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施瀚,男,现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原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大学期间,曾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主席、2014级学生辅导员、本科生班长、团支书,一直以来做好学生服务工作,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获“北京大学社会工作奖”。

在保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之后,施瀚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第19届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担任内蒙团团长,与3个战友们一起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国家级贫困县)大板第四中学支教,担任初三毕业班3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一年前出征时, 他在旗帜前暗自许诺“用一年的时间,作一生难忘的事情”;一年中,他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践行着教学与公益;一年后离开时,获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银奖”的他,回首往事,无怨无悔,感谢这一方土地,还有这一方最可爱的人。

一、坚守教学一线

施瀚所在的大板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自边远农村、牧区。整个教学周长达10天,假期4天(为两周合并)。每天平均5节课,一周下来50节课,又是毕业班课程,如此紧密的节奏、繁重的压力对于一个从未有教学经历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份艰巨的挑战。尽管如此,在过去的一年里,哪怕讲课讲到声音沙哑,哪怕发着烧,他始终不落下一次课。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表1 他的课表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除了课程压力之外,其实更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们听懂他的课。

仅用一个月时间,通过让同学们对他的课堂提意见、同时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后,施瀚便迅速适应了教学节奏,同时由于其亲切、幽默的教学风格,赏罚分明、松弛有度的管理方式,使其成为学生们眼里最喜欢的物理老师,班里的学习气氛骤变,曾经中下游的成绩甚至越居榜首。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表2 同学们写的课程建议、个人反思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3凌晨6点起来陪伴同学们早自习

因为有一个班级是除了语文老师,全换了一遍,疏于管理,班级纪律差,没有老师想要管。他想改变这样的氛围,所以慢慢成了所谓的小班主任。有一学期,每天早上6点多,以及晚上吃完晚饭,他都会坚持去班级里,陪着同学们自习,他相信,陪伴是对孩子们最长情的告白。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4 课堂之外:“知行计划-生活中的酶”趣味讲座

除了正常教学任务之外,受学校委托,他又利用晚上的时间,担任了近20位品学兼优、心怀理想的初三学生的辅导员,带着他们一起读书、自习,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孩子们的成长、懂事,是他最珍视的东西,他衷心的目标,就是能帮助他们走出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5 陪伴宏志班的20名同学晚自习

二、融入当地,了解学生

除了课堂上与同学们的沟通之外,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世界、成长故事,施瀚总是抽出自己非教学的休息时间,有时候会跑去学生食堂和学生一起吃饭,或者饭后去班级转一圈,和同学们聊聊天,或者邀请某些学生到办公室促膝长谈。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6和学生们一起吃饭,倾听他们的声音

一到假期4天,闲不住的他,经常租辆车到几十公里之外的乡下学生家中进行“家访”,看看这里的生活,和家长、学生唠家常、谈理想,并为他们做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长期家访,收集材料后,施瀚联合北大生科党支部资助了两位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在乡下的家访,其实也促进了他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政策执行等问题的思考。

图7乡下家访 & 受资助家庭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除此之外,施瀚及其队友们利用假期时间,跟着巴林右旗团委走进达尔罕街道百灵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学生们开展科学兴趣启蒙的一课,去西拉沐沦苏木胡日哈中心小学看望贫困家庭的学生。在与当地学生的接触中,仔细聆听学生的成长经历,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更好的开展支教工作提供了帮助。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8关爱留守儿童

三、爱在眼里,Eye在内蒙

大板四中则是由六所农村汉授初中合并而成的学校。他们大部分是来自牧区的寄宿生,家庭经济拮据。他们中的很多人近视没有配镜,或是戴着不合格、不合适的眼镜,施瀚的一些学生都需要蹲到讲台前眯着眼才能看清黑板,还有坐在第一排的小女孩告诉她,她上课看不见,就是靠听。这让施瀚无比心疼。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于是施瀚联系爱眼公益组织尝试直接增设该地为项目点,但由于种种原因流产。不气馁的他,最后联系到成都爱眼联盟公益、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并联合北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巴林右旗团委、保健院视光中心,在多方支持下开展“爱在眼里,Eye在内蒙”近视防治项目,为3个年级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视力医学筛查,开展相关的健康用眼知识培训,并得到社会爱心企业捐助的800副镜框、400副镜片和配套镜盒、镜布,发起众筹项目也得到诸多爱心人士的支持。

图10 “爱在眼里,EYE在内蒙”爱眼健康活动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四、教育公平、西部未来

在支教过程中,施瀚观察到当地学校基础建设齐全,但在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水平上的改进上呈现明显滞后。2017年11月起,施瀚主动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F1帮助基金联系,在其积极协调下为学校引好未来教育集团优质教学资源(包含北京优质课件、互动课件、微课、智能题库)。

该套教学资源有效地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以其科学的教学思路、兼具深度和广度,迅速博得了试点组老师的一致认可。多数老师果断放弃了“按书讲书”或网上搬抄劣质课件的模式,根据此系统进行科学性、针对性备课和授课,大大提高了其教学进度和质量。同时,借用趣味微课视频与Flash动画课件相辅相成,极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从学生反馈及近来成绩结果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施瀚自己所带班级成绩也由中下游甚至一度跃居第一。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11在线课程学习

五、西部愿望,游学北京

五四青年节暨北京大学百廿校庆期间,由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牵头,西部愿望教育促进会、北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出资,施瀚和他的队友们带领14名优秀学子赴北京开展为期一周的“西部愿望”游学团活动,旨在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学生开阔眼界、增长阅历,树立远大理想,矢志艰苦奋斗。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12游学团部分活动照片

本次游学团以中学交流、高校参访、企业观摩、名胜观访、科技感触等部分组成,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四中、百度公司、卡尤迪生物公司等机构进行学习交流,期间穿插贴合行程的趣味小活动,让学生们在多维度全方面的丰富活动中拓宽视野,在浸入式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远大理想。深刻落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以“万里路”补充并激励其“万卷书”的学习。并以点带面,通过分享会和心得报告传播等方式,发挥榜样力量,让此行的教育意义传播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故事总有结局,充实而难忘。

有时候会感慨

这一年的青春就这样走过了

支教的意义是什么?

或许,并不是我改变了这里,

想做的还有很多

真正能做的却很少

或许,可能影响了一些人

但更多是它改变了我自己

感谢这份回忆

让我懂得纯粹为何?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 13 施瀚和初三(7)班同学们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14施瀚和初三(12)班同学们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15施瀚和初三(3)班同学们

点赞: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巴林右旗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施瀚

图16第19届北京大学内蒙研支团合照(右下 施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