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颠覆你的认知,此文价值20万!


项羽之死:颠覆你的认知,此文价值20万!


来源:文叔杂谈(ID:wszt2019)


今天以项羽为引子,可能会颠覆一下大众认知。

关于项羽,历史上文学作品不计其数。

唐杜牧写有“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词人李清照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现代,陈凯歌执导《霸王别姬》。可见,项羽深情、悲剧式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他痴情虞姬,四面楚歌,却不肯突围。

虞姬为逼走项羽,东山再起,自刎而死。这段爱情故事凄美悲壮,成为千古佳谈。

乌江亭边,项羽触景生情,“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加上思念虞姬,拔剑自刎,壮哉悲哉。

这时候,突然有人将画面撕碎,告诉你,虞姬是被项羽逼杀,项羽没在乌江自刎,而是被人砍杀肢解,你是不是会气炸?

好,记住这种情绪,因为接下来聊的跟此情绪相关。

为什么说项羽没在乌江自杀?

《史记》里所有关于项羽身死之地的描述,均指向一个地点:东城。

《史记》的《高祖本纪》、《樊郦滕灌列传》及《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明确记载“灌婴追杀项羽东城” “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即便在《项羽本纪》写了项羽与乌江亭长对话之后的悲壮场面,紧接着的“太史公曰”,仍然称项羽“身死东城”。


冯其庸先生结合史料实地考察,发表论文《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也认为项羽死于东城,而非乌江,受到学界广泛认可 。

乌江与东城,两百里之隔。既然不死于乌江,就意味着项羽没有更多选择。

他面对的只有死,而不是“卷土重来未可知”。

《史记》记载,项羽逃往东城后,只剩二十六骑,身后五千追敌。

他只有两个选择:自杀或被杀。

自杀还是被杀,我们已很难知道真相,就像前朝将军张灵甫死于孟良崮,是被击毙还是自杀,大陆与台湾各执一词。

我们距离孟良崮战役不到百年,尚不知真相,司马迁写《史记》时,距离亥下之战已一百多年,所以《史记》描写项羽数骑调戏千军,最后自刎而死的细节,文学成分较多。

汉武帝作为《史记》审批人,未删减这段,不一定就代表真实。

汉武帝更可能是出于胜利者的心态,既抬高对手,也抬高自己,还能彰显汉朝胸襟,双赢。

所以是自杀还是被杀,很难说。

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史记》多次提到项羽是被杀东城,但民间文学却是乌江自刎;我国官方多次强调张灵甫是被我军击毙,但民间影视剧多是自杀成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今天分析的重点。

至于虞姬,《史记》里未提到自杀情节,我们能找到记载的,是在《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八条“濠州钟离县”,提到“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

按照惯例,一般战败方在死之前,怕妻女受辱,会先行将家人了断,例如三国公孙瓒败前杀全家,后自焚。

所以,有没有可能是,项羽要突围,带女眷不便,还可能被劫受辱,所以干脆赐死?

虞姬的形象在历史记载里非常单薄,“虞姬自杀”是后来民间作者不断丰满出来的艺术形象。

明代甄伟著作小说《西汉通俗演义》形成故事版本,京剧《霸王别姬》让这些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这才有我们现在对项羽与虞姬的基本印象。

以上基本在学界达成共识,我关心的是,为什么“乌江自刎”、“霸王别姬”会被广泛流传?

抛开学界,针对“乌江自刎”,我们从逻辑上就能发现纰漏:乌江边上,项羽完全可以投江自尽,不至尸体遭士兵肢解受辱。他为什么不投?

我们不该怀疑一下吗?

然而,这种纰漏在大众面前,完全被忽视了。

这涉及到大众心理学,在营销方面参考意义重大,运用的好,至少值20万。

我整理下,以上情况,原因不外乎这两个:

1.戏剧化或神化名人是大众天性;

我们看到,现存史料,最早记载虞姬的是《史记》。

司马迁仅仅描述,项羽郁闷,让虞姬跳支舞,然后当晚带领800骑突围出去,并未提虞姬生死。

这内容放到历史长河,就一发不可收拾,被各代文人骚客脑补成现在凄美悲壮的爱情形象。

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如出一辙,白居易《长恨歌》一出,一场政治博弈就被渲染成凄美的爱情故事。(可以参考陈凯歌《妖猫传》)

可能有人会疑问,为什么单单脑补成这种形象?

我们可以假设,当时脑补的各种形象都有,但随着时间流逝,更符合大众需求的形象被保留下来。

就像古斯塔夫・勒庞所言:

打动群体心灵的是神话中的英雄,而不是当时的真实英雄。


神话故事的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众所接受的神话故事。

这反应出大众的心理偏好:

人们喜欢戏剧化名人,很难接受名人和自己的生活一样,平淡无奇。

包括诸葛亮,其对手司马懿明明自然老死,后人非得戏剧化成他在诸葛亮墓地偷看兵书,被纸上毒物毒死的结局。

这种戏剧性改编,在于神化诸葛亮智者形象,满足人们对司马懿死于诸葛亮之手的戏剧化需求。

出于这种心理,刘邦就钻了空子。他靠“斩白蛇起义”神化自己,意图“君权神授”,保证执政的合法性。

这种心理常常被利用,包括现在,只不过是换了说辞。

古代人迷信,现代人科学,我们的历史书上,“历史必然性”“历史选择了谁”等等,是不是很熟悉?

这种心理利用,营销界更常见。

比如,各种民间中医,大肆宣扬自己是几几代传人,师从某某医界泰斗,偶尔觉得戏不够,再加几件鸡汤类轶事神化一下,就哗啦传开。

武术培训班也如此。

比如,最近不太平的武林,咏春拳高手丁浩,号称师从咏春拳大师,却分分钟被业余拳击手徐晓东按地上打,鼻血四溅。

而就在不久前,其师父余昌华更是被独臂业余拳击手40秒KO。

即便事实摆在面前,许多人还在为这些武林大师辩解,比如双方体重有差距,路滑等等。

这显示出大众非理性的一面,更显示出大众戏剧化名人的刚需:大师怎么会败?这太普通了,不可能!名师出高徒,大师的爱徒,逢战必胜!

还记得刚才要气炸的情绪吗?

人性天然倾向戏剧化名人,当出现理性声音,违背戏剧化形象时,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愤怒,不断找“证据”维护原有戏剧化形象。

普罗大众如此,高学历学者亦然。

在冯其庸先生提出项羽“乌江自刎”有违史实时,一些学者纷纷反对,不惜违背常识,把乌江划入东城范围,为项羽悲壮式英雄形象续命。

不管是创业者,还是已成功的创始人,都可以适当运用这种心理。

毕竟不学无术之辈都能大张旗鼓的使用,何况有许多老板有着真材实料的产品?

让更多人用到货真价值的产品,是帮自己,也是帮他人。

佛语,渡人渡己。

如何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只能做些简单拓延。

两个步骤:1.打造“明星”效应;2.戏剧化“明星”。

两个方向:戏剧化对象是产品创始人,或者产品本身。

创始人创业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名人”,为自己创业过程加点戏,稍加戏剧化,就很容易走进消费者心里。

打造明星产品,为自己产品赋予意义,串成故事,轻松打动消费者。

当然,这种“加戏”一定要符合实际,否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像那些武术大师。

2.大众天然接受具象的事物。

抖音、快手为什么这么火?

因为它们都是视频类内容。

为什么视频类内容这么火?

因为视频直接!比文字直接、形象,信息量大,看起来更轻松!

我们知道,文字是进化出来的。人类文明之前的百万年,人都是靠声音视觉交流,这种交流方式被刻在基因,而五千年的文明驯化,远不足以撼动这些基因。

所以明白了吗?

能用视图,就少用文字;只能用文字,就一定要具象化,比如写成故事,增加画面感。

古代,长时间低成本传播信息的载体只有文字,有故事性的文字最有传播力。

项羽虞姬被文人脑补成大众喜欢的类型,再编成故事,这种形象沉淀在众人脑海就水到渠成。

在营销方面有什么启示?

比如你的店面。

用形象的图画作店面门头,方便人群注意,并记住。


项羽之死:颠覆你的认知,此文价值20万!


肯德基人物头像店面



项羽之死:颠覆你的认知,此文价值20万!


周黑鸭人物头像店面


比如产品名。

用常见的具象事物作产品名。

如,三只松鼠、瓜子二手车、悟空问答、小米手机等等,你会发现,他们名字里都有具象的事物。

动物、植物或者是家户喻晓的神话人物,都能激活人脑成像,便于记忆。

所以这些产品更容易脱颖而出。

营销是一个系统化的东西,一言难尽。

这里想说的是,要考虑场景。

在眼前时,要用具象的视图,让对方看到并记住;不在眼前时,要用具象的文字,让对方听到并记住。

就像上面,店面是在眼前,就用图片;产品名字不在眼前,就用具象的名字。

这些场景都要考虑到。

相信,掌握以上两个大众心理,并灵活运用到你的商业实验中,一定会为你创造不小的营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