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抗擊日軍入侵(楊靖宇)。

2、愛國官兵的英勇鬥爭

①禁菸運動: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②鴉片戰爭:關天培在虎門,英勇犧牲。

③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

④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戰役中,鄧世昌英勇戰鬥,與艦同沉。

⑤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⑥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守軍(趙登禹、佟麟閣等)英勇抗擊日軍進攻。

⑦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英勇抗擊日軍。

⑧中國軍隊在臺兒莊與曰軍激戰。

⑨1940年8月起,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發動百團大戰。

3、學生運動: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線索5:近代中國人民的探索

1、洋勞運動(地主階級洋勞派,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①代表人物:奕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

②目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③口號:自強、求富。

④洋勞活動: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建海軍;興辦新式學堂。

⑤破產:甲午中曰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⑥失敗原因:沒有觸動封建制度的根基。

⑦評價: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闢了道路

2、維新變法(資產階級維新派)

①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

②主張:學習西方,進行變法,以挽救民族危機。

③過程:公車上書(揭開維新變法序幕成立強學會(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標誌)、百日維新、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④失敗原因:脫離群眾和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⑤意義與啟示: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具有愛國和進步作用。

3、辛亥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①代表人物:孫中山等。

②主張:民族、民權、民生,試圖以革命手段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②革命活動:成立興中會;建立中國同盟會,武昌起義;建立中華民國。

④失敗標誌: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⑤意義啟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它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辛亥革命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當時中國是行不通的。

4、新文化運動(進步知識分子,思想大解放運動)

①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②主張: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

③開始標誌: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名為《新青年》)。

④內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後期:宣傳馬克思主義。

⑤意義: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線索6: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史

1、創建過程: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①中心工作是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

②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2、重要會議:

(1)遵義會議(1935)

內容:

①解決博古等人軍事上和組織上錯誤;

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意義:

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中共“七大”(1945,延安)

3、武裝鬥爭:

(1)北伐戰爭:中共與國民黨合作的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2)抗日戰爭: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反對帝國主義鬥爭的勝利。

(3)解放戰爭: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4、軍隊建設:

(1)北伐戰爭中,葉挺獨立團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

(2)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共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3)1928年4月並岡山會師,組建紅四軍。

(4)抗戰開始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

(5)解放戰爭至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5、重大戰事:

(1)五次反“圍剿”:前四次反“圍剿”去的勝利,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2)紅軍長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進行戰略轉移,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扼殺革命的企圖。

(3)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4)百團大戰(彭德懷):是抗日戰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

(5)1947年,粉碎了對陝北解放區重點進攻。

(6)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國民黨軍隊的主義

(7)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

(8)渡江戰役:解放南京,標誌著國民黨統治在大陸的結束。

6、國共合作:

(1)第一次合作:

①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②破裂:1927年蔣介石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2)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①目的:團結一切愛國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

②過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誌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9月,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③作用:成為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

④啟示:國共兩黨合則有利於民族的興旺和崛起,分則給中華民族帶來戰爭和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